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药煎服是门大学问 中医专家为您划重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3 00: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中药、推拿、针灸……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接受与喜爱。那么,当你拿着一服方子时,准备煎服时,代煎意味着药用的流失,自煎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种挑战。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郑亮表示,煎药是一门、大学问,从煎药工具的选择到煎药的用水量、火候、方法、顺序、时间都有讲究。

煎药工具怎么选?

最好用砂锅、陶罐,搪瓷,不锈钢亦可。

铁锅在煎煮山楂、五倍子等中药时,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

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溶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

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煎药需要多少水量?

水应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大火);沸后改用文火(小火)。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分蒸发较慢。

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发得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分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

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分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药应需要多长时间?

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治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2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30%—55%,补益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次为佳。

煎好的药液最好立即滤出,每剂50—200ml,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大火浓缩后再服用。最好当天煎制,当天用完。如果是代煎的真空包装汤剂,根据代煎真空包装的提示,冰箱冷藏尽快服用完毕。

煎煮后如何服用?

1.服药的温度:根据病情需要。温服: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服后盖好衣被,吃热粥,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2.服药的剂量。具体根据医嘱病情需要,有的是分服(分次服用),有的是顿服(一次性服用)。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

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的(心、肺),如咽痛、感冒、头痛、眩晕等应在饭后服用。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则要饭前服用,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滋补药要空腹服用,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通讯员 苗卿 葛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06: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除用一些退烧药、解热镇痛药外,还可服用一些中成药或中药汤剂,如新疆地产的祖卡木颗粒、复方一枝蒿等。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
2023-01-02 23:47:00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药王故里汤剂御新冠③中药汤剂、制剂供应充足 铜川全力保障群众“药事”本报记者 张欢欢“中药汤剂能够提高我们的免疫能力,免费发放汤药让我们老百姓感到很温暖、很贴心
2022-12-30 07:35:00
官方公布治疗新冠中药协定处方,南北方有不同
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2022-12-30 07:16:00
...疫有良方【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66】 “这是专家研制的中药汤剂,能提高免疫力,更好抵御病毒。”1月1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巴集乡段寨村,从郑州返乡的大学生段贝贝收到村卫生
2023-02-01 02:26:00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通知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治疗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白剑峰)为进一步发挥中药在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扩大群众用药供给,保障人
2022-12-30 05:21:00
...日均熬制4000~5000副汤剂12月18日21时,庐江县中医院“智慧中药房”依旧灯火通明,一排自动煎药机正不断往外冒着热气,室内药香四溢。初级中药师李贤忠,不时查看着设备。
2022-12-20 02:11:00
...中医专家组制定中医药干预预防处方的药方配比,投入到中药熬制的工作中。伴随着一锅锅“新鲜出炉”的中药茶饮,医务人员和社区网格员将一袋袋汤药送到每一个重点人群手中,让汤药第一时间
2023-01-05 05:57:00
...日报小汤剂发挥大作用雁塔区基层医疗机构开足马力煎制中药汤剂■记者 张黎娜 “张大夫感谢您的方子,喝了2服汤剂,孩子今天已经退烧了,也基本不咳嗽了,妻子的症状也都减轻了……”陈
2022-12-19 02:43:00
新春走基层丨一线直击:新冠感染防治中药汤剂诞生记
...煎药室,几十台自动煎药机正开足马力,加紧熬制当日的中药药方。在这一智慧化中药房里,中药材的特殊味道正在散发,一台台机器上的热气不断冒出,一袋袋新冠感染防治中药汤剂从这里走向百
2023-01-06 11: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以患者为中心,淄博这家医院用中医破血透患者“痛点”
一提血液透析室,不少人想到的是冰冷仪器,患者靠机器续命,治疗总透着“距离感”,不同于刻板印象的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的血透室里吹起了“中医风”
2025-09-09 19:52:00
龙角散再度携手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草本清润助力歌迷声量全开
继2024年广州草莓音乐节、2025年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好声音补给站”相继引爆乐迷口碑后,百年护嗓品牌龙角散再度携手摩登天空
2025-09-09 16:55:00
秋意渐浓流感易发,这些认知误区要注意
白露至,秋风起,清晨的草木上开始凝结晶莹的露珠,空气中也多了几分凉意。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这个时节
2025-09-09 16:57:00
辅酶Q10品牌排行榜权威解析
现在市面上辅酶Q10这么多,到底哪个牌子才靠谱?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消费者心中的疑问。本文将结合市场反馈、成分含量、技术工艺和用户口碑
2025-09-09 16:57:00
昆明瑞梦蒸汽消融医院:夜尿多,尿线细?可能是前列腺在报警
75岁的尹大爷,被前列腺增生折磨已有十几年,起夜五六次,刚躺下又想上厕所,根本睡不好,每次上厕所都要等半天,尿线细得就像没力气
2025-09-09 15:08:00
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中医治慢性胃炎有三大优势
很多慢性胃炎患者常陷入“症状反复”的困境——饭后烧心、胃胀频繁发作,吃点刺激性食物就加重,日常饮食需要格外谨慎,严重时还影响生活质量
2025-09-09 12:09:00
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中医讲耳开窍于肾,耳聋耳鸣调理当侧重滋养肾阴
耳鸣和耳聋病因及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两者同属于听觉异常病症,故并称耳鸣耳聋。山东国医医学研究院中医首席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会员
2025-09-09 12:10:00
安瑞克芬Ⅲ期研究登《THE BMJ》,中国原创新药破解肾病患者 “瘙痒难题”
58岁的李先生因慢性肾衰竭已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三年。最近几个月,他逐渐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夜间尤为严重,严重影响睡眠。“痒得睡不着
2025-09-09 12:10:00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以中西医结合之笔,绘就综合医疗新图景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正以其“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创新理念
2025-09-09 12:12:00
科普生活|秋天猛吃油腻?您的胃可能不答应
秋天到,胃口好?火锅、烤肉、炖肉……“贴秋膘”虽爽,但小心您的肠胃“拉警报”!九月忽冷忽热,肠胃功能本就脆弱,暴饮暴食易引发以下问题
2025-09-09 10:58:00
进入秋季,干燥的空气让很多人感觉口鼻发干、喉咙不适,这时来一碗热乎乎的雪梨汤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从医学角度看,雪梨汤确实是适合秋日的健康饮品
2025-09-09 10:59:00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体重管理 为家庭健康“秤”出美好未来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今年9月1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2025-09-09 10:25:00
情绪坐过山车 当心肠胃先遭殃
张阿姨又坐在了消化内科的诊室里。3个月来,腹胀、没胃口总缠绕着她,胃镜肠镜做了个遍,报告单上却只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几个字
2025-09-08 11:23:00
警惕美丽陷阱 揪出首饰盒里的金属刺客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近日媒体报道,武汉的胡女士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
2025-09-08 11:23:00
北京440余个预防接种门诊可提供服务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本市已全面启动2025年新入学初一年级在校女生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2025-09-08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