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防心源性猝死 六大信号要警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18 11:49:00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新闻举报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年轻人,请保护好你“珍贵的两室两厅”。

日前,又传来青年演员突然去世的消息,年仅25岁的生命突然定格,旁人听了唏嘘。媒体报道称,死因是过劳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也有传言称是新冠痊愈后不久饮酒加健身后疑似引发“心肌梗死”。虽然未公布具体死因,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可以明确的是,这又是一例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病例。

到底什么是心源性猝死?有哪些致病原因?猝死前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在理解这些知识前,我们先对心脏有一个大概了解。人的心脏大小犹如本人的拳头,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4个心腔组成。构成4个心腔的腔壁由心肌组成。房间隔分隔左右心房,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有三尖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相当于房间的大门,控制着血流的方向。通过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心脏“泵”的功能,促使血流沿“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体循环”的顺序流动,实现全身营养物质、氧气、代谢产物的交换。也因此,这个心脏结构被称为身体里“珍贵的两室两厅”。

年轻人容易心源性猝死?

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时间限定为发病1小时内。通常发病前很少有明显的症状或前兆。心脏疾病引起的猝死称为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见的猝死原因。

总体来说,心源性猝死中,90%的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没有严格科学证据能说年轻人容易心源性猝死,但对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言,心源性猝死的病因组成会有所不同。这其中,70%为结构性病变,包括冠心病、心肌炎、结构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另有30%通常由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称为“心律失常性猝死综合征”(SADS),这部分患者往往尸检也难以明确具体病因。

那么,心源性猝死前有哪些表现?有没有可能预警?

其实,通常心源性猝死前没有任何征兆。但如果出现这六大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并立即就诊:

1、曾有不明原因的晕厥:尤其在活动中或应激时出现,往往提示有心脏问题。

2、胸痛、胸闷、胸部不适:尤其是活动、劳累、用力时出现。

3、呼吸急促或窒息感:尤其发生在活动、劳累、用力时。

4、心悸:可能伴随出汗、头晕、恶心等,尤其与活动、劳累、用力等相关。

5、体检时有心脏杂音。

6、有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或猝死家族史。

心源性猝死能预防吗?

尽管心源性猝死前通常没有征兆,日常生活中是有一些办法可以预防这类恶性健康事件的。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均衡、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轻压力,均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切记: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尤其对于有心脏疾病、心脏疾病高危因素或心脏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定期体检】体检可以尽早发现心脏疾病或心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心脏病家族史(家族中有人罹患遗传性心肌病,比如肥厚型心肌病、离子通道病、心源性或不明原因猝死等),要及早就诊,完善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进行冠脉影像学、心脏磁共振、电生理检查、基因检测等。

【药物或器械预防】如果有心脏疾病或心脏疾病高危因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通常用于严重心衰、室速室颤等病人。具体的植入指证和植入类型需由心内科医生经过全面评估后决定。

如遇到不明原因倒地的患者怎么办?

心源性猝死之所以救治成功率低,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时往往在医院场景之外,而其救治时间窗又非常有限,因此,公众掌握科学的救治技能是必要的。

如果遇到不明原因倒地的患者,我们建议:

1、评估现场情况:判断周围环境,确认现场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2、判断患者意识:拍打患者双肩,对耳大声呼叫。

3、向周围呼救:如患者无回应,自己或让周围人打“120”,如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则让周围人取来。

4、检查患者呼吸和大动脉搏动:摸同侧颈动脉5-10秒,判断有无搏动,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以判断是否有自主呼吸。

5、如患者无呼吸和大动脉搏动,则进行心肺复苏(CPR)。

胸外按压的患者体位:将患者放置于平地或硬板上,仰卧位。

按压部位:将手掌放在患者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处。

按压方法:一手掌根放在按压部位,另一只手掌贴于其手背上,两手平行贴合,手指交叉互握。按压时双臂绷直,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和放松的比例为1:1。

按压深度:≥5cm。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6、开放气道并通气: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口对口用力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钟,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呼吸。

