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冷子兴对贾雨村说了实话:林黛玉在家很危险,进京真正原因是避难
《红楼梦语言话术》016且说贾雨村从智通寺中扫兴出来,也不多想。就要找一家酒肆喝几杯小酒。不想刚入店中,就看到座中有一个客人大笑着起来迎接他。原来是在都中古董行贸易的旧相识冷子兴。贾雨村进京赶考虽孤身一人,但举子云集大比,自然也是京城各个阶层关注的焦点,纷纷以社交……更多
智通寺门前对联,是打开《红楼梦》大门的钥匙,寺中老僧来历可笑
《红楼梦语言话术》015贾雨村罢官后,书中说他安排好家眷回原籍,便只带着个书童,清风明月一般潇洒的游览天下名胜去了。文中暗表,贾雨村哪里是游玩,分明是各处寻找门路伺机东山再起。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的“游历”并不顺利。尤其在金陵甄家,给五岁的甄宝玉做启蒙老师……更多
袭人与贾宝玉偷试,将细节展开说,才发现她说了谎,一直担惊受怕
袭人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她当时自我安慰是:“自知系贾母将他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理,遂和宝玉偷试了一番,幸无人撞见。”事实是如此么?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仔细追究袭人与贾宝玉的“偷试”是有问题的。首先,袭人不是贾宝玉的丫头,而是贾母的丫头。在从属关系上……更多
贾雨村罢官,是红楼梦最阴暗的细节,作者用几行字刺破官场潜规则
《红楼梦语言话术·题外话》003且说贾雨村升任大如州的“太爷”,上任伊始便邂逅了“心上人”娇杏,第二天便求之于甄士隐妻子封氏,将娇杏娶回家做了二房。不想那娇杏命运两济,只一年就生了儿子。贾雨村正室又于不久后去世,贾雨村就将娇杏给扶正,做了他的正室夫人。细读这一段文字……更多
红楼梦:贾雨村背叛甄士隐还能解释,他对朋友妻子做的事不可原谅
《红楼梦语言话术》014话说甄士隐丢下妻子,随着跛足道人出家而去。于神话的角度说他顿悟后撇家舍业去追求大道。于世俗来说甄士隐这般离去不免不负责任。不过,我认为曹雪芹的“潜台词”实际是以甄士隐的所谓“出家”隐喻另一种可能:死亡。甄士隐当时的状态,抛开神话根本就是九死无生……更多
贾芸:家境不好与母亲相依为命,靠高情商打动王熙凤谋求到好工作
《红楼梦》中有两场很经典的戏,一场是马道婆向贾母推销海灯的斤数,另一场则是贾芸高情商的送礼环节,这两场戏都是经典名场面,尤其是贾芸,他用实际行动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没有机会变成有机会,而且成功打动王熙凤,谋求一份好的工作,他的高情商值得点赞。一、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贾芸贾芸家道中落……更多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贾母是贾家宝塔尖上的人物,身份高贵,地位尊崇,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一、黛玉眼中的贾母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更多
王熙凤为何帮宝玉圆谎?原来大有深意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和好,二人一起去王夫人屋里。王夫人询问黛玉吃鲍太医的药效果如何?黛玉的回答很直接,她觉得鲍太医的药效果不好,老太太还让她吃王太医的药。说到黛玉吃的药,宝玉话匣子打开了滔滔不绝,王夫人提了一个丸药的名字,还说自己记不得了。宝玉这个时候心情很好……更多
薛宝钗为何花费心思笼络宝玉身边的人?
