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谁让他在能力,直属部队,地盘三个方面有缺陷
世人皆知曾国藩是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却鲜有人知,在太平天国覆灭之际,他曾面临一个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抉择。当时的曾国藩,手握重兵,威震天下,一些幕僚曾暗示他可效仿古代开国帝王,另立新朝。然而,这位被世人称为"曾圣人"的封疆大吏,却毅然选择了效忠清廷。表面看来……更多
蒙恬死前说了一句千古名句,曹操推崇备至,每次受委屈时必想一次
在历史的岁月里,那些英勇的将领凭借着智慧与勇气谱写了一段段不朽传奇。蒙恬和曹操,这两个相隔数百年的人,都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彼此产生强烈共鸣。蒙恬临终前说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被曹操极为推崇,每当他受委屈,就会想到这话,以此鼓舞自己前进。蒙恬,这位在我国古代史书中光彩夺目的将军……更多
张良:刘邦身边的总参谋长,如何用智慧改变历史?
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有那么几位大咖,他们不仅有颜值,还有智慧,真的是“智勇双全”。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汉初四杰之一的张良,这位刘邦身边的“总参谋长”简直是个传奇人物。你知道吗?刘邦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其中张良的地位就像是刘邦的“必胜法宝”……更多
韩信若是选择叛汉自立,胜算能有多大?能打败刘邦吗?
韩信在历史上可是个响当当的大将,还是“汉初三杰”之一呢。刘邦能够坐稳江山,韩信可是一大功臣。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位英才最后居然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后人对于他的逝世十分地遗憾,若是当年韩信不在刘邦的麾下,而是选择自立成王,有多大的胜算呢?一、性格决定成败人们常提到性格决定成败……更多
刘邦为何把韩信从齐王改封楚王?看史书记载再结合韩信行为就明白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汉四年)十一,汉将韩信破杀龙且。《汉书高帝纪第一上》:(汉四年)十一月,韩信与灌婴击破楚军,杀楚将龙且,追至城阳,虏齐王广。公元前204年十一月,韩信在齐地击杀龙且,挫败齐楚联军,俘虏齐王田广。此时刘邦正与项羽签订鸿沟协议,双方罢兵议和……更多
曹操打仗为什么总是亲征,不亲征不行吗?看看历史就明白了
不止曹操亲征,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除了篡位的)历来都是亲征。比如西汉开国之君刘邦,从沛县起义之后,刘邦历来是亲征,反秦起义,刘邦率军打进关中,逼降子婴。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亲自率军与项羽在荥阳一线死死对抗。平定异姓王战争期间,刘邦又是亲自率军出战,哪怕生病了,年龄也大了……更多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战争常常被当作评判君主是否贤能的关键依据。不过,战争的输赢并非是唯一的评判尺度。拿刘备夷陵之战的失利来说,虽说他在此次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可这也无法遮蔽他身为贤明君主的光彩。《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载:“夏六月,秭归十多里的地方出现黄气……更多
刘邦说的好听一点是个亭长,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一个无赖?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英雄豪杰粉墨登场,或凭借赫赫战功威震四方,或靠着满腹经纶流芳百世。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平凡得近乎卑微,在那风云变幻的秦末乱世,乍看毫不起眼。世人皆道他曾任一小小亭长,可这职位背后藏着多少猫腻?邻里间传言,他整日游手好闲,赊账喝酒,嬉笑怒骂间毫无正形……更多
匈奴龙城在蒙古出土;也曾是炎黄子孙,这五个姓或许是匈奴后人
匈奴,这个曾让秦汉两朝头疼不已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隐时现,真是神秘又传奇。他们时不时地骚扰边境,有时候又与中原的王朝搞和亲、做贸易,历史的发展仿佛都在他们的身影中不断前行,真让人唏嘘不已!可实际上,匈奴其实不是那种蛮夷之族,他们可是华夏民族的后代呢……更多
为什么春秋时期战争还是小打小闹;但是战国时期却不死不休?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争斗不断,但战争好像总是按照某种“礼法”在进行。等到了战国时期,战争就完全失去了规矩,大国不断吞并小国,烽火四起,血流成河。为什么同样是诸侯争霸,战争的方式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春秋和战国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春秋时期的战争多是一些小规模的冲突……更多
鄢陵之战:春秋时期的决战与历史影响
格局,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战争背景鄢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85年,参战双方是楚国和晋国。楚国在当时是一个强大的南方大国,而晋国则是北方的重要诸侯国。随着楚国的崛起,晋国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决定采取行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在此之前,楚国在多次战争中不断扩张领土……更多
赵匡胤听大将建议攻打幽州,却被赵普一下说中心病:从此再没机会
赵匡胤的“幽州心病”:一场未开打的战争,如何改变了大宋的命运?说起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他的传奇故事可谓耳熟能详。一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直接从将军变成了皇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确实不缺智慧和手腕,但说到底,他的心里一直有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对武将的深深戒备……更多
赵匡胤的智谋大棋:更戍法——以兵法玩转朝堂,让叛乱无处遁形?
