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静悄悄的流行病,中老年人易发生!专家教你如何逆袭骨质疏松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4 09:13: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平素身体一直不错,绝经后却时常感觉腰背部疼痛,负重活动时加重,疼痛严重到甚至晚上无法安睡;退休后看别人跳广场舞,跟着扭了下腰,结果腰椎骨折了……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多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

目前,全世界患骨质疏松症的总人数超过2亿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8400万,占总人口的6.6%。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且逐年增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10月20日是骨质疏松日,新江苏邀请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陆燕谈谈如何逆袭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成因复杂,包括遗传、性别、年龄、激素变化等因素。

人的骨质是在无声无息中流失的,人在30-35岁的时候骨量开始流失;到了36-49岁的时候,骨量缓慢减少;到50-69岁的时候,骨量则迅速减少;70岁以上的人骨量持续减少。随着骨量的减少,骨质就容易疏松。严重时轻微的外力,比如咳嗽、打喷嚏、搬动轻质物体等,就能导致骨折。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烧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因此又被称作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中老年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一起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常见病之一。据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50岁以上为19.2%,65岁以上为32.0%,绝经期后女性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个骨质疏松患者。那么中老年人为什么会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陆燕主任表示,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刺激了破骨细胞的同时,抑制了成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其次,衰老过程中会出现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器官功能衰退等现象,导致维生素D缺乏,慢性的负钙平衡等等,也可导致骨量及骨质的下降。

骨密度检测是“金标准”

严重的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带来许多危害。最常见的危害是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此外,骨质疏松还会引起脊柱变形、身高缩短、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

检查是确诊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手段。通常选择X线、骨密度检查及血钙水平的测定。其中,X线检查简便价廉,骨质疏松患者在椎体X线摄片上可见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和压缩性骨折等征象;骨密度检查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预警、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估。骨密度的检测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是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其可以了解骨骼的质量和骨折的风险,它不仅是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亦是骨折风险预测、药物疗效评估的常用方法。而血钙水平的测定可以反映体内钙的营养状况。

治疗骨质疏松三部曲

1、药物治疗:

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如饮食钙量不足者,可服用钙片补充。目前常用的钙片剂型很多,用药应遵医嘱,病情较重的不能单用钙剂,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吸收,此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磷酸盐类药物、降钙素、抗RANKL单抗类药物等,对老年人有更佳的效果。

中医理论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主骨”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虚则骨髓失养,骨质疏松随之发生。此外,脾虚也会影响气血的生成,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因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主要从补肾强骨、填精壮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如我院的院内制剂健骨丸、滋肾壮骨膏等,以补益肝肾、壮骨通络。此外,还可以通过食疗药膳来预防,如健脾:山药、红枣、薏苡仁等,可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滋阴:枸杞子、桑葚、黑芝麻等,可改善肾虚状况,增加骨髓滋养;温阳:肉桂、核桃、韭菜等,可缓解寒邪侵袭,促进骨骼生长。

2、健康饮食: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素摄入,注意富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还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尤其要重视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3、科学健身:

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增加骨骼的耐受力和流血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的老化。老人参加运动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要适量,太多,太少都不适宜,并且要注意安全,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其次要选择好运动的场地,应以熟悉的环境为宜,不要选择同时有青年人在进行剧烈活动的场所,以免受到冲撞而造成损害。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或许可以还你健康骨骼:

1、合理安排饮食

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钙和磷等营养素,同时限制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同时限制烟酒,烟草和酒精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长期吸烟和饮酒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2、增加户外活动

多进行户外活动,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骨骼的力量和稳定性。接受阳光的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防止身体姿势不良对骨骼造成的不良影响。

3、防跌倒

防滑鞋、扶手或助行器、良好照明、注意地板干燥等。

4、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血钙水平的测定,及时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的问题。

