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被临床医生称为“最硬的骨头”,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近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心血管内科采用冠状动脉内超声结合震波球囊技术,成功为一名冠脉严重狭窄伴弥漫性重度钙化患者解除心疾。
手术中(医院供图)
半年前,70岁的张婆婆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冠心病,计划进行冠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然而冠脉造影结果却远超医生预期,原来张婆婆的心脏3支主要血管都出现了病变,前降支血管除存在90%狭窄外,还严重迂曲伴弥漫性重度钙化,手术难度非常高、手术风险极大,当地医院建议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经朋友介绍,张婆婆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马志强介绍,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钙化是钙、磷在冠状动脉血管壁的异常沉积,其常常贯穿于各种复杂冠脉病变,严重的冠状动脉钙化是心血管介入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位置长了很多“硬石头”,会严重影响介入治疗器械的通过,并且术中钙化血管会影响球囊、支架输送,可能会导致支架脱落、导丝断裂、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变形甚至出现血管夹层、冠脉破裂等风险。
考虑到张婆婆病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以及术中的高风险性,经过充分讨论,医院决定由马志强医生主刀,带领心血管介入团队为张婆婆进行手术,计划在冠脉血管内超声辅助下,采用震波球囊钙化斑块碎裂技术治疗。
“传统的冠脉造影存在对钙化严重性评估不足、无法识别钙化形态和特征等不足,而血管内超声将超声技术与心导管技术相结合,能显示血管截面图像,提供管腔及管壁的准确信息来弥补血管造影的不足。”马志强介绍。
由于老人血管迂曲且钙化严重,术中冠脉内超声导管和震波球囊均无法完全到位。面对这个难题,马志强决定先使用高压球囊逐步扩张钙化血管,随后送入血管内超声导管评估血管钙化状况,借助血管内超声精准“导航”,犹如具有“火眼金睛”,将血管内病变看得更直观、更仔细。随后震波球囊到位,由远及近逐步粉碎钙化病变,血管内的“石头”成功被粉碎。手术历时3个小时,最终于血管病变处成功植入5枚支架。术后,张婆婆再无胸闷发作,观察2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冠脉钙化在40—4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0%,在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80%,但冠脉钙化并不等同于冠心病,只有血管狭窄大于50%以上才能诊断为冠心病。”马志强介绍,“高龄、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肾透析及高钙血症的患者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高发人群,且其病变的钙化程度较严重,因此,这类人群平时应注意防范,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在饮食上应做到低盐、低脂。”
如想了解更多健康相关知识,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内科交流群。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