红楼梦中有三处细节是写宝钗笼络宝玉身边人的,一处是宝玉的首席大丫头莺儿认了茗烟的母亲做干娘。一处是宝钗笼络袭人。另一处则是写莺儿与林红玉的关系。有些读者不理解,宝钗进京是入宫待选秀女的,她压根就看不上不学无术的贾宝玉,何必又花费心思笼络结交宝玉身边的人,事实并不是这样……更多
红楼梦:贾芸的亲舅舅为何还不如邻居倪二热心肠?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芸遇到了难处,想要找舅舅卜世仁帮忙,结果却遭到舅舅的拒绝和数落,最后还是邻居倪二伸出援手帮贾芸度过了难关。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何贾芸的亲舅舅还不如邻居倪二热心肠?一、冷漠的舅舅卜世仁贾芸想要走王熙凤的门路求一份工作,就找到舅舅的香料铺子,想要求舅舅帮忙赊几两麝香和冰片……更多
权谋与阴影:南宋的权力游戏与历史的悲剧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游戏往往充满了阴谋与算计,尤其是在那些动荡不安的时代。1224年,南宋宁宗的去世,开启了一场权力的争夺战,宰相史弥远与杨皇后的勾结,成为了这一历史悲剧的主线。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经过及其对南宋历史的深远影响。一、权力的真空与权臣的崛起宋宁宗的去世……更多
历史的回响:南宋北伐的悲壮与启示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如同星辰般闪耀,照亮了人类的智慧与勇气。而在1206年,南宋的北伐便是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那时,宋宁宗下达了伐金的诏令,权臣韩侂胄(tuōzhòu)被赋予了重任,负责这场波澜壮阔的军事行动。宋军分为三路,雄心勃勃地向北挺进,然而……更多
李自成与魏忠贤:历史的迷雾与野史的传说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李自成和魏忠贤这两位人物都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戏剧性的命运而著称。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推翻了明朝的统治;而魏忠贤,明朝著名的宦官,因权势滔天而臭名昭著。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颇具争议的野史传说:李自成竟然是魏忠贤的亲生儿子!这个说法到底从何而来……更多
李自成生命的最后一年,上苍给过他一次绝佳时机,可惜让他错过了
前言李自成,这位曾一度风云一时的农民起义领袖,其最终命运令人感慨。他或许曾在大明灭亡后,短暂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得到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几乎可以扭转整个局势!然而,这一次他未能把握住。许多人认为他是因一系列错误的选择而失败,但这一次的机会……更多
萧皇后的传奇人生:六位皇帝的“爱情游戏”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唐时期无疑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位女性以其传奇的经历和非凡的魅力,成为了众多皇帝心目中的女神,她就是萧皇后。她不仅经历了六位皇帝的宠爱,还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位传奇女性的生平故事……更多
萧皇后究竟有多美?被6位皇帝先后占有,48岁还在被人抢夺
容颜易逝情亦淡,似乎即便再倾国倾城的美人,也终会在时光流转中,迎来韶华不再的尾声。然而在古代我国,曾有一位皇后,年少因貌美嫁给杨广,隋朝亡后,48岁的萧皇后虽没了依靠,却因艳丽仍周旋于众多男人间,被6位皇帝相继占有,成了后宫不倒的宠妃。需知晓,一代帝王的后宫有众多佳丽……更多
李自成42天皇帝生涯:四件事致败,忠奸不辨终绝路
本文所涉及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编写,相关文献来源及截图已在文末标明,敬请查阅。李自成,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曾一度声势浩大,气吞万里。然而,他的帝王梦仅仅持续了短短42天。42天,乍看之下似乎不算长,但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在这短短一个月多的时间里……更多
成吉思汗败花剌子模后,50万女俘命运如何?
