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1-05 00:21:00 来源:康之道

自认为身体健朗的张大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发生这样的意外。

张大爷平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个身体,“我这身子骨,再活20年都没问题!”

然而就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张大爷却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自己客厅。被紧急送医后,虽然医生尽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抢救过来,享年65岁。

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张大爷家人的哭声,大家都很不理解,张大爷平时身体看起来不错啊,怎么就突然猝死了呢?

而医生在了解张大爷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后,也有了初步判断:“不管多困,睡前有三件事还是要少做的好!”

原来睡前习惯真的关乎健康?那么哪些错误习惯或将成为猝死的导火索呢?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一、为什么看起来健康的人会猝死?

猝死,指的是急症急性发作后即刻或者短时间内死亡,这个时间跨度从1h到24h不等,核心特征是不可预测性以及突发性。

由于现代人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致使猝死的概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约有70%-80%的猝死主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也被称为心源性猝死或心脏性猝死。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高达54.4万例,换算下即每天约1500人猝死,而绝大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此前从未被确诊过心脏病!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这其实陷入了一种“猝死者都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误区,但实际上,大多数猝死者都是看起来正常的人。要注意的事,“看起来正常”并不等于“健康”,而是“病症较轻微,不影响生活”。

郭继鸿在《中国心脏性猝死现状与防治》中提到,临床上仅有1/3猝死者在生前曾确诊为猝死高危者;有1/3猝死者生前有就医过,但对猝死的预警却属于低预测性;剩下的1/3猝死者生前从未有过任何不适,也从未就医过,猝死是首发临床事件。

再来看看一项调查报告数据:在309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临床医学评定上的中低危人群,而不管哪个年龄段,中低危人群都是心肌梗死的重点对象。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杨进刚介绍,临床上猝死存在“二八定律”,即在院内看到的猝死病例只占所有猝死病例的20%不到。

在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中,其中又以冠心病为主要病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课题组此前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心梗是猝死最重要原因之一。

国外也有研究指出,每两个初发冠心病患者中就有一人会心梗或猝死,所谓初发冠心病,即在未曾发生过任何心脏病的情况下首次发生冠心病,因而猝死总是猝不及防。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二、这4个症状是猝死前的征兆,不要忽视!

虽然猝死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但其实也会有相关征兆表现,并且总是容易被人忽视!

1、胸闷胸痛

胸痛是猝死前最容易被感知和抓住的信号,表现为胸部剧烈紧缩、压榨性疼痛等。另外,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症状,多是冠心病问题,提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而导致急性心梗。

2、乏力疲惫

猝死前患者体内心供血量和供氧量降低,这会导致体力下降,继而出现乏力疲惫或精神欠佳等症状。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3、呼吸困难

绝大部分患者猝死前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表现为无诱因呼吸急促、喘气,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也无法缓解。要注意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肺栓塞、急性肺水肿等疾病所致,会增加猝死风险。

4、晕厥、眼前发黑

猝死一重要前兆就是晕厥,是心跳减慢或停止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眼前发黑或单侧看不见东西,身体单侧麻木乏力等。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三、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谨记“3避免”

《中国急救医学》上一则关于猝死的研究,在对5516名猝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后发现30-63岁中年人占比较高。

其实这不难理解,中年人处于事业高峰期,但同时面临巨大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加上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都会导致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最终提高猝死风险。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而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数据指出,约25%心脏骤停主要发生在睡前或睡眠中,即晚间10点至凌晨2点间,这是为何?

首先是昼夜节律影响,夜间生理变化会影响血压、内分泌和心脏等功能;

其次是夜间血压波动,对于有高血压等慢病的人来说,血压波动就可能诱发心脏缺乏而导致猝死;

最后是夜间工作强度减轻,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可能表现不佳而诱发心衰或心脏骤停。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所以,老年人在晚上应避免错误行为习惯,否则很容易增加猝死风险!

1、避免吃得太饱

晚上吃太饱会导致体内血脂水平骤然升高,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很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官腔,最终诱发心梗。

2、避免剧烈运动

睡前剧烈运动会升高血压和加快心率,易增加心脏负担,使猝死风险提高。

3、避免情绪激动

生气会让体内压力激素分泌增加,促使炎症性白细胞转移,导致不稳定血管斑块发生脱落,最终导致心梗急性发作。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近些年猝死相关新闻频频上热搜,尤其年轻群体猝死更是引大众深思。猝死发生得总是猝不及防,但猝死前其也有征兆,应当注意辨别,生活中还要注意关注自身健康,特别是老年人身体素质较低,为了健康,睡前尤其不要吃太饱,不要剧烈运动,不要情绪激动。

参考资料:

1.《为什么猝死中最多的,是看起来很正常的人?!!》.学霸本霸.2024-08-08

2.《人在猝死前,你的身体会发出这5个求救信号!医生:千万别忽视》.有来医生.2024-11-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建议:清淡饮食,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别喝酒。大便太用力大便用力腹压升高,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大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或乳果糖
2025-04-10 07:48:00
心源疾病 警惕心衰 医生教你把脉“问心”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黄翯,为大家深入剖析这颗“心”。老人常见三类心源性疾病常见的心源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包含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023-11-03 09:27:00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8大危险时刻
...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温应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进行。2.如厕排便时不少中老年人大
2023-01-11 14:24:00
63岁大爷午饭后猝死!医生:饭后要避开的4件事,很多老人还在做
...家人急忙拨打120求助,遗憾的是,在救护车赶来的路上,老人就突发心跳呼吸停止,医务人员赶到的时候虽然马上进行了心肺复苏,但还是无力回天。医生说,导致老人突然死亡的原因可能就是
2024-05-25 17:50:00
哪些情况下,再想过夫妻生活要忍住
...性猝死和非冠脉性猝死。其中冠脉性猝死占比56.78%-80%,中老年人居多,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猝死风险是普通人的四倍。所以说,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一旦身体出现以下3个症
2023-06-20 16:13:00
...还需要定期做心脏 CT,检查心脏大血管的情况。在平时,中老年人要多锻炼,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强身体抵抗力。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健康,新鲜的蔬菜水果都需要多吃些,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
2022-12-19 05:59:00
冠心病与喝水有关?医生劝诫:中老年人,喝水牢记“2喝2不喝”!
...能得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心脏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特别常见,尤其对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或长期吸烟的人来说更是如此。那喝水和心脏健康有什么联系呢?其实,保
2024-07-13 18:04:00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午睡要适度,牢记午睡“三不要”!
...睡眠的质量和时间,进一步影响血压的稳定。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午睡要适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午睡“三不要”那么,中老年人如何才能健康地午睡呢?医生给老王提出了以下建议:不
2024-02-09 16:57:00
阳后胸闷、心慌、气喘?中老年人要注意
...,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得很好。阳后胸闷、心慌、气喘?中老年人要注意心梗青年人要注意心肌炎在新冠流行期间,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新冠感染者有胸闷心慌等症状,患者自己首先怀疑的是自己
2023-01-06 10: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十大护肝片品牌权威推荐:草本精萃护肝新势力!肝益莱成囤货必选
2025年,中国护肝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突破130亿元大关,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简单补充,而是转向更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持久效果的选择
2025-09-22 10:26:00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