赵匡胤不仅以黄袍加身开启了宋朝的新纪元,更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编织出一张无形的网,牢牢地将大宋的江山稳固在龙椅之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赵匡胤那精妙绝伦的“更戍法”之谜,看看他是如何用这一招,巧妙地隔断了地方节度使的叛乱之念,让大宋的江山固若金汤。公元960年……更多
古代将军镇守边疆,明明手握几十万兵马,为何却很少有人叛乱?
公元755年,唐朝大将安禄山突然发动了震惊天下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纵观我国历史,边关镇守的大将手握几十万兵马却很少叛变,这其中到底有何奥秘?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深知武将叛乱的危害。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精妙的措施防范大将造反。地方的军事……更多
赵匡胤之痛:错斩忠将张琼的沉痛往事
咱们今天来聊聊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厉害人物,军事和政治才能都是一流的。但你知道吗?赵匡胤也有失误的时候,特别是他错杀了忠勇的张琼,这事儿让他一直心怀愧疚。咱们得从五代十国那会儿说起。那时候的中原,政权更迭频繁,老百姓过得那叫一个苦。就在这乱世里……更多
霸占蒙古王妃的蓝玉,被朱元璋剥皮实草,张献忠感叹道:罪有应得
在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寒微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这位连亲人逝去都无地安葬的穷苦孩子,敲过钟、要过饭,由一位普通士兵,经过几十年血雨腥风的坎坷道路一路走来,深知民间的疾苦,更是明白打江山的不易。为了让大明王朝一直传递下去,他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开国文武功臣几乎斩杀殆尽……更多
赵匡胤去世时妻子宋皇后年仅24岁,继位的赵光义是如何对待寡嫂
在历史的幽谧长卷中,权力交接常如风云突变,暗藏惊涛骇浪。公元976年,大宋开国之君赵匡胤骤然离世,恰似巨轮失舵,朝堂震荡。彼时,皇后宋氏风华正茂,仅24岁便孀居深宫,命运飘摇。新君赵光义登位,他目光所及,那曾母仪天下的寡嫂,是柔弱无助的前朝遗孀,还是潜在威胁的旧权符号……更多
宋襄公:春秋五霸的崛起之路,如何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战火不断,强者如云。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宋襄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本文将探讨宋襄公如何在纷乱的时代中,凭借独特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赢得霸主的地位。宋国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较为繁荣。宋襄公不仅拥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更多
平原君赵胜:智勇双全的平原英雄,历史的璀璨明珠
平原君赵胜,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赵胜,字子胜,封号平原君,原为赵国的王族。他的父亲是赵昭王,自幼聪慧过人,深受父亲宠爱。平原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政治智慧,成为赵国的重要支柱。他的封地位于平原……更多
武则天退位百官称庆,唯姚崇哭,张柬之说:“今日岂是啼泣时”
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崔玄暐,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这些人,跟禁军统领李多祚一块搞了场政变,带着五百多禁军冲进宫城,把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给杀了。二张被诛杀之后,张柬之这帮人可没就此罢手,而是带兵把武则天住的集仙殿给围了起来。武则天一瞅这情形,知道大势已去……更多
从权力的巅峰到隐退的深渊:宋高宗赵构的历史抉择与心灵挣扎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将皇位传给养子赵眘,自己则选择退位,成为太上皇。年仅四十九岁的他,正值壮年,按理说应该是权力与生命的巅峰时期。然而,这一决策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个人情感。一、权力的背影:高宗的退位动因高宗的退位表面上看似是因为年事已高……更多
金国南侵:唐岛之战与南宋的抵抗精神
公元1161年,历史的车轮在东亚的辽阔大地上滚滚向前,金国皇帝完颜亮撕毁了“绍兴和议”,宣告了对南宋的战争。金国的铁骑再度南下,卷起滔天战云,带来了无尽的战火与动荡。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南宋人民抵抗外敌、捍卫家园的壮丽史诗。一、金国的侵略计划金国的侵略计划可谓周密而严谨……更多
