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
中药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但是,中药的正确煎煮和服用方法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中药疗效的发挥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的煎煮和正确服用方法。
一、中药煎煮方法
1.选用什么样的煎药锅?
最好选用陶制的砂锅、瓦罐,其次为不锈钢、玻璃类器具。切忌使用铝、铁等容器。
2.煎药的方法:
把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冷水浸泡30-60分钟。
有特殊煎煮要求的先煎、后下、包煎、冲服、另煎的药材,如制草乌、制川乌等带有毒性的饮片,需要先煎1-2小时,以消除或降低其毒性;车前子等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要在煎煮时采用包煎法,以免黏煳锅底;贵重中药如西洋参,需要另取器具单独煎煮取汁,再将药渣并入其他药物同煎,最后将前后两次煎煮的药液相混合。
在煎药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的现象。煎煳的汤药一定要弃用,以防中毒。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倒掉药液。
3.注意煎制时间和温度
根据药材特征选择初煎和复煎的时间,一般需要煎2次。解表药沸后用武火煎10分钟;一般药沸后文火煎20分钟;滋补药沸后小火煎30分钟;复煎补充新的清水沸后时间减半。每次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避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二、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
1.怎样服用?
中药的服用应该在煎制完成后迅速饮用,建议空腹服用,避免过饱或同时和食物摄入,否则会影响吸收和药效。在服药前后要注意饮食起居方面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避免有害的刺激和化学物质对药物的影响。
2.服用温度
一般汤药多宜温服,亦有汤药宜冷服。如医师无特殊要求,汤药均以温服为主。
3.中药的服用时间和服用次数
①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及驱虫药均宜清晨空腹服。
②饭前服: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和治疗肠胃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
③饭后服:消食健胃药或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
④睡前服:一般安神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涩精止遗药和缓下剂也宜在睡前服。
⑤定时服: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用。
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
综上所述,中药的正确煎制和服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发挥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使用中药时注意上述提醒和规范,相信将会取得更好的治疗作用。
(海口市中医医院 林水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