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药汤剂的正确服用方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06 08:30: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在窗口分发药物时,患者常常会提出疑问:“我的药是饭后还是饭前服用?是温服还是凉服?一天服用多少次?”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由此可见,服用中药能否奏效,除了处方是否对症,还得讲究服药的方法。中药汤剂是中药常用的剂型。针对汤剂,具体可从服用时间、服用剂量、服用温度等方面来介绍中药的服用方法。

一、服用时间

对于不同疾病,服用时间的选择各有差异,药方上备注的各种服药时间,都应该如何理解呢?

(一)清晨空腹服药。滋补作用的中药宜清晨空腹服用,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胃肠,并保持较高的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催吐药也宜清晨空腹服用。

(二)下午服药。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所以医家认定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

(三)睡前服药。一般指临睡前15~30分钟服用,使药效发挥作用。镇静安眠、补心脾、安心神的药物睡前服。

(四)隔夜服药。主要是指驱虫药,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便于将虫体杀死排出体外。

(五)餐前空腹服药。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以使药效容易下达。从部位上说,治疗病位在下(肠道、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饭前空腹服用。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进入肠道,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六)餐后服药。一般在饭后30~60分钟服药。对于脾胃不好的患者或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此外,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用,以避免毒性药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七)餐间服药。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用。

(八)顿服。病情较急者,要急病急治,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目前,一般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宜采用顿服法。

(九)频服。频服指分数次饮用或含在咽喉中。凡咽喉病、呕吐病患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此外调经的中药,如果是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止痛为主的,在月经前三五天至经期第一二天服用最好,月经后期停服,否则月经淋漓不断。

二、服用剂量

中药汤剂一般是一剂药煎煮1~2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一天内把它服完或按医嘱服用。

如果病情比较急重,一天可以适当加大剂量,但要遵医嘱;病程长、病情缓慢的慢性病,适当减小剂量,可以三天服用两剂,甚至两天服用一剂;呕吐以及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可以将药物浓缩、先少后多、分多次服下,后期可逐步加量;小儿口服汤剂时,应将汤剂浓缩,从而减少服用量,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咳呛。

在使用峻烈的以及有微毒性的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切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反应或伤及人体正气。服药后出现出汗、泻下、热降等情况,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以免出汗、泻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三、服药温度

服药的冷热,一般的汤药都在温热状态服用,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温服能和胃益脾,减轻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患者容易接受。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

(一)发散风寒药。一般会有发汗的作用,这个时候需要让它热服,而且有的热服还不够,服用了之后建议患者喝热粥,并且躺在床上,盖厚被子,促进发汗,排出邪气。

(二)清热利湿药、清热解毒药、止吐药。一般来讲要略偏凉一点儿服用,嘱咐患者忌辣椒、牛、羊肉等发热的食物以免使热邪加重。

(三)“从治”法的应用。“从治”法,即顺从患者病情假象的给药方法。一般治疗的方法是与疾病的表现是相反的,就是“寒热温凉则逆之”,如果病情表现为热证,那么汤液可以稍稍凉一些,如果表现是寒证,汤液稍稍温热一些。

但有的患者病情很重,是一个虚寒证,出现假热的症状,本身它治疗的原则也是“逆之”,要用温热药,如果汤液温度偏高,患者服用后容易呕吐,中医把这种现象叫做“格拒”,这时候适当把药放冷一点再服用。对于真寒假热证,汤液温度可以稍稍凉一些;反过来,真热假寒证服药时,汤液温度可以稍稍热一些。

总之,运用中药治疗疾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医生的辨证处方要正确,药材的质量要过关,煎煮的方法合乎要求,科学的服药方法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任春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药服用时间与方法有何讲究
...胃的运化功能。在服用方法上,中药同样有着多种形式。汤剂是中药最常见的服用形式,将中药材加水煎煮后所得的液体即为汤剂。服用汤剂时,一般一剂药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对于病情较重
2024-12-02 11:19:00
中药用药护理
...法,可以使中药更好发挥疗效,提高治疗效果。一、中药汤剂煎煮法汤剂是目前中药临床常用的剂型,正确的煎煮方法是确保疗效的关键。1. 煎药器具。煎药器具以带盖的砂锅、瓷罐为佳,可用
2024-04-03 10:44:00
“趁热”服中药不一定对
本文转自:拂晓报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有讲究,服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民间常说“趁热把药喝了”不一定是对的。一般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
2023-09-29 09:54:00
中药煎服是门大学问 中医专家为您划重点
...山楂、五倍子等中药时,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
2024-02-23 00:42:00
喝中药的时间,您选对了吗
...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这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可能会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汤剂的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
2024-04-26 10:05:00
汤剂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宋兰芳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一道操作工序,是中药调剂的重要内容之一。汤剂是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我国历代医药家都极为重视中药的
2024-05-24 10:36:00
掌握正确煎服方法,更好地发挥中药药效
...多中医院或药店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即直接将中药煎成汤剂后,采取真空密封包装,患者只需将煎好的药包放入冰箱冷藏,按规定时间取出服用即可,十分适合平时工作忙、生活节奏快的人群或不
2023-10-28 02:49:00
容易怀孕的中药方子
...起到疏肝解郁和调理冲任的作用。所以经常性服用该中药汤剂能够治疗,因为子宫内膜增殖期不排卵所导致的不孕不育症状。经常被使用到的药物有鹿衔草、辛夷、香附以及当归等,每天用水煎服,
2023-05-05 15:30:00
看中医等于“喝”汤药?中药“剂型”知多少
...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中药的剂型有好多种,比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丹剂、茶剂等等。其中临床常用的还是汤、丸、散、膏。当然,由于汤剂处方灵活,便于调方,药力相对大
2025-02-20 19:3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