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王昱泠和弟弟王陈霈包了很多肉松馅的青团
生性清野的艾草是漳州人三四月的眷恋。3月23日上午,市三实小四年(2)班王昱泠的妈妈陈女士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她先和孩子的外婆一起去伯母家的菜园里剪来一大摞艾草;然后把新鲜的艾草反复漂洗去除苦水,再入开水熬煮,捞起后捶打成汁,再将艾草汁倒入糯米粉中反复搅拌,再放入一点小麦淀粉,制作青团的面皮就做好了。
王昱泠和王陈霈姐弟戴上一次性手套,从圆桶里掰出一小块面皮,在手里反复揉搓。“感觉这个面皮软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它压成薄薄的圆形,然后拿一个馅料往上放。”王昱泠动作娴熟,她告诉记者,去年她就和她的妈妈学过做青团,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艾草粿”,感觉最难的步骤是用外面的青皮包圆里面的馅料,要先捏紧团圆,放在左右手里不停地“团”,才不会“露馅”。
经过一番忙碌,一个个青团被做了出来。王昱泠和弟弟王陈霈包了很多肉松馅的青团,陈女士包的则是芋泥奶酪馅和芝麻馅的青团。他们把青团一个个摆放进蒸笼里,把时间调到10分钟,不一会儿,蒸笼里盈满了水蒸气,一个个青团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颜色由原来的青绿变成了墨绿。
“哇,真好吃!”待青团蒸熟稍凉之际,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开来,“外面的皮有一股淡淡的艾草的味道,很美味!”大家品尝着来自田野的“碧玉团”,赞不绝口。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