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端午节将至,又到了大街小巷飘粽香的时节。那么,如何健康食用粽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刘晓军怎么说。
“粽子美味,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吃。”刘晓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人、孩子和消化不良者及胃肠道疾病患者不宜多吃粽子。因为黏度很大的糯米团会增加胃肠道的负荷,胃动力不足者吃完容易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同时,肥肉粽、蛋黄粽的能量、脂肪、钠含量都相当高,会增加血脂浓度,加重心脏负担,心血管患者、高血脂患者要少吃。另外,糯米比馒头及其他种类大米在吃后导致血糖升高的速度要快。血糖不稳定或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加以注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粽子?刘晓军表示,喜甜的人群可购买用粗粮代替糯米的粽子。因为粗粮普遍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且维生素含量丰富,血糖生成指数较糯米低。此外,粽子中若添加了红豆、绿豆等,可以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减少能量和糖分摄入,还能加强清暑、祛湿、健脾功效。如果自制咸粽,可以用鸡肉、瘦肉等代替咸蛋黄及肥肉,以减少油腻感。同时,也可以选择蘑菇、竹笋、木耳等素食原料。素食食材与动物性食材相比,对于餐后血糖血脂的上升有延缓作用。
刘晓军提示,吃粽子要适量。吃过粽子后应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肉粽一次不宜多吃。同时,佐以凉拌菜,再来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汤、青菜汤、丝瓜汤等,以增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取。如果食用粽子后出现吃撑或消化不良等问题,可以喝点酸奶、吃助消化的药物,如酵母片、健胃消食片等,也可以散步或揉按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1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