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1 10:32:00 来源:戏说三国

贾母是贾家宝塔尖上的人物,身份高贵,地位尊崇,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一、黛玉眼中的贾母

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这是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后吃接风宴的场景描写。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荣国府的饭桌规矩,上下尊卑有序,贾母是这个家族的大家长,也是宝塔尖上的人物,地位尊崇。贾母不发话,王夫人这个儿媳妇不敢入座,王夫人不落座,贾家的三春自然也不敢坐。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此时的位置不是陪在贾母身边用餐,而是与大嫂子李纨站在一旁伺候。当然外间也有很多伺候的媳妇丫鬟,她们连一声咳嗽都不敢发出来,这顿饭可以说吃得很安静。黛玉自幼受父亲林如海的教导,贵族之家的餐桌礼仪还是懂得,只是没有想到外祖母家吃饭规矩这么大,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

林家是书香门第,祖上袭过列侯,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探花郎,林家在当地也是世家大族,黛玉也算是有见识的大家闺秀。如今通过黛玉的眼睛看荣国府,看到的是荣国府的奢华富贵,外祖母高贵的身份,还有贾家的规矩之大。二、刘姥姥眼中的贾母

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供奉。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忙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

这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情形,也是刘姥姥初见贾母时的场景描写。在刘姥姥看来,贾母过的大概是神仙一样的日子,有钱有闲,懂得享受,锦衣玉食,过的是众星捧月般的优渥生活。反观刘姥姥自己,日常的温饱都无法满足,她的贫穷与贾母的富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更能体现出贾母养尊处优的富贵生活。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如果说黛玉看到的是贾家的规矩和贾母的身份地位,那么刘姥姥看到的则是贫富的差距。同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刘姥姥不得不为生计奔波,而贾母则过着众星捧月般的富贵生活。刘姥姥家是饥寒交迫,贾母则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

曹雪芹借刘姥姥的眼睛用对比手法,更能写出贾家的富贵奢华和贾母地位的尊崇。这种来自社会底层的感触,自然不同于黛玉,刘姥姥的视角更能说明荣国府的富贵和贾母的地位之高。当然刘姥姥也是一个情商很高的老太太,她初次见面称呼贾母为老寿星,既符合身份,又能让对方高兴。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不仅见识了荣国府的富贵,还有幸见到了荣国府的大家长贾母,并受到贾母热情的款待。三、王太医眼中的贾母

王太医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跟着贾珍到了阶矶上。早有两个婆子在两边打起帘子,两个婆子在前导引进去,又见宝玉迎了出来。只见贾母穿著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端坐在榻上,两边四个未留头的小丫鬟都拿着蝇帚漱盂等物;又有五六个老嬷嬷雁翅摆在两旁,碧纱橱后隐隐约约有许多穿红着绿戴宝簪珠的人。王太医便不敢抬头,忙上来请了安。贾母见他穿著六品服色,便知御医了,也便含笑问:“供奉好?”因问贾珍:“这位供奉贵姓?”贾珍等忙回:“姓王”。贾母道:“当日太医院正堂有个王君效,好脉息。”王太医忙躬身低头,含笑回说:“那是晚生家叔祖。”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也是世交了。”一面说,一面慢慢的伸手放在小枕上。老嬷嬷端着一张小杌:连忙放在小桌前,略偏些。王太医便屈一膝坐下,歪着头诊了半日,又诊了那只手,忙欠身低头退出。

这是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的一段描写,王太医是六品太医,他到了贾府不敢走甬道,见了贾母不敢抬头,给贾母瞧病后,低头欠身退出。这段描写的画外音,一是说贾家权势大,六品太医小心谨慎,二是说明贾母身份尊贵地位尊崇,很有威严。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六品太医见了贾母毕恭毕敬,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出去的时候,也是低头退出。在这位六品太医的眼中,荣国府的老太君很有威仪,侧面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当然还有一个画外音,那就是贾家此时是皇亲国戚,在朝廷中很有权势,不然一个六品太医也不用这样谦恭有礼,小心谨慎。

