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1 10: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贞观十九年,年届四十八的唐太宗亲自率军征讨高句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他对此并未感到满足。两年后,他再次派遣军队征伐高句丽,依然是大获全胜。

第二年,唐军再次从海上起航,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依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既然三次战斗都以大胜告终,为什么还说李世民失败了?难道他们根本没有争取胜利的意图?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高句丽发生了什么事?

高句丽这个国家自东汉时期便与中原保持敌对关系。曹操曾与他们联合攻打东郡,然而战事一结束,高句丽便立即反悔,与曹操翻脸,开始侵扰曹操的领土。

曹操勃然大怒,于是占领了高句丽的一座城池,以此作为警告。然而,高句丽人依然我行我素,正如俗话所说:“记吃不记打。”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进入隋朝时期,隋文帝命令隋军分成两路征讨高句丽。然而,他们的出征时机不佳,恰逢北方的雨季。

隋军在陆地上被泥泞的道路困住,士兵们难以继续行进,粮草也无法顺利运送。在尚未接触到高句丽军队之前,隋军已感到精疲力尽。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隋军的水路行进同样艰难,他们在海上遭遇了强风,许多船只被大风掀翻。

此次征讨高句丽,隋军损失惨重,派出的兵力几乎全军覆没,隋文帝只得放弃了原本的征高句丽计划。隋炀帝继位后,决心再次出兵高句丽,以为父亲报仇。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隋炀帝在位时,民众疾苦,百姓生活本已艰难,然而他却强迫他们徭役,甚至逼迫他们随行出征,令人民的困苦更加深重。

百姓们自然不肯接受,有些人为了躲避兵役,竟主动砍掉自己的手或脚。负责征兵的官员在一个村子里,几乎找不出几个健全的人。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隋炀帝所带领的兵力本就如此,他怎能期待取胜?这次出征,注定又是一次惨败。

隋炀帝为了征服高句丽,曾三次亲自出征,但最好的战果不过是与其平局。

隋炀帝的种种做法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百姓纷纷起而反抗,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大唐国力鼎盛,周边的小国根本无法与之匹敌。那些与大唐为敌的国家,往往都未能逃脱悲惨的结局。

显然,高句丽未能意识到唐朝的强大。当唐太宗向他们递交国书时,他们竟然视若无睹。唐太宗大为震怒,立即下令准备征讨高句丽。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李世民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向高句丽递交国书呢?

贞观十七年,新罗的使者前来唐朝朝见,向李世民传达了一个不祥的消息:高句丽企图吞并新罗,因此它们不愿让新罗与大唐保持任何联系,故意切断了大唐与新罗之间的往来通道。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唐太宗因此特地派人前往高句丽,要求他们停止与新罗的冲突,并为新罗的使臣提供通行的道路。然而,高句丽对此置之不理,依然对新罗施加压力。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李世民怎能忍受这样的屈辱?他当即下令,决定亲自率军征讨高句丽。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御驾亲征的首战

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军已然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启程出征。

这一次李世民亲自带兵出征,情况与隋炀帝当年大不相同。此时的唐朝军力雄厚,百姓生活安定,民众纷纷自愿参军。

隋炀帝当时无论如何都招募不到足够的兵员,而李世民却因许多人未能当上兵而感到懊悔。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早已做好了作战准备,他指派张亮率领军队从海路出发,前往平壤;与此同时,唐太宗亲自统领六军,从洛阳北上。

接着,他召回了驻守边境的李勣,命令他带领俘虏的胡人迅速前往辽东,与自己汇合。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唐太宗此次亲自率军出征,战果显著,不仅攻占了十座城池,还俘获了七万高句丽人,并将他们迁移到大唐境内。

双方在新城、建安等地激战数轮,唐军仅以不到两千人的损失,就摧毁了敌军数万之众,仅被斩首的高句丽士兵就达四万之多。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除了征战占领领土外,唐军还获得了大量战利品,包括家畜和铠甲等物资。在一次战斗中,他们就缴获了五万头牛和五万匹马,这对高句丽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不久后,北方的气温骤降,士兵们未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导致大量生病的情况发生。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他们带来的粮食即将耗尽,在与几位将领商议后,唐太宗决定暂时撤回军队,回师朝廷。从战争的结果来看,这场战斗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收获颇丰。

然而,唐太宗对这场战斗的结果并不十分满意,因为战争带来的收获远未达到他的预期。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双管齐下,迎接第二场战斗

在唐太宗眼中,高句丽就像西域那些小国一样,应该通过一场战斗就能基本解决问题,更何况这次还是他亲自出征,纵使无法彻底灭掉高句丽,也至少应该攻入他们的都城才是。

然而,第一次出征时却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唐太宗心中极为不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后,他再次命令李勣率兵前往辽东征战,同时派牛进达和丽海岸从水路出发,攻打高句丽。

