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专家:高危人群早预防 远离“心头大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6 15:17: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网广州11月26日电 (记者 蔡敏婕)今年11月26日是第十个全国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事件和各种心脏异常所导致的心脏泵功能下降的结果,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医师张健警示,一旦心衰到了晚期阶段就难以根治且患者往往需要反复住院,预后较差;因此,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心衰高风险人群,应在早期管控高危因素,预防心衰的发生;此外,心衰患者也需做好“三高共管”并对心率及血钾等进行长期综合管理,以改善心衰症状、降低死亡风险。

心脏就像一个“水泵”,通过动脉不间断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接受静脉从周围组织脏器输送回心脏的血液,而当这个泵不能很好地完成全身血液的输出和输回,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疲乏无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心衰。心衰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若没有及时就诊,一旦出现急性加重,患者可能会发生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死亡风险随之升高。目前,心衰患者五年死亡率大概在50%到60%,和常见恶性肿瘤的五年病死率相当。

目前,中国60岁以上心衰患者占比高,这些患者往往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身体功能自然衰退,因此诊疗和管理难度更大。“所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对心衰进行全病程规范诊疗和管理,可减轻疾病负担,也有望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张健补充。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与代谢相关性危险因素,可诱发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靶器官损害,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成倍增高。同时,心衰还会与合并症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基于此,张健指出,早期识别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和心脏结构改变,力争在出现左室功能不全和症状前及早干预,做到三高共管,可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树立早筛意识的同时,长期综合管理也必不可少。心衰患者应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高危因素进行全程规范管理,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钾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心率的增快也与心衰预后不良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心衰患者也同样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率情况。(完)【编辑:惠小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家在“全国心衰日”提醒:尽早干预全程管理,守护生命之“泵”
...日是第九个全国心力衰竭日。在我国,心力衰竭这一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已达1210万,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专家警示,虽然我国心衰的标准化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整体预后较差,再住
2023-11-26 16:12:00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冬季天气寒冷,又面临疫情风险,
2022-12-23 23:03:00
重点人群如何重点防治?既往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这些问题
...专家就重点人群新冠防治问题接受专访。冬春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合并包括新冠在内的一些感染同样可能诱发或者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疾病。有既往病史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
2022-12-24 11:25:00
...转自:新华日报省医师协会心衰专委会专家齐聚南京预防心血管病的核心是防控危险因素本报讯 (记者 王甜) 2月18日,江苏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在
2023-02-22 06:06:00
预告 | 全国高血压日——常年高血压,真的会导致慢性心衰吗?听心血管专家聊“心”事
...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高血压是导致包括慢性心衰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又被称为“无形的杀手”。因此,防控高血压也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而心脑血管疾病中,慢
2024-09-30 10:04:00
拜耳唯可同(维立西呱片)准入国家医保目录
...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说:“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患者情况普遍比较复杂,需要多种手段共同应对病情。维立西呱是首个获批用于心衰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
2023-12-13 16:51:00
...专业委员会2024年络病学术会在福州举行。此次会议共设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呼吸、肿瘤、精神疾病等六大学术交流平行论坛。在心血管论坛上,众多权威专家交流分享络病研究最新科研
2024-07-05 15:47:00
中风风险增52%、心衰风险增72%……专家:阳康是不是伪命题
心血管,“阳过”后的“重灾区”间歇性胸闷、突然发生的心跳过速、乏力、心悸、运动能力下降……此类症状目前在“阳康”群体中频繁出现。很多“稍微动动就气喘吁吁”、“总感觉心肌受损”的人
2023-02-03 13:19:00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中国青岛第十七届心血管病论坛举办专家教授相聚云端,重点研讨冠脉介入与外科的精准治疗 本报12月26日讯(记者台雪超)日前,中国青岛第十七届心血管病论坛举办。论坛
2022-12-27 05:1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