曹雪芹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写出了贾母的地位之高

总之,曹雪芹通过黛玉、刘姥姥和王太医的眼睛,写出了贾家的富贵奢华和贾母的地位之高。贾母的丈夫是荣国公贾代善,她是正一品诰命夫人,又是贵妃贾元春的祖母,荣国府的大家长,贾家宝塔尖上的人物。贾母有邻家奶奶慈祥善良的一面,也有威严厉害的一面,当然这个老太太情商极高,初见刘姥姥就称呼她为老亲家,还邀请刘姥姥逛大观园,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贾母并未像有些富人那样嫌弃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除此之外,贾母对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善良怜悯的一面,这一点王熙凤做的不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黛玉薛宝钗进贾府,作者用笔大不同,为何林多细节薛被一笔带过
...东安郡王穆莳。穆莳者,木石也。当作木石姻缘的意思。曹雪芹如此描写,就是为林黛玉堪作贾府女主人,像“女娲”一样为贾家培养出优秀的子孙作伏笔。反观薛家到贾府又是不一样,全程淡化了
2024-12-04 11:00:00
从《红楼梦》两人物看人生智慧
...却活得滋滋润润,最后王熙凤还得仰仗她照顾女儿。作者曹雪芹先生借助王熙凤与刘姥姥两个人物,以暗喻手法对权贵与草根、心机与直率、智商与情商的角逐,展开了淋漓尽致的表达。王熙凤到底
2025-01-06 18:26:00
《红楼梦》王熙凤对刘姥姥的善意,皆藏在二进荣国府的细节里
...则相对偏少。不红君私认为,刘姥姥的分析固然重要,但曹雪芹借由刘姥姥这个乡下贫婆子,将其当作打开王熙凤人品个性的钥匙,这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2024-12-12 09:50:00
红楼梦:刘姥姥跟贾母参观潇湘馆,为什么才进门就摔了一跤?
...整天被贾家人整得洋相尽出,只是滑了一跤不过是日常。曹雪芹如此写也让人物更加生动,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含义。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这样阅读理解故事,本就不错。不过《红楼梦》最善于伏笔,越
2024-10-01 15:13:00
刘姥姥:根本没有三进荣国府,她更是从来没从妓院救过巧姐
...设定显而易见与八十回前的线索和伏笔完全切断,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根据巧姐的判词,巧姐最
2024-11-19 10:13:00
详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史湘云的乐中悲,林黛玉的绝命诗
...。《红楼梦》的诗文水平一直以来褒贬不一,关键就在于曹雪芹为文中人物作诗不是目的,将各自命运,推进情节的重要伏笔融入进去,才是精髓。所以,《红楼梦》的诗用好坏去评价,没有特别的
2024-10-08 15:56:00
红楼二尤:穷人家的漂亮女孩儿,教育缺失导致认知障碍,毁一生
...质,实则为富家公子的玩物,结果都早早地香消玉殒了。曹雪芹描写的非常现实,他上流社会的身份和视角,更能给读者非常直观和清醒的表达。这一对儿姊妹花,就是红楼二尤,宁国府女主人尤氏
2024-10-04 21:08:00
红楼梦中人上厕所,上到贾元春下到刘姥姥,为何贾母如厕最扎心?
...老百姓更讲究。但就是如此“遥不可及”的贵族人家,在曹雪芹笔下却尽量还原出最日常的生活场景。甚至将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打回原形,并不避讳去讲他们的吃喝拉撒睡。这就像是李敖曾笑谈
2024-09-20 19:29:00
贾芸一个小角色,为何被安排主角戏份?他身上有三个关键必须重视
...业生活,家境很是窘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得到曹雪芹十分关注,给了他连续数回的大篇幅描写。这个殊荣,可是贾蓉都没有的。那么,贾芸为什么如此受青睐?这要从贾芸的身世讲一讲。
2024-10-02 16: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