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吃了个粽子肚子胀痛 一查竟是结肠癌 他才24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07 09:34:00 来源:杭州网

医生感叹: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近年来,患上肠癌的人群逐年增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肠癌只会发生在年纪大的人群,殊不知,肠癌年轻化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有的患者甚至只有二十多岁。

近日,浙江萧山医院消化内科就接诊了一位年仅24岁的结肠癌患者小张,对于这个结果,小张难以接受。原来在前几天,小张因为吃了个粽子出现腹痛腹胀,于是他来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CT检查后,医生诊断小张出现了肠梗阻。

这么年轻怎么会因为一个粽子出现肠梗阻?接诊医生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在小张入院后安排了一个肠镜检查,但是检查结果让人意外:结肠癌。

“我才24岁,平时身体挺好了,父母也没有相关病史,再普通不过的肚子痛,怎么就变成了结肠癌呢?”这让小张百思不得其解。

对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婵妮却表示,今年医院内镜中心查出45岁以下的结肠癌患者已经有4例,小张是今年医院碰到的最年轻的,结直肠癌越来越年轻化了。去年,医院也接诊过31岁的肠癌患者。

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随着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量摄入红肉、过度饮酒、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肥胖、熬夜,使结肠癌的发病日趋年轻化。

其实,绝大部分结肠癌患者一开始都是先出现结肠息肉,由于没有及时发现诊治而逐步发展为结肠癌。而且结直肠癌从腺瘤到癌的演变周期长,通常需要10到15年。如果在此期间通过肠镜早期筛查发现,并及时内镜下切除治疗,能有效预防其发展。

对此,吴医生说:“结肠息肉是长在肠道黏膜表面、凸向结肠肠腔的组织,一般来说,息肉体积越大,越有可能是恶性或是癌前病变。大多数结肠息肉不会引起症状,所以较难由病人自己察觉,也导致很多结直肠癌发病容易被忽视和漏诊,直到出现腹痛、便血、贫血、消瘦等症状才发现。”

结直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其重要,早期结直肠癌治愈率极高。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发现的重要手段。但是,一提到肠镜检查,很多人天然会有抗拒。

吴医生表示,其实肠镜检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通过一根管道进入肠道,会有点腹胀、排便的感觉,但多数人都可以耐受。实在害怕,也可以考虑无痛肠镜,顺便可以把胃镜同步做掉,睡上一觉,醒过来检查就完成了。

吴医生建议以下4类人群尽早进行肠镜检查:

1.40岁以上人群尽早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高风险人群,40岁开始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直至75岁;

2.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相关高危人群,或者检查发现 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群;

3.便血、粘液便、反复便秘、腹泻、粪便变细、长期腹痛、腹胀等症状者;

