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15岁男孩通宵打游戏、天天吃外卖突发脑梗送到ICU,第一批90后成为中风高发人群!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31 15:22:00 来源:杭州网

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

脑血管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范围来看,25岁以上人群罹患脑卒中的终生风险为24.9%,我国这一数字接近40%,即有四成的人从25岁开始就有可能发生中风。

这也就意味着第一批的90后已经成为中风高发人群。

15岁男孩通宵打游戏、天天吃外卖突发脑梗送到ICU,第一批90后成为中风高发人群!

脑卒中就是大家常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

据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伟平主任医师介绍,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血管堵塞引起的叫“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血管破裂引起的叫“出血性卒中”,也称“脑溢血”。

不论是“脑梗死”还是“脑溢血”,都是发病急、后果严重,如果抢救不及时,大部分病人会留下轻重不同的后遗症,比如行动困难、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或听力障碍等。王伟平说:“通常来讲,出血性比缺血性更凶险,因为血管破掉了,有时候血肿很大,马上就致命了。”

在以往的观念中,脑卒中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上了年纪的人才是中风的高危人群。王伟平根据临床接经验表示,现在脑卒中的发病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男性居多,缺血性卒中更常见且一直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5%~18%。超过50%的青年卒中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最年轻的脑梗患者只有15岁

通宵打游戏、天天吃外卖

王伟平从医多年接诊过最年轻的脑卒中患者只有15岁。“当时这个孩子被送来急诊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大面积脑梗死,情况十分危急,我们紧急为他施行介入取栓术、去骨瓣减压术,经过一周多才清醒过来,后续仍有中风再复发的风险。”

王伟平印象深刻,孩子妈妈当时在急诊门口一直哭,那么小的孩子就脑梗让她无法接受。追溯原因,医生们才知道这个孩子很叛逆,常常逃学、长期在网吧通宵打游戏,吃饭也随便对付,基本天天吃外卖。他的化验报告也正与他的生活习惯相吻合:血糖、血脂、尿酸都很高,总蛋白、白蛋白均低,铁蛋白极低,贫血,属于严重的营养不良。

“还有个21岁的小伙子送过来的时候已经丧失语言能力,也出现了偏瘫、无法行走的症状。”经过检查,王伟平发现这个小伙小范有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但是他家里人都不知道。

为什么卵圆孔未闭患者是中风的高发人群?王伟平解释,卵圆孔是人在胚胎时期,心脏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出生后,大多数人的卵圆孔会自行闭合,但也有部分人的卵圆孔可能终身无法闭合。熬夜久坐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这类人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憋气、上厕所太用力时,若此时静脉系统有血栓,就能通过这个未闭的“小心眼”从右心系统进入左心系统,进而导致体循环栓塞。

小范就是因为这些到处乱窜的血栓通过这个小孔跑到了脑血管,继而出现了中风。 “往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对自己的病症不自知,导致中风。所以出现过中风症状的,也要注意检查心脏是否有问题。”王伟平提醒。

43岁男子在睡梦中发病

害怕副作用不吃降压药

王伟平还提到,40-50岁的中年男性属于比较常见的中风病人,他们往往有严重的烟瘾、高血压病史,同时伴有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48岁的高先生因为昏迷被送来急诊,检查发现已经大面积脑梗死。高先生的太太说:“他已经抽烟30多年了,一天不抽两包受不了的。他平时身体都还好的,没想到这次一下子就中风瘫痪了。”

43岁的李先生则是直接在睡梦中发病的,睡下了之后再醒来就直接右侧肢体瘫痪了。送到医院后,经CT、磁共振与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左脑大面积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李先生个子不高,体重却接近200斤。他又有高血压的病史,由于害怕长期吃降压药带来的副作用,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就没有服用降压药。

“很多人会顾忌药物副作用,但只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与剂量,绝大多数情况下,控制好血压带来的益处比降压药的副作用高数十、数百倍以上。”王伟平说,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好血压非常重要。

通过以上病例,可以看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熬夜等),在中风发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早发心脑血管病的家族史,如动脉硬化、烟雾病、卵圆孔未闭等,或是高血压、高血脂(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尿病等,也都是中风发病的高风险因素。

中风重在预防

你还在熬夜、点外卖、喝奶茶吗?