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了确保部族的延续,蒙古开始向外扩展资源,逐步将目光投向西方,而他们的首要目标便是花剌子模帝国。花剌子模帝国凭借其位于丝绸之路要冲、富饶且资源丰富的地理优势,与蒙古帝国之间原本保持着贸易往来。然而,一次看似平常的商队出行……更多
武松威震江湖,却未成老大之谜,孙二娘夜宴间的秘密揭晓
《水浒传》记载,水泊梁山历经三任寨主,分别是王伦、晁盖与宋江。然而,不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位,都不能算得上真正的高手。王伦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林冲虽然对王伦的杀害有失道义,但王伦这样的人若继续在绿林中行事,也难免会有落得被人所杀的一天。晁盖武艺高强,胜过王伦,但他缺乏谋略……更多
正史上北宋名臣包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文学作品中有何不同
历史上关于包拯的文学作品众多,近代更是涌现了大量以包拯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正是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包拯的形象。他的铁面无私一直是我们成长的榜样,北宋时期的这位名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史记载中的包拯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有何差异?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更多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刘璋最终的结局如何?其实后来刘璋去了东吴
刘备占据益州后,原益州牧刘璋被刘备以变相方式安置于荆州。不久之后,东吴攻占荆州,刘璋遂被流落到东吴境内。这个结局虽然看似离奇,但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不过,对刘璋家族而言,这尚非最奇异的。真正令人称奇的是,刘璋周围那些人的最终命运。先说刘璋本人。公元214年,刘备兵围成都……更多
武松犯过最大的两个错误:错认了一个兄弟,错信了一个阴险小人
在《水浒传》中,武松作为唯一一位被金圣叹誉为“天人”的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精彩非凡。他一生果断决绝,绝不拖泥带水;胸怀侠义之情,始终未曾被世俗琐事所束缚。被誉为“天人”的武松,究竟一生中是否曾感到过遗憾?“天人合一”的武松金圣叹为何称武松为“天人”,这要追溯到他离开柴进……更多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唐贞观十九年,年届四十八的唐太宗亲自率军征讨高句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他对此并未感到满足。两年后,他再次派遣军队征伐高句丽,依然是大获全胜。第二年,唐军再次从海上起航,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依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既然三次战斗都以大胜告终,为什么还说李世民失败了……更多
滕州市大坞镇休城小学听社区书记讲“孟子居休”的故事
鲁网12月20日讯冬至日,滕州市大坞镇休城小学中高年级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亚圣亭下,开展“我们都是追孟人”研学活动。聆听大坞镇休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永广讲述孟子居休讲学的历史故事。“公元前312年,孟子带领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离开齐国,来到滕国治下的休邑……更多
张清为何只打鲁智深不打武松?原因有三点,不是武松比鲁智深能打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辈出的经典名著,其中梁山好汉与朝廷将领之间的斗智斗勇可谓引人入胜。在东昌府之战中,张清作为一员猛将,以精准无误的飞石绝技让梁山一众将领吃尽苦头。在某次战斗中,他明明面对同时出阵的鲁智深和武松,却偏偏选择攻击鲁智深而避开武松。这一行为表面看来有些出人意料……更多
近日,邯郸开元名都酒店大堂,一棵由400多个成语打造的成语之树正式亮相。成语之树设计灵感来源于有着2500年树龄的邯郸古槐树,通过精选420个寓意美好的成语典故,运用现代解构艺术手法融入树干,展现出成语文化的独特魅力。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之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84条,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更多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迹之遗迹记 | 三千里征南戍边留下的历史回响
编者按:“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更多
建水古城:钟灵毓秀的滇南明珠
在云南,有一座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就是滇南明珠——建水。 来到建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其中,“千年临安古城”堪称一座宏伟的历史博物馆。古城墙巍峨壮观,城门楼古朴典雅,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岁月。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更多
阅读《红楼梦》,为何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随着阅读《红楼梦》的深入,或许有不少朋友会有那么一瞬间,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来。只是,当我们回顾这部小说,却又能明确的肯定:它并非恐怖小说。拥有如此感受正常吗?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第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当然,能够拥有如此感受的,一定是对红充满了真正的喜爱……更多
悬崖上有几个古老山洞,考古队去一探究竟:难怪秦始皇陵碰不得
悬崖上有数个古老山洞,考古队去一探究竟:难怪秦始皇陵碰不得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个王朝的没落必然伴随着另一个王朝的觉醒和繁荣,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为一个人、一个国家而停止向前的步伐。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没落,天下被诸侯国所分封,而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一个实力强硬的国家才能主导沉浮……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