4.不明原因贫血或体重骤降者;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等人群要尽早行肠镜检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要的是“改土壤”
...粪便隐血试验初筛高危人群,阳性者转诊至定点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杜灵彬介绍,此前五年(2020—2024年),全省累计筛查超千万人次,定点医疗机构腺瘤
2025-08-06 06:29:00
浅谈结肠镜检查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结肠癌早发现早治疗浅谈结肠镜检查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人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导致胃肠道较为脆弱,人群患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越来越
2023-12-07 20:59:00
只要一项15分钟的检查,就能使这个病死亡率最高降低90%!
目前结肠癌已经是我国消化系统患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了,相当于在一个只有一百万人口的小城市里,每年就有373人患结肠癌。但是,我国85%的结直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晚期,也就是说,绝大
2024-06-12 17:46:00
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由于息肉生长较慢,一般要数年,因此在息肉发生癌变之前,筛查是一项重要的监控手段。另外,这些筛查还能发现结肠、直肠的早期癌症。若早期的结直肠癌
2024-05-25 16:39:00
40岁大便不成型,肠镜检查提示肠癌,手术失去10cm结肠
...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其中右侧结肠癌风险降低了46%,左侧癌症降低了72%。肠镜并不是一个那么可怕的检查,吃泻药清理肠道期间频繁如厕,可能会有些痛苦,其实
2023-07-04 07:11:00
结肠息肉需要切除吗?有何危害?高风险群体有哪些?如何治疗?
...然绝大多数结肠息肉都是良性的,但有些息肉具备演变成结肠癌的潜力。1. 癌变风险:最主要的风险是某些类型的息肉(如腺瘤性息肉)可能会恶化并发展成结直肠癌。2. 出血:息肉有时可
2024-03-26 11:43:00
...多,除了痔疮等良性疾病外,结直肠肿瘤要尤为重视,做一次结肠镜便能很好地明确诊断,长期便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42岁的耿先生陪同事来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看病,想着自己3个月前因便
2022-12-18 05:12:00
医生:身体有5个表现,建议检查肠镜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通常在结肠部位发生,它是一种由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恶性病变。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高脂肪、高蛋白
2024-01-07 10:57:00
揭开结肠镜检查的三大重要意义
...胃健康很重要,而通过肠镜检查就是一个重要措施。揭开结肠镜检查的三大重要意义1.检查肠胃情况肠胃是否健康关系到全身的健康,而胃镜检查是确认肠胃状况的有效方法。在胃肠检查过程中,
2023-04-29 05: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专为湿胖人群设计,减肥通圣片安全高效减脂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减肥困扰?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一直居高不下;一坐下,小腹堆成圈,手臂大腿松软无力;试过节食、代餐、运动
2025-08-17 17:39:00
泰康之家·黔园:城市中心生态享老的新机遇与新选择
2025年8月16日,泰康保险集团在贵州贵阳精心打造的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黔园,迎来了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时刻喜封金顶
2025-08-17 16:21:00
威海秋日韵——古陌早市
大众网记者 林啸 威海报道走进威海古陌早市,瞬间被这人山人海的热闹劲儿包围!卖菜摊鲜嫩水灵,海鲜区活蹦乱跳,早餐摊香气四溢,美食铺琳琅满目,还有独具特色的威海纪念品等你挑选。快来
2025-08-17 09:26:00
“你行动,我捐款”!安利千万公益金通“双碳”目标“最后一公里”
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20周年,安利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暨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5-08-16 17:58:00
贵阳市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幕:全民共筑绿色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8月15日,贵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正式启动全国生态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启动仪式 科普讲座 互动体验”三维联动
2025-08-16 17:58:00
京黔专家持续联合会诊,肝病患者家门口享名医服务
8月16日,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举行第110期“精准检测助肝康·名医会诊享健康”京黔专家联合会诊活动,邀请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肝病专家任永强到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5-08-17 00:44:00
近视防控不松懈!菏泽华厦眼科王春营:请收好这份视力检查指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 通讯员 任兆潘暑期临近尾声,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担心影响开学后的学习。菏泽华厦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王春营提醒
2025-08-16 22:21:00
杭州见证美妆科研盛会 逐本携手专家探讨技术与行业发展
郑伟东8月14日,“中国好配方·红人之夜”暨逐本品牌媒体交流会在杭州白马湖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活动以品牌科研实力、技术创新与新品研发为焦点
2025-08-16 17:59:00
心灵港湾:上海久色谷科技有限公司为都市人撑起一片晴空
在上海一处温馨的咨询室内,柔和的光线映照着一张年轻却略显疲惫的面容。面对久色谷心理咨询师,这位被职场压力与焦虑持续侵蚀的白领女性
2025-08-15 10:25:00
代谢危机下,减又二酯油如何破解传统食用油困局?
当“肥胖”“三高”成为现代人的标签,代谢综合征构建起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已达到50
2025-08-15 11:01:00
合肥众好胃肠医院:医疗经验丰富
消化系统,生命活力的源泉,健康长城的基石。合肥众好胃肠医院深知守护这条生命通道的深远意义,将消化内科置于发展核心,更将澎湃的红色血脉融入学科建设的肌理
2025-08-15 11:02:00
心灵魔方:上海贡基实业有限公司在都市脉动中点亮疗愈之光
走进上海贡基实业有限公司的咨询室,舒缓的音乐与柔和的灯光共同编织出宁静的氛围。一位被失眠困扰数月的创业者,在资深咨询师的引导下
2025-08-15 11:03:00
夜深人静咳不停 如何破解夏秋换季夜咳魔咒?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的威力不减,昼夜温差加大。为了抵御残余的暑热,办公室里的空调也在持续运转。这种换季时忽冷忽热的环境
2025-08-15 11:38:00
这三类人最适合益肾养心安神片
深夜的城市逐渐安静,但你的大脑却异常清醒。翻来覆去间,时钟已指向凌晨两点,明早还要早起工作。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近三亿中国失眠人群的日常写照
2025-08-15 1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