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舒珑琦 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政工作载体创新与效能提升的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思政工作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传统载体面临的局限性,又探讨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载体创新路径,如网络平台、虚拟现实等新兴手段的应用,如何促进思政工作的个性化与精准化。本文还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国有企业 思政工作 载体创新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趋势,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传统的思政工作面临着诸多新要求与挑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提供了创新平台,推动其向形式更新、内容精准与个性化转型。如何有效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思政工作有机结合,以提升其效能与影响力,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思政工作新需求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推动下,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亟须应对新的历史任务和发展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思政工作方式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传统模式下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以面对面的讲座、开会等形式为主,传递的信息内容和方式多为单向传递,难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与积极性。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更为灵活、高效的载体,促使思政教育的形式从单一的面对面交流,转向在线学习和互动[1]。新的技术手段不仅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更能突破时空限制,打破地域与物理空间的局限,推动思政工作的普及化与精细化。国有企业思政工作需兼顾政治性与技术发展,探索数字化语境下更高效的教育模式。
二、国有企业思政工作载体的创新路径与模式探析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载体创新已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会议、集体学习等形式,而是要从网络平台、虚拟课堂、移动端应用等多种形式中汲取新的力量。这种创新路径不仅体现在载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更表现为思政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多维度融合。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国有企业可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在线学习平台、内部交流论坛、专题讲座及网络互动等手段,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这些创新的技术手段为员工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能激发其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认同感。随着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化转型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传播途径,可有效促进思政教育内容的即时性与互动性,极大地提升其时效性和参与感[2]。
三、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思政工作效能提升的作用机制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效能提升不仅依赖于载体和工具的创新,更需从信息处理、传播路径与受众反馈机制的优化等全方位提升其工作效能。数字化工具的引入使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流动,而是形成一个更加高效、双向互动的信息网络。在这一网络中,员工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平台参与内容的创作、讨论及分享,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员工对思政工作的认同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使思政工作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成为可能。通过对员工行为、兴趣、学习进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企业能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互动形式,更加精准地达成思政工作目标。数字化转型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时空限制,还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思政工作的效能与精准度。
四、数字化转型下国有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数字化转型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信息技术的普及虽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但如何高效地整合这些技术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传统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未能充分发挥[3]。尽管数字化平台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但可能导致思政教育的内容深度与思想性有所削弱,特别是在虚拟平台中,信息的娱乐化倾向可能分散员工的关注度,影响思政工作的本质目的。国有企业应注重创新教育内容与平台形式,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而忽视思想内容的传递。加强对员工数字素养的培养,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成为促进思政工作效能提升的重要力量。
五、结语
数字化转型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创新的载体形式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提升了思政工作的覆盖面和参与度。网络平台、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使思政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传递,而是逐步转向双向互动与个性化发展。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不仅优化了信息传递的方式,还通过数据分析与反馈机制,使思政工作更加精准和灵活。在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过程中,部分企业仍面临人才短缺、技术资源整合不足等挑战,亟须加强技术支持,提升员工数字素养,以达成思政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海岳.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31):80-87.
[2]闫冬凌.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J].中国油脂,2023,48(4):I0051.
[3]张亚安,刘媛媛,李玲,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索[J].化工时刊,2024,38(3):75-7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