权力的游戏:秦桧病重之际,南宋朝廷的权力斗争与高宗的决策
1155年,南宋的政治舞台上,权力的斗争如同暗流涌动。此时,秦桧,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宰相,正躺在病榻之上,命运的齿轮在悄然转动。宋高宗意识到,秦桧的病重不仅是个人的厄运,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随着秦桧的去世,南宋初期的权相政治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的时代逐渐加强。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更多
从上京到燕京:金国迁都背后的权力游戏与历史变迁
公元1153年,金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海陵王完颜亮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将金国的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迁往燕京(今北京)。这一决定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变,更是权力斗争与历史变迁的缩影。在这段历史的背后,隐藏着权力的游戏、利益的博弈,以及对未来的深思熟虑……更多
忠诚与背叛:岳飞的悲剧与南宋的权谋
公元1138年,历史的长河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悄然来临。宋高宗重用秦桧,任命他主持与金国的和议,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南宋的外交政策,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四年后的1142年,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在临安被处死,成为历史上一个令人痛心的符号。岳飞,这位忠诚的将领……更多
秦桧既然要杀岳飞,为何还要为岳云求情免死?绝非心慈手软
你们听说过吗?有一回,在南宋的临安城里,发生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当时正是绍兴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41年的年底。在刑部衙门里,有一份奏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你猜怎么着?秦桧居然在这份奏折里为岳飞的儿子岳云求情!要理解这事有多离奇,咱们得先聊聊当时的情况。那会儿的大宋朝廷可不太平……更多
若刘禅死战不降,蜀国将发生三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可能提前退休
刘禅在曹魏攻打蜀汉的时候选择不战而降,这可真是让后人对他刮目相看,也成了一个不小的污点。很多人都说,要是刘禅再来点儿狠劲,能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历史的画风就会变了。在这说说要是当时刘禅真的坚守等待姜维回援,会发生什么?能够有一线生机吗?真的能够守住吗?一、蜀汉灭亡来到公元263年……更多
若刘备带诸葛亮去伐吴蜀国还会输吗?陆逊说了24个字给出了答案
在蜀汉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的组合被许多人称道。如果当时刘备亲自带领诸葛亮去伐吴,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呢?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历史爱好者的讨论。而陆逊对此给出的简洁而深刻的回答,成为了这个话题的重要依据。夷陵之战对蜀汉来说可是个大事,败仗让蜀汉的根基受了重创,许多年都没能恢复……更多
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级大国,8国联军或许不是威胁
康熙年间最大的皇位争夺战,非九龙夺嫡莫属。这场兄弟之间的角逐,真是一场强者为王、弱者为寇的游戏。最终胜利的雍正,其实在夺嫡刚开始时并不怎么显眼,甚至可以说有点偏门,因为他没有大族的支持,想要胜出可真是难上加难。他的对手们可都不是省油的灯,然而在康熙的众多儿子里……更多
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八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其中不乏一些让人铭记的状元。而有一位状元的故事,尤其让人感慨万千,他的贫困和才华深深打动了皇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传奇经历。这个人是清朝几百年间唯一一位来自四川的状元。当年,他用四个字深深打动了光绪,感动得皇帝都落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