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9 09: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战争常常被当作评判君主是否贤能的关键依据。不过,战争的输赢并非是唯一的评判尺度。拿刘备夷陵之战的失利来说,虽说他在此次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可这也无法遮蔽他身为贤明君主的光彩。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载:“夏六月,秭归十多里的地方出现黄气,宽达数十丈。十多天后,陆议在猇亭大败先主的军队,将军冯习、张南等人都阵亡了。”这段史料讲了夷陵之战的情况与结果,刘备在此战中损失惨重。不过,这不能说明刘备是昏君。实际上,从别的史料以及刘备的生平来看,他是个品德高尚、有智慧且具备治国能力的君主。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在品德上,刘备的仁爱是出了名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讲:“先主宽宏坚毅、厚道,善于了解和对待人才,深受百姓喜爱。”他的这种仁爱,让他在百姓中获得了很高的名望。打仗时,他一直坚守“仁义之师”的理念,尽可能不杀无辜之人。这种仁爱精神,在历史上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在智慧上,刘备算不上谋略家,不过他能听进谋士的意见,还会审时度势,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里讲:“先主和统悠闲地宴谈,先主问:‘你是我的谋士,应当能对我军有益,你有啥办法?’统答:‘荆州荒凉残破,人都没多少了,东边有吴孙,北边有曹氏,想三足鼎立,很难实现。现在益州国富兵强,有百万人口,各种兵马物资都有,财宝不用找就够,是上天赐予的好地方。要是占了这儿,这就是称帝的资本啊。’”这场对话体现了刘备和谋士庞统的智慧交流,最后刘备采纳庞统的建议,顺利拿下益州,给蜀汉的发展打下根基。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在治国能力上,刘备重视发展经济、增进民生,强化国防建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讲:“先主外出,亮常守成都,粮食充足,兵力充沛。”这显示出刘备治国能力不凡,借诸葛亮等贤才的协助,让蜀汉国力慢慢变强。另外,《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也说:“这年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盗贼纷纷出现,下令安抚流亡之人,救济贫困饥饿者。”这说明刘备碰到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时,可以快速行动,安定民心,保持社会安稳。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夷陵之战的失利,对刘备跟蜀汉来讲,那可是沉重的一击。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所记:“先主从猇亭回到秭归,收拢那些离散的兵士,接着舍弃船舫,从陆路返回鱼复,还把鱼复县改成了永安。”这场仗的失败让刘备大伤元气,蜀汉的国力也遭到严重冲击。不过,身为君主的刘备,并没因这次挫败就灰心丧气或就此罢休。反倒他吸取经验教训,重新振作,给蜀汉往后的发展打下了根基。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总之,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可这没法抹去他作为贤明君主的光彩。他的品德、智慧与治国本事,能让他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就像《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的:“先主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的风范,英雄的气质。”评价一个君主是不是昏庸,得从多个方面看,不能只看战争输赢。这样,才能更完整地明白一个君主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同时,咱也该学学刘备在失败里吸取经验、持续前进的精神,给咱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上万,败光家底,为什么不是昏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夷陵之战当中,刘备几乎败光了全部家底!为何却没人说他是昏君
原因很简单。大家骂的昏君,往往都是败坏祖宗基业的君王。刘备败的是自己攒下的家底,谁有资格骂他昏君呢?而且,不能因为决策失误这一个问题,就把人定成是昏君。要是真的凭借战争失败,就能
2024-11-04 11:10:00
夷陵之战大败,蜀汉只损失五万兵马为什么会元气大损?
...跟头,先是荆州这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丢失,后来又有了夷陵大败,很多人奇怪的是据史料记载夷陵大败仅仅损失了五万人马,为什么会让蜀汉元气大损呢?第一:川蜀之地本来就比其他地方人口稀
2023-02-03 15:37:00
夷陵之战后,为什么蜀汉因此一蹶不振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只损失了五万人,为什么蜀汉却因此一蹶不振?蜀汉昭烈皇帝,起于微末,最终却能凭借个人毅力匡扶汉室,三分天下,不能不说他是一名英雄。可就在蜀汉巅峰时期,却迎来了二弟身
2024-05-09 19:24:00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失误不是北伐,只是没做这一件事
...我看来,诸葛亮最大的失误或许就是没有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兵折将,这无疑是蜀国巨大的实力损失,但这种损失都不足以动摇蜀国的根基。因为它是可以恢复的,
2023-02-13 15:13:00
蜀汉衰落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
蜀汉的衰落,始于夷陵之战前,转折点是关羽失荆州。关羽作战水平没得说,在布局策略方面也没有大问题,甚至堪称妙手。但问题出在关羽为人有点自负,认为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全世界都要配合他。
2023-06-30 03:44:00
若刘备打赢夷陵之战,蜀汉将面临哪6种不可控局面
如果刘备打赢夷陵之战,蜀汉将面临6种不可控的局面,魏延会被斩杀!孔明将提前退休!你知道这6种不可控的场面是什么吗?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许多蜀汉迷心中的痛,因为此战刘备败得太惨了!当
2024-04-09 21:05:00
刘备托孤时告诉诸葛亮,若刘禅无能就取代他,他是真心的吗?
...而奋斗半生的他最终的结束点则是在讨伐东吴时所发生的夷陵之战。由于刘备不听从诸葛亮等权臣的劝谏,一门心思的想要为自己战死的二弟关羽报仇,所以才发动了讨伐东吴的战争,但是在与东打
2022-12-19 16:09:00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便起不来了
...定是感到了危机感。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同年,夷陵之战爆发。刘备不顾朝中文武百官的反对,选择进攻东吴,为的就是给关羽报仇。更为重要的是,刘备准备夺回荆州。当时的孙权听
2023-10-24 17:31:00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202年7月,袁绍病逝,离官渡之战结束只有一年多时间。夷陵之战从221年7月持续到222年7月,前后一年的时间,刘备被陆逊打得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刘备本人都差一点被俘虏,刘
2023-07-07 11: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