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节后上班身心都需“缓缓” 医生支招应对“节后综合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10-10 14:43:00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假期的余温还未散去,不少上班族却已被“节后综合征”困住:白天提不起精神,晚上迟迟睡不着,胃口也跟着消失。有人戏称“身体已在上班,灵魂还在放假”。事实上,这种身心不适并非“矫情”,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节后适应现象。如何顺利度过“收心期”?记者采访了精神科医生与中医专家,为您支招。

心理调节

给大脑一个“预热期”

“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临床疾病,而是一种暂时的身心适应不良状态。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鸿鹤介绍,这种状态多表现为疲劳、头晕、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假期“休假模式”向“工作模式”切换时产生的短暂反应。

“就像机器关机后再启动,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张鸿鹤说。他建议,上班第一周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从最容易完成的任务开始,积累小的成就感,帮助大脑逐步回归工作节奏。同时,重建生物钟尤为重要——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早晨拉开窗帘接触阳光,三餐规律、饮食清淡,让身体自然恢复代谢节律。

在精神层面,保持社交互动也是良方。张鸿鹤建议:“可以主动与同事共进午餐,分享假期趣事,帮助自己更快融入工作氛围。”此外,午间散步、深呼吸、冥想练习等简单的身心放松法,都有助于调节焦虑与疲劳。若焦虑、失眠等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并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前往精神心理科寻求专业帮助。

身体调理

推拿、艾灸、饮食等多管齐下

“从中医角度看,节后综合征可分为心理与生理两类。”厦门市中医院总院推拿科主任雷应介绍,中医重视身心合一论治,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心烦、焦虑、厌倦上班,生理层面则包括疲倦乏力、头晕腹胀、颈肩酸痛等,这些情况大多与假期作息紊乱、饮食失节和久坐等有关。

雷应提醒,节后第一步是“纠错”:停止熬夜、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吃生冷食物、保持早睡早起。

“假期里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都会伤脾胃。节后可以喝点白米粥、煮些蔬菜汤,让脾胃有时间‘缓冲’。”对于颈肩腰腿酸痛的市民,中医推拿、拔罐、艾灸等疗法都能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雷应还特别推荐按揉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可帮助调理脾胃、提振气血。

他强调:“节后调整不是立刻恢复满负荷,而是循序渐进。睡眠、饮食、运动三方面同步改善,通常两三天后,大多数人就能恢复元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1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节后如何调整身心? 专家为您支招
...诊。专家教您节后“收心”假期结束,不少人患上“假期综合征”,入睡困难,身体疲劳,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节后如何“收心”?仙岳医院医生支招,助您顺利进入工作和学习状态。调整认知
2024-02-20 07:22:00
患上罕见病  少女狂长肉
...性疾病后,医生最终锁定晨晨患了非常罕见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该院主任医师罗芳涛介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内分泌疾病,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年龄在8岁-
2023-10-18 00:13:00
...:厦门日报退休后狂刷韩剧 女子“坐坏”屁股患上死臀综合征;改变生活习惯并配合物理治疗、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洪于蕙)近日,“26岁女孩长
2023-09-28 07:50:00
短短两三年,他就生活难以自理
...报短短两三年,他就生活难以自理医生提醒: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与帕金森病不是同一种病,病情进展迅速,要及时评估甄别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高莹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
2024-04-10 07:44:00
“开工前失眠”上热搜,医生:节后综合征不是“打工人专属”
...医院神经心理科主任徐志鹏向九派新闻介绍,这些是节后综合征的表现,节后综合征一般是指节假日结束之后,人们重新适应工作或学习环境时可能出现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包括疲劳、缺乏动力
2024-02-19 09:30:00
应对节后综合征 听听医生怎么说
...上班和上学模式,根据以往经验,不少人可能出现“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是一种对心理、生理不适状态的戏称,指的是人们由假期的松弛状态突然进入学习与工作的紧张状态,生理和心理平
2023-05-04 01:15:00
...症状。医生表示,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其实都是“节后综合征”在作怪。如何快速调整状态,恢复满满元气,昨日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返岗后全身酸痛乏力运动专家送上“健身处方”“假期结束
2023-01-31 09:17:00
甩不掉的累 你可能慢疲了
...、睡眠差……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困扰。有一种累叫“慢疲”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指没有器质性病变,反复发作的,以极度疲劳为主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往往
2024-11-26 11:17:00
有医说医|王瑾:平衡身心 跟“节后综合征”说拜拜
...心、晕眩、肠胃不适、皮肤过敏等反应……这些都是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节后综合征?如何进行自我调解?摆脱节后综合征应该怎么吃?本期“有医说医”邀请到了中医内科学博士
2024-02-18 18:45:00
7年难缠低血钾 竟是罕见病作祟
...报7年难缠低血钾 竟是罕见病作祟患者被查出患有Gitelman综合征,属于家族遗传疾病,确诊需基因检测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王秀真 秦颁)Gitelman综合征
2024-05-24 07: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
2025年度益生菌8大品牌详细解析与选购指南便秘口臭
肠道健康问题正成为国民健康改善的关键议题 —— 中国肠道微生态研究中心 2025 年联合 28 家三甲医院发布的《国民肠道微生态健康白皮书(年度版)》显示
2025-10-13 17:14:00
跨国寻美终圆梦!崔昌墉院长以“定制化美胸”技艺,助其重拾自信光芒
2025年10月4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氛围肃穆且专注,一场关乎美丽重塑的精密隆胸手术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接受手术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伟大妈妈索菲亚(化名)
2025-10-13 17:15:00
腱鞘巨细胞瘤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正式启动
为提升腱鞘巨细胞瘤(TGCT)患者群体的生活品质,全国首个TGCT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近日正式启动。该计划由蔻德罕见病中心与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
2025-10-13 17:15:00
高三学生考军校请收下!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
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近视手术,宿迁爱尔眼科医院蒋乐文院长特别推出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军校要求高考当年3月1号前完成手术,寒假成“黄金窗口”“军校招生对视力要求严格
2025-10-13 17:17:00
健康问太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用怕!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破解康复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对于家中的老年人而言,摔跤无疑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不慎摔倒髋部
2025-10-13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