5、及时就医

如果有背部、腰部、关节等部位疼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的问题。

通讯员 孙茜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当委员这一年|全国政协委员黄伟:重视“静悄悄的流行病” 促进新时代骨骼强健工程建设
...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相关,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骨质疏松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但却很少人真正了解它。”黄伟说,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尽管患病率很高,危害性极
2024-02-29 06:28:00
每三秒一例骨折!专家:预防骨质疏松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据了解,全球范围内平均每3秒就会发生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我国骨质疏松患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能否预防?生活中我们又该如
2024-01-07 13:14:00
可防可治,别让骨质疏松盯上您
...钉内固定等。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苏红青提到骨质疏松,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其已成为近年来的“流行病”,号称“寂静的杀手”。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23-10-18 08:50:00
建议将骨质疏松症纳入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全国政协委员黄伟:建议将骨质疏松症纳入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周尤 实习生 游紫寒黄伟。(受访者供图)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
2024-02-29 04:41:00
如何认识骨质疏松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如何认识骨质疏松□邓江红(桂林市人民医院)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
2023-10-02 10:34:00
鸡蛋,骨质疏松的“加速剂”?医生:若想保护骨骼,建议少吃4物
骨质疏松症这种问题在女性的群体当中发生率是非常高的,而对中老年女性而言,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种问题。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大约是6.0%,而女性则能够达到32.6%,65岁以
2024-09-19 14:06:00
履职一年间|全国政协委员黄伟:推动民生温度与精准建言“双向奔赴”
...记录着民生温度与精准建言的“双向奔赴”。提案落地 骨质疏松症被纳入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去年,国家卫健委的一纸复函让黄伟倍感振奋——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关于促进新时代骨骼强健
2025-03-01 07:44:00
真正补钙的食物已找到,原来并不是虾皮,这4类食物请你端上饭桌
骨质疏松症这种问题在女性的群体当中发生率是非常高的,而对中老年女性而言,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种问题。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大约是6.0%,而女性则能够达到32.6%,65岁以
2024-01-13 20:23:00
医生:若想骨头好,不妨常吃这3物
...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而骨质疏松症却成为了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病。根据《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当中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至少有6,94
2023-12-16 10:2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年深圳牙科医院推荐:种植牙、牙齿矫正不迷路
随着深圳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深圳居民口腔问题就诊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
2025-10-30 10:06:00
本市推出优质养老机构参观试住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在2025年全国“敬老月”期间,北京市民政局统筹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正式启动优质养老机构开放体验、试住等活动
2025-10-30 10:10:00
脂肪肝可逆转,但莫入误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专家团队开出“健康处方”
鲁网10月30日讯2025年7月起,我国肝病诊疗的开拓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团队每周四、周五常态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坐诊
2025-10-30 10:54:00
科普生活|老年人摔一跤可能“摔坏神经”?
很多人认为,摔跤无非是皮外伤或骨折,养养就好。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徐宁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跌倒的隐患远不止于此
2025-10-30 11:30:00
NMN哪个牌子好?2025年国产进口抗衰老产品排行
现在大家对衰老的研究已经从“只盯一个靶点”变成了“系统调理”,2025年靠谱的抗衰补剂也早就告别了“堆成分”的时代,转向了“精准发力”
2025-10-30 11:31:00
灵芝睡眠片品牌如何选?2025十大口碑品牌排名榜揭晓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超38%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5-45岁职场群体失眠率更是高达52%
2025-10-30 11:36:00
2025年肠胃养护益生菌品牌榜单出炉!科研背书与临床口碑双验证
处于高度忙碌状态下的现代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常吃坏东西和作息不规律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秘、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益生菌正好能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5-10-30 15:16:00
以科学锚定代谢健康,告别减重循环 2025 十大减肥产品评测报告出炉
当体重管理从 “追求数字下降”升级为 “守护代谢稳态”,市场上却仍充斥着 “三天瘦 5 斤”“神奇燃脂成分”的虚假宣传 ——我国 25-45 岁职场人中
2025-10-30 15:20:00
高血糖如何无副作用控糖?胰腺“休眠细胞”被唤醒!2025全球热门技术让血糖回归正常
糖尿病常被低估为“血糖问题”,实则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健康危机。它如同体内悄无声息的腐蚀剂,从微血管到大血管,从神经末梢到重要脏器
2025-10-30 15:22:00
2025年清肺止咳化痰产品排名推荐,优势评测与选购攻略
《2025全球肺部健康营养消费报告》表明,83.2%的用户在选购槲皮素护肺产品时,无法判断核心成分的实际吸收效果;68%的肺结节
2025-10-30 15:23:00
想安全停药?怕乙肝复发?这个新检测给你答案!
“医生,我的病毒DNA都测不出了,为什么还不能停药?”——这可能是许多乙肝患者共有的困惑。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那个传统检测无法触及的“病毒老巢”里
2025-10-30 15:48:00
家庭药箱“换季”指南:秋冬常备药划重点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拉大,感冒、流感等呼吸道问题频发,皮肤也因干燥出现瘙痒、脱屑等问题。家庭药箱亟需“换季焕新”
2025-10-30 15:57:00
健康辟谣丨我妈把陈醋当“血管药”!喝醋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大河网讯 灵魂拷问:你家醋坛是不是快被爸妈搬空了?“听说喝醋能溶血栓、软血管,我妈现在顿顿吃醋,连饺子汤都要兑半瓶陈醋
2025-10-30 18:41:00
福州110岁老人的“长寿食谱” 最爱吃这三样
福州110岁老人的“长寿食谱”,平时最爱吃锅边糊、米粉和猪蹄。
2025-10-30 18:58:00
流感有别于普通感冒!十堰疾控专家提醒
疾控专家预测,今年我国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且流行毒株与去年不同。近日,记者就十堰目前流感发病情况等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访
2025-10-30 2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