“卒中,重在预防,多达90%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王伟平说,在影响卒中的因素中,年龄、遗传因素没办法干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卒中发病和复发的关键。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调整。二级预防是预防已有卒中症状或再次发病。尤其对年轻卒中患者来说,预防尤其重要。

15岁男孩通宵打游戏、天天吃外卖突发脑梗送到ICU,第一批90后成为中风高发人群!

“熬夜,996,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外卖喝奶茶,久坐不爱运动,精神压力大,这些都容易造成血栓吧,我全占了。”

“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每天神经紧绷着。吃喝方面得不到保障。”

这是网友们看到“第一批90后成为中风高发人群”新闻后的留言。

王伟平表示,重口味的食物,一般都含有高盐、高糖、高胆固醇,经常食用,就会导致血液粘稠,进而容易生成动脉斑块,使得血管变细,进一步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中风。久坐、缺乏锻炼,体内的器官就会老化,加上年纪慢慢增长,血管就可能出现硬化。体内的新陈代谢下降,血管中的一些垃圾不能及时排出,就容易出现中风。

王伟平提醒:中风的预防非常重要。戒烟少酒,适当运动,不要熬夜,养成健康低盐的饮食习惯,长期保持合适的体重,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检查与治疗,切实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牌桌上“连战”四天,女子突然聋了!碰到这些症状要当心了!
...查后,确诊她患上了左耳突发性耳聋,也就是俗称的“耳中风”。骆女士不明白,怎么休假了,自己的耳朵也跟着罢工了?经过详细的询问后,刘湘认为她的耳中风和她长期熬夜,身体过于疲劳有关
2023-02-06 13:27:00
...列检查,确诊患上了左耳突发性耳聋,也就是俗称的“耳中风”。“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门诊中接诊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明显增多,平均一天下来接诊80多位患者,至少有15个是突发性耳聋。”
2024-02-18 08:37:00
...报告发病率显示,40岁后脑卒中发病上升速度加快,60岁后成倍增长,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谢奶奶有多年的房颤和高血压,检查发现她的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几乎完全闭塞,这些都是脑卒
2024-01-04 16:19:00
新春走基层|12岁男孩通宵玩游戏昏厥,青岛妇儿医院惊险抢救
...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这份祥和。12岁的男孩晨晨(化名)通宵达旦玩游戏后,在回家路上突然晕厥。好心路人发现后,立刻拨打120将他送到当地医院,经过头部CT检查,显示患儿大量颅内出
2025-02-03 15:32:00
央视网消息:5月25日是第29个“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风呈现逐年年轻化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
2025-05-25 08:29:00
...家人陪同下到当地医院就诊,急诊医生初步诊断其可能是中风,但颅脑CT、头颈部CTA检查都显示未见异常,这到底是什么怪病,难不成“鬼上身了”?罕见却能让人痛苦不堪:格林-巴利综合
2024-10-11 07:15:00
节后综合征来袭 专家支招帮你“复元气”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胆囊炎、肠胃炎、耳中风,节后杭城各大医院迎来“就诊潮”节后综合征来袭 专家支招帮你“复元气”扫码查看 专题报道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李煦 黄洁菁 沈媛“放假比上
2023-01-31 06:04:00
...经过。巡逻队员们分组进行监控排查,走访询问,半小时后成功找到小男孩的家长。通过“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强化网格巡逻防控,更好地落实“1、3、5”快速反应机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
2024-07-26 19:52:00
22岁突然被确诊!提醒:第一批90后已成高发人群
...喝,头晕手麻,确诊脑梗……卒中,也就是常说的脑梗、中风,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记者近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很多悲剧本来可以避
2023-11-01 16:3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手术前严格禁饮禁食对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极为重要,但不少患者及家属对术前禁饮禁食规定感到不解。笔者将从专业角度讲解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2025-11-04 07:09:00
儿童体检不能走过场!这些项目真不能省
儿童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定期体检不但可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了解儿童的生长轨迹
2025-11-04 07:09:00
血常规检查里的“小秘密”:从红细胞到血小板的健康信号
每次体检拿到血常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值和上下箭头总让人一头雾水。其实,这张看似复杂的化验单,藏着身体最直观的健康密码。从运输氧气的红细胞
2025-11-04 07:09:00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家庭操作的6个“坑”,你踩过吗?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家庭注射技巧无疑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
2025-11-04 07:09:00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