7、AED电除颤:如果有AED,在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需要将AED连接到患者身上,按照提示进行电除颤,除颤时切记所有人必须离开患者。此后继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脉搏和呼吸,如未恢复,则继续AED除颤、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处理。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晓群/杨晨蝶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研究员和主治医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警惕心源性猝死,这些信号要注意
...死亡率超过90%,这就是心源性猝死。“成年人发生猝死的心脏疾病最主要是冠心病、心肌病、重症心肌炎等,而小儿猝死的病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性心脏病。”范文娟说。那么,什么时
2023-10-14 14:18:00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一文为你科普下
...身体健康的人群也不例外,依旧有猝死的风险。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种,其中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见的猝死,近年来,其死亡率也在不断呈上升趋势。1)心源性猝死,通常患者存
2023-02-20 19:34:00
浙江籍国羽17岁天才选手陨落 专家:猝死其实很近 注意身体发出的6个“求救信号”
...为猝死。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叶远玲介绍,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指的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这也是老百姓听到最多的一种猝死,约占猝死的70%;非心
2024-07-02 07:06:00
心源疾病 警惕心衰 医生教你把脉“问心”
步入老年后,心源性疾病监测与治疗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1100万名心衰患者,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10人就有一名患有心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2023-11-03 09:27:00
近日,#世纪婴儿死因是心源性猝死#词条引发网络热议。今年3月初,2000年0点0分出生的“世纪婴儿”千千不幸去世,年仅25岁。猝死,意为“突然死亡”,医学上指潜在疾病快速进展或重
2025-04-10 07:48:00
23岁小伙儿突发心源性猝死,竟是罕见遗传性心肌病作祟
...小伙身强力壮,近两年却频发胸闷、心慌,最近甚至出现心源性猝死,通过紧急电除颤后幸运生还。在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Ⅱ科求助后,小伙终于查清了病因
2023-12-08 14:02:00
“六一爱心行”!日照心脏病医院30例先心免费手术报名启动
...病、心脏瓣膜病和心源性猝死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心脏疾病,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为践行社会责任,减轻经济困难家庭因疾病产生的经济负担,助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青岛大
2025-05-27 11:20:00
65岁老人晚上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没问题!”然而就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张大爷却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自己客厅。被紧急送医后,虽然医生尽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抢救过来,享年65岁。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张大爷家人的
2025-01-05 00:21:00
面对心源性猝死患者,如何抓住抢救的“黄金4分钟”?
心源性猝死有前兆急救步骤要记牢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步骤第一步:评估周围环境,确保现场安全。第二步:对患者状态进行判断。①意识:轻拍双肩,耳边大声呼唤。②呼吸: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有
2023-10-12 15: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躬耕教坛心如炬 照亮银龄逐梦路——贵州老年大学举行2025年教师节活动
9月9日下午,贵州老年大学6号楼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掌声阵阵,以“躬耕教坛心如炬·照亮银龄逐梦路”为主题的教师节活动在此举行
2025-09-10 01:24:00
医护温情进社区,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暖人心!贵阳市公卫中心携手小车河街道举办免费义诊活动
9月3日下午,在贵阳市南明区财富广场负一楼的合力超市门口,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忙碌着,身边围满了陆续赶来的居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坐下
2025-09-10 02:26:00
新规落地在即!今后“纯牛奶”必须100%生乳制造
作者:廖玉婷已实施15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即将迎来重要更新:今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的“第1号修改单”
2025-09-09 12:0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锁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密码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9-09 0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颈后凸起的成因与“消包”指南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夜诊,周日全天。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
2025-09-09 09:36:00
烟台疾控科普:减重防控高血压——体重减一点,血压稳一点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各位朋友,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是否正在困扰着您或家人?您可知道
2025-09-09 10:15:00
重庆黄泥磅医院:用专业和坚持赢得颅面神经疾病诊疗口碑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颅面神经疾病的诊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专业实力的重要标尺之一。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2025-09-09 11:32:00
小结石黑科技 昆明肾结石专科医院独创中西结合“三通疗法”
“不是说小结石可以自然排出吗?为什么我的肾结石只有几毫米,却一直排不出来?”在临床上,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黄丽娟博士常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2025-09-09 11:33: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为不同阶段肺癌患者提供精确医疗服务
近日,72岁的李女士在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复查后欣慰地表示,“没想到现在能恢复正常生活,真的非常感谢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陪伴
2025-09-09 14:32:00
云知声与广西医保局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医保服务新生态
近期,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股票代码:9678.HK)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5-09-09 16:54:00
《心灵导航》| 从独行到同行,孩子的校园社交指南请查收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九月的校园,课间的笑声、课后的分享,藏着孩子们最纯粹的社交日常。你家孩子是否还在为“没朋友”发愁
2025-09-09 17:20:00
口腔种植迎来三维协同时代,德特安雅以材料-表面-结构整合提升治疗效率
面对口腔种植领域的复杂临床需求,单一技术维度已难以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种植体的长期成功,愈发依赖于材料、表面处理和结构设计等多维度的协同作用
2025-09-09 17:30:00
杨大林舒心颗粒:帮您应对负面情绪,提升整体心理状态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大林舒心颗粒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2025-09-09 17:31:00
开学必备清单漏了它?郑州普瑞眼科:建立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科学防控近视发展
暑假悄悄过去,孩子们的视力却可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滑坡”。户外活动减少、屏幕时间增加、作息紊乱……这些假期因素正在悄悄损害孩子的双眼
2025-09-09 17:31:00
失眠到崩溃?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中医辨证治疗,帮你睡个安稳觉
很多人被失眠折磨时,常会翻来覆去到凌晨、睡着易醒,或明明困倦却脑子杂乱难眠,早上起来毫无精神。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主任接诊过大量这类患者
2025-09-09 1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