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暑送医过程中应使用冰袋等进行降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07 00: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提示

中暑送医过程中应使用冰袋等进行降温

随着近期气温的升高,本市医院接诊到不少有中暑症状的患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韩桢介绍,近期高温天,该院急诊科平均每天有三到五名患者与中暑相关,不过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如头晕、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为了应对,急诊科提前准备降温用的冰毯机,并开通中暑绿色通道。

“我们预测到今年可能出现较多高温天气,除了配备可以帮助患者做物理降温的冰毯机外,还提醒分诊台的医务人员提高警惕,重点关注可能出现热射病的患者,一旦进院就要迅速采取降温措施。针对部分特殊群体,我们还开通了中暑绿色通道,保证优先就诊。”韩桢说。

中暑也好、热射病也好,最关键的就是尽快将患者体温降下来。如果发现有中暑先兆,要尽快将患者转移到凉爽的环境中。韩桢建议,市民如果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在联系就医、送医过程中,周围人应尽快对病人采取物理降温,如使用冰袋、冰镇饮料瓶放在头部、腋下等位置降温,或采用凉水擦身体并用扇子扇帮助散热等方法,但不建议使用普通的退烧药。

对于户外劳动者,韩桢提醒,在高温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暴露。同时,在大量出汗时不能只喝矿泉水,可饮用渗透压<200mOsm/L的钾、镁和钙盐防暑饮料,充分补充水分及盐分。“中暑和热射病都是可以避免的,广大市民也不用过分恐慌。”

针对高温天气,相关部门给出以下提示

1.老弱病幼人群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做好必要的防暑防晒措施。加强对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的照料护理,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高温天气需防范热射病等重度中暑疾病,如需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应定期间断性转移到通风、透气的环境下休息,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备好防暑降温药品,有中暑迹象应尽快就医。

3.执勤、环卫、快递等户外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意分时段休息。

4.建议近期到京旅游的公众合理安排户外时间,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同时加强防暑防晒措施,如选择轻便透气的行装,使用墨镜、太阳帽、遮阳伞等物理防晒工具,及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随身携带防暑应急药物等。山区游玩注意防雷防雨。

5.高温天气下易发生车辆故障、爆胎、柏油路变形,交通安全风险高,司机应避免疲劳驾驶,加强对车辆的检查和保养,车内气温高,请勿放置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

6.城市和森林火灾风险加大,加强防火意识,注意防范用电量过高和电线、变压器等设施电力负荷过大而引发的火灾,特别要注意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风险。

7.高温天气避免到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家长做好儿童看护,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8.高温天气注意食品安全,饮食清淡易消化,经常补充含有盐和矿物质的饮品。不要过多吃冷饮,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5: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伏天,警惕重症中暑
...我们最应该提防的就是重症中暑,即常令我们闻之色变的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其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
2023-08-15 02:07:00
遇到热射病如何争分夺秒的急救呢
...达36℃及以上紫外线强烈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很容易导致热射病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烈日下劳动或运动,产热大于散热,导致全身尤
2023-06-16 10:39:00
医生提醒:出现中暑一定要及时干预
...时有发生。“今年夏天以来,我们医院已经接诊了好几个热射病患者,特别是五月份持续高温那段时间,甚至还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从布拖县紧急送过来。当前随着气温的升高,市民朋友应当
2023-07-04 07:56:00
潮新闻讯 许多人以为极端中暑即热射病只会长时间在户外高温下发生,但55岁的金大姐得热射病的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前几天,虽然天气炎热,但金大姐想着或许可以“以热制热”,便趁一个人在家
2023-07-13 13:32:00
热射病可不是简单的中暑,一定要做好预防
热射病又称为体温过高综合症,包括热性发热和热射病。其主要特点是体温可高达40℃以上,最高可达42℃。这种热症多发生于健康的青壮年。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长时间的劳动,大量的热传
2023-08-23 22:37:00
八大热射病误区别轻视!可能致命!
...温杀手”高温酷热天气下,中暑人数攀升并且多地有报道热射病确诊病例7月2日,一名北京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据同事讲述,该名49岁导游在35℃高温
2023-07-11 08:24:00
52岁瓦工烈日下施工中暑 医生:防暑有“凉”策
...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包括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三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常常难以区分。其中以热
2023-06-27 03:34:00
热射病六问 预防有妙招
...多天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让市民感到“措手不及”,亦有因热射病过世的病例发生,如何及时做好防暑降温成为大家都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引起热射病?出现什么症状代表着中暑?哪
2023-07-04 07:44:00
上游科考室|北京一导游因热射病去世,高温天肥胖人群要小心了?
...,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热射病这一医学名词近年来开始出现在各类媒体,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与中暑有何区别,哪些人属于热射病的高危人群?对
2023-07-05 20:5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