即便李世民未亲自出征,唐军的战斗力依旧惊人,高句丽的军队不断溃败,最终只能依赖城池防守。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尽管如此,李勣依然战胜了他们,并焚毁了他们的城池,随后便带领军队凯旋而归。

在水路方面,牛进达和李海岸两人已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单单有记录的战斗场次就已经超过了数百场。

当高句丽军队逼近城下时,他们从城中派出了数万大军迎战,人数甚至超过船上所有人的总和。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然而,李海岸并未畏惧,他率领唐军成功击退了这支数万人的大军。大唐的强盛,完全超出了高句丽国王的预期。

唐军的双线作战战略取得了显著胜利,高句丽遭遇了惨重的打击。为了防止大唐再次出征,高句丽的领袖迅速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诚恳认错,并奉上了丰厚的礼物。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海上奇兵之第三场战斗

然而,唐太宗并未打算放过高句丽。第二年春天解冻后,唐朝将领古神感率军渡海进攻高句丽,高句丽派遣了五千步兵试图阻挡唐军,但最终还是被唐军击败。

古神感觉到高句丽人异常,直觉告诉他他们必定有阴谋,极有可能会对他们的船发动攻击。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于是,古神感巧妙地设下了圈套,在敌船附近埋伏,静待敌人自投罗网。

当天晚上,果然有超过一万名高句丽士兵发起了对唐军船只的攻击,随后他们陷入了古神感为他们精心设置的陷阱,差点被全数歼灭,最终只有一百余人幸运逃脱。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不久后,薛万彻带领军队渡江而来,高句丽的军队惊慌失措,纷纷弃城而逃。薛万彻仅追击到三万敌军,忍不住感到意犹未尽。

与此同时,曾经受到高句丽压迫的百济和新罗也开始趁机出击,攻占了高句丽的多个城池。此时的高句丽,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

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失败了?看完数据才知道:高句丽被打得名存实亡

此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距离唐太宗去世不到一年。实际上,唐朝对高句丽的进攻计划并未终止,只是因李世民的去世而有所耽搁。

唐太宗临终时心中充满不甘,未能亲眼见证高句丽的灭亡。

李世民其实无需感到遗憾,因为在他去世后的十九年,正是他亲自提拔的薛仁贵,将高句丽纳入了大唐的版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1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历史真相
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六军,征讨高句丽政权,从而揭开唐朝与高句丽长达23年的战争。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看韩剧,不过编者最近发现的几部韩剧,讲述的就是唐太宗征高句丽的故事,剧
2024-06-12 14:23:00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没能把高句丽灭了,反而导致隋朝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中,隋炀帝本人被杀,隋朝也随之灭亡,唐朝建立后,与高句丽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高句丽向唐朝称臣纳贡,唐朝册封
2024-07-17 16:38:00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征服高句丽背后的真相
隋朝时期,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的高句丽快速崛起并且屡次骚扰隋朝边境,惹得隋炀帝大怒,接着开始三征高句丽。最后的结果是不仅没能彻底消灭高句丽,还直接导致了隋王朝的分崩离析。到了唐王朝,
2024-03-02 13:47:00
李世民征辽东时有多猛?3万人横扫15万
...不多,却有两位能进武庙的将领做前锋,三万人马扫平了高句丽十五万将士。高句丽中国的将领一般有两个丰碑,第一个是封狼居胥,西汉大将霍去病攻打匈奴到了狼居胥山,在那里祭拜天地,从此
2023-05-22 07:36:00
李世民三征高句丽,背后的原因相当深刻
...灭亡有很多原因。隋炀帝在位期间,杨广发动了三次征战高句丽的事情。当时的隋朝可以说国富民强,可是三征高句丽之后,隋朝的实力大大降低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隋炀帝要三征高句丽呢?
2023-05-14 09:17:00
李世民为什么只活到了50岁
...但是我们可以从大致方向来猜测。在唐太宗晚年的时候,高句丽的存在始终是唐太宗心中存在的一个祸患。此时还受各方面的舆论的影响,于是唐太宗决定征讨高句丽,并且打算自己亲自上战场,这
2023-02-23 14:48:00
是谁带领唐朝军队消灭了高句丽呢
在中国历史上,高句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位于今天的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然而,这个曾经的强国最终在公元668年被唐朝所灭。那么,是谁带领唐朝军队消灭了高句丽呢?答案就是唐太宗李世
2024-11-06 18:32:00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杨广脱不开干系,而隋炀帝远征高句丽造成的劳民1伤财,就是唐朝及后世史学家给隋炀帝加上的众多罪名中的一个。但是隋炀帝远征高句丽真的是罪过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唐太宗
2024-05-29 18:26:00
从唐初的政治格局看贞观之治
...线影子的存在,这也是唐朝进退维谷的两难处境,将来的高句丽之征正好印证这点。 (隋炀帝画像)唐太宗在位23年,前十年间奉行谏言政治,由于其本人虚心纳谏,因而政治空气清新。进入
2023-11-21 07: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