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
保定日报讯(通讯员江涛)市第二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医生近日随访得到患者王女士反馈,冠脉超声引导下的心脏介入手术,解除了困扰她半年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王女士,65岁,患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年,平素服药治疗。半年前,患者因反复发作心绞痛曾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中段狭窄约70%,因考虑前降支血管中段狭窄介于临界病变,故医生建议王女士居家规范药物治疗。居家服药期间,王女士症状时好时坏,长时间步行或爬楼梯仍有胸痛发作,为进一步诊治,王女士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再次到心血管内一科住院治疗。
心血管内一科医疗团队充分评估王女士病情后,决定为其复查冠脉造影进一步查找病因。介入手术当日,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冠脉血管病变同前,介入团队考虑患者目前有明显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运用血管内超声(IVUS)进一步明确前降支狭窄程度。立即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手术医生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查看前降支狭窄程度,IVUS显示:前降支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达到90%,能通过血流的管腔面积为1.44m㎡。如此严重的病变正是王女士反复出现心绞痛的“元凶”。在IVUS引导下,介入医生精准选择适宜长度和直径的心脏支架,并顺利将支架植入到病变血管,手术成功完成。术后,通过IVUS确认支架无贴壁不良、支架远端夹层和壁内血肿等并发症。
王女士终于告别了令她烦恼不已的心绞痛,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随访3个月未见胸痛发作,如今不仅能快速步行、上楼,而且跳广场舞也游刃有余。
据了解,血管内超声是利用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探头,实时显示血管的截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变化,发现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变。可应用在血管造影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价治疗效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