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心源疾病 警惕心衰 医生教你把脉“问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3 09:27:00 来源:杭州网

步入老年后,心源性疾病监测与治疗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1100万名心衰患者,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10人就有一名患有心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缺血性心脏病是我国心血管病致死的三大原因之一,而该疾病也是导致心力衰竭的最主要原因。

老年人常见的心源性疾病有哪些?哪些症状需要引起警惕?近期热播电视剧《问心》中提到的扩心病是怎么回事?记者请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黄翯,为大家深入剖析这颗“心”。

老人常见三类心源性疾病

常见的心源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包含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中,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常见于老年患者。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需要警惕的心脏“杀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0名慢性心衰患者中,超过60%都由冠心病引起。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血管壁上常年脂质沉积,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堵塞血管,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类疾病。

瓣膜性心脏病则是由于炎症、缺血、退行性变等因素所致的心瓣膜结构改变(如关闭不全或狭窄)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随着人口老龄化,主动脉瓣的退行性变发生率会越来越高。

冠心病和瓣膜性心脏病发病部位不同,诊断方式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黄翯介绍,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心脏彩超,而冠心病诊断的工具较多,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CTA等。治疗方式上,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主要是靠手术治疗,而对冠心病来说,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基石,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可以采取微创手术治疗。

除了上述两种疾病,不少老年人还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这是由于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心脏长时间负重工作,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黄翯提醒,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如果能长期稳定控制血压,一般不会造成心脏病变。但要注意,患有高血压却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高危人群。

警惕心衰关注晨轻暮重

一旦患上心源性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急、心悸、胸痛、头晕、手足发凉、水肿甚至晕厥等症状,这是心律失常或心衰的表现。其中,心衰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综合征,它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会导致患者急性肺水肿、休克等。心源性疾病发展到末期,往往都会发生心力衰竭。对于患者而言,慢性心衰是一个长期发展,永久存在的状态。从原发病到慢性心衰出现明显症状,通常需要5-10年。

如何发现慢性心衰的迹象?黄翯表示,通过早晚观察下肢是否水肿,以及是否有劳力相关的胸闷气急可以做出初步判断。慢性右心衰竭的患者一般都有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的水肿,并且这种水肿往往有“晨轻暮重”的特点。经过夜晚的卧位,回心血量增多,因此早晨水肿症状会得到缓解。而经过一天劳作,双下肢又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水肿。因此,“晨轻暮重”是判断右心衰迹象的重要佐证。

黄翯提醒,慢性心衰患者尤其要警惕急性心衰风险。在治疗慢性心衰的过程中,原发疾病加重,慢性心衰患者擅自减药或停药都可能导致慢性心衰转向急性。此外,严重的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肺炎、其他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钠盐摄入过量或过快输入液体都是急性心衰的诱因。

引发关注的扩心病

在老年人中较为少见

在电视剧《问心》中,心脏外科医生林逸的哥哥患有家族遗传的扩心病,这引发了观众对这类心源性疾病的关注。

扩心病全称叫作扩型性心肌病,是一类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起病隐匿,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发展,患者会出现活动后气促及活动耐量下降,甚至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后期出现食欲下降、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此外,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发生血栓栓塞,甚至猝死。

扩心病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发现,该病与遗传基因、病毒感染、中毒、内分泌和代谢异常有关。25%至50%的扩心病病例,有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背景。目前已发现与扩心病发病密切关系的病毒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致病机制可能是病毒本身对心肌的损伤,或由病毒感染诱发的炎症反应对心肌的损伤。酒精、化疗药物和某些心肌毒性药物和化学品,也是扩心病的常见诱因。

黄翯表示,扩心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少见,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生理性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心脏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心源性疾病的治疗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安全性更高,老年患者的健康获得更多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左右心室不能“同步走”? 医生为他装上一台“心”的发动机
...脏也可以通过安装起搏器来唤起心脏重新工作,大幅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名重度心衰患者实施CRTD(心脏再同步+自动除颤器)植
2024-02-24 06:19:00
健康知识|夜间呼吸困难 小心心衰作祟
...为一旦心衰出现急性加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是死亡。因此,心衰的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呼吸困难是心衰早期最常见的危险信号。包括运动或工作时感到呼吸困难
2023-09-14 16:41:00
健康大家谈丨中西医结合治疗,让房颤和慢性心衰找到新的治疗路径
...塞。”房颤不仅会引起脑梗塞,少量房颤患者甚至会出现心源性猝死,也因此,房颤成为心血管医生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常见心血管问题。那么,房颤该如何治疗?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如何应对可能
2024-06-21 14:37:00
防心源性猝死 六大信号要警惕
...,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可以明确的是,这又是一例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到底什么是心源性猝死?有哪些致病原因?猝死前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在理解这些知识前,我们先
2023-05-18 11:49:00
心衰老人欲连轴旅游,幸被及时“喊停”
...出现肝肾衰竭、肺淤血、意识模糊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危象,危及生命。担心之下,她立即给老人家属打去微信电话,详细解释刘爹爹的病情,经过反复劝说,引起重视的老人一家果
2023-07-17 16:27:00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没问题!”然而就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张大爷却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自己客厅。被紧急送医后,虽然医生尽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抢救过来,享年65岁。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张大爷家人的
2025-01-05 00:21:00
全球首例!重庆医生为78岁心梗老人实施端坐位支架手术
...架植入手术难度极大,且术中风险高,术中随时可能发作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小则不得不终止手术,大则导致患者死亡,极大地影响患者救治。”赵晓辉说,在急性心肌梗死时,介入手术几乎是
2024-08-20 18:37:00
...就诊,一旦出现急性加重,患者可能会发生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死亡风险随之升高。目前,心衰患者五年死亡率大概在50%到60%,和常见恶性肿瘤的五年病死率相当。目前,中国60岁
2024-11-26 15:17:00
专家在“全国心衰日”提醒:尽早干预全程管理,守护生命之“泵”
...能异常;心衰可能导致肝脏长期处于淤血缺氧状态,引发心源性肝硬化。可以说,心衰会影响患者全身的脏器,严重限制其日常活动,对患者的工作、社交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抑郁、焦虑等不良
2023-11-26 16: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