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1-05 00:21:00 来源:康之道

自认为身体健朗的张大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发生这样的意外。

张大爷平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个身体,“我这身子骨,再活20年都没问题!”

然而就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张大爷却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自己客厅。被紧急送医后,虽然医生尽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抢救过来,享年65岁。

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张大爷家人的哭声,大家都很不理解,张大爷平时身体看起来不错啊,怎么就突然猝死了呢?

而医生在了解张大爷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后,也有了初步判断:“不管多困,睡前有三件事还是要少做的好!”

原来睡前习惯真的关乎健康?那么哪些错误习惯或将成为猝死的导火索呢?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一、为什么看起来健康的人会猝死?

猝死,指的是急症急性发作后即刻或者短时间内死亡,这个时间跨度从1h到24h不等,核心特征是不可预测性以及突发性。

由于现代人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致使猝死的概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约有70%-80%的猝死主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也被称为心源性猝死或心脏性猝死。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高达54.4万例,换算下即每天约1500人猝死,而绝大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此前从未被确诊过心脏病!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这其实陷入了一种“猝死者都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误区,但实际上,大多数猝死者都是看起来正常的人。要注意的事,“看起来正常”并不等于“健康”,而是“病症较轻微,不影响生活”。

郭继鸿在《中国心脏性猝死现状与防治》中提到,临床上仅有1/3猝死者在生前曾确诊为猝死高危者;有1/3猝死者生前有就医过,但对猝死的预警却属于低预测性;剩下的1/3猝死者生前从未有过任何不适,也从未就医过,猝死是首发临床事件。

再来看看一项调查报告数据:在309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临床医学评定上的中低危人群,而不管哪个年龄段,中低危人群都是心肌梗死的重点对象。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杨进刚介绍,临床上猝死存在“二八定律”,即在院内看到的猝死病例只占所有猝死病例的20%不到。

在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中,其中又以冠心病为主要病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课题组此前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心梗是猝死最重要原因之一。

国外也有研究指出,每两个初发冠心病患者中就有一人会心梗或猝死,所谓初发冠心病,即在未曾发生过任何心脏病的情况下首次发生冠心病,因而猝死总是猝不及防。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二、这4个症状是猝死前的征兆,不要忽视!

虽然猝死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但其实也会有相关征兆表现,并且总是容易被人忽视!

1、胸闷胸痛

胸痛是猝死前最容易被感知和抓住的信号,表现为胸部剧烈紧缩、压榨性疼痛等。另外,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症状,多是冠心病问题,提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而导致急性心梗。

2、乏力疲惫

猝死前患者体内心供血量和供氧量降低,这会导致体力下降,继而出现乏力疲惫或精神欠佳等症状。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3、呼吸困难

绝大部分患者猝死前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表现为无诱因呼吸急促、喘气,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也无法缓解。要注意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肺栓塞、急性肺水肿等疾病所致,会增加猝死风险。

4、晕厥、眼前发黑

猝死一重要前兆就是晕厥,是心跳减慢或停止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眼前发黑或单侧看不见东西,身体单侧麻木乏力等。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三、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谨记“3避免”

《中国急救医学》上一则关于猝死的研究,在对5516名猝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后发现30-63岁中年人占比较高。

其实这不难理解,中年人处于事业高峰期,但同时面临巨大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加上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都会导致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最终提高猝死风险。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而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数据指出,约25%心脏骤停主要发生在睡前或睡眠中,即晚间10点至凌晨2点间,这是为何?

首先是昼夜节律影响,夜间生理变化会影响血压、内分泌和心脏等功能;

其次是夜间血压波动,对于有高血压等慢病的人来说,血压波动就可能诱发心脏缺乏而导致猝死;

最后是夜间工作强度减轻,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可能表现不佳而诱发心衰或心脏骤停。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所以,老年人在晚上应避免错误行为习惯,否则很容易增加猝死风险!

1、避免吃得太饱

晚上吃太饱会导致体内血脂水平骤然升高,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很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官腔,最终诱发心梗。

2、避免剧烈运动

睡前剧烈运动会升高血压和加快心率,易增加心脏负担,使猝死风险提高。

3、避免情绪激动

生气会让体内压力激素分泌增加,促使炎症性白细胞转移,导致不稳定血管斑块发生脱落,最终导致心梗急性发作。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近些年猝死相关新闻频频上热搜,尤其年轻群体猝死更是引大众深思。猝死发生得总是猝不及防,但猝死前其也有征兆,应当注意辨别,生活中还要注意关注自身健康,特别是老年人身体素质较低,为了健康,睡前尤其不要吃太饱,不要剧烈运动,不要情绪激动。

参考资料:

1.《为什么猝死中最多的,是看起来很正常的人?!!》.学霸本霸.2024-08-08

2.《人在猝死前,你的身体会发出这5个求救信号!医生:千万别忽视》.有来医生.2024-11-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建议:清淡饮食,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别喝酒。大便太用力大便用力腹压升高,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大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或乳果糖
2025-04-10 07:48:00
心源疾病 警惕心衰 医生教你把脉“问心”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黄翯,为大家深入剖析这颗“心”。老人常见三类心源性疾病常见的心源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包含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023-11-03 09:27:00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8大危险时刻
...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温应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进行。2.如厕排便时不少中老年人大
2023-01-11 14:24:00
63岁大爷午饭后猝死!医生:饭后要避开的4件事,很多老人还在做
...家人急忙拨打120求助,遗憾的是,在救护车赶来的路上,老人就突发心跳呼吸停止,医务人员赶到的时候虽然马上进行了心肺复苏,但还是无力回天。医生说,导致老人突然死亡的原因可能就是
2024-05-25 17:50:00
哪些情况下,再想过夫妻生活要忍住
...性猝死和非冠脉性猝死。其中冠脉性猝死占比56.78%-80%,中老年人居多,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猝死风险是普通人的四倍。所以说,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一旦身体出现以下3个症
2023-06-20 16:13:00
...还需要定期做心脏 CT,检查心脏大血管的情况。在平时,中老年人要多锻炼,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强身体抵抗力。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健康,新鲜的蔬菜水果都需要多吃些,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
2022-12-19 05:59:00
冠心病与喝水有关?医生劝诫:中老年人,喝水牢记“2喝2不喝”!
...能得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心脏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特别常见,尤其对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或长期吸烟的人来说更是如此。那喝水和心脏健康有什么联系呢?其实,保
2024-07-13 18:04:00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午睡要适度,牢记午睡“三不要”!
...睡眠的质量和时间,进一步影响血压的稳定。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午睡要适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午睡“三不要”那么,中老年人如何才能健康地午睡呢?医生给老王提出了以下建议:不
2024-02-09 16:57:00
阳后胸闷、心慌、气喘?中老年人要注意
...,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得很好。阳后胸闷、心慌、气喘?中老年人要注意心梗青年人要注意心肌炎在新冠流行期间,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新冠感染者有胸闷心慌等症状,患者自己首先怀疑的是自己
2023-01-06 10: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
健康问太和 | 关节镜微创技术,巧解关节“卡顿”难题
走路时膝盖突然剧痛卡住,缓一缓又能恢复?这可能是关节里混进了“不速之客”——关节游离体,反复发作将加速关节磨损。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2 23:25:00
科普|福州 17 岁少年患糖尿病 青少年发病攀升需早防
福州17岁少年患上糖尿病专家提醒:青少年发病率持续攀升,早防早治是关键福州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潘温祥)糖尿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属”
2025-11-12 22:00:00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