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1:24:00 来源:戏说三国

官渡之战从199年6月持续到200年10月,前后一年多的时间,袁绍被曹操打得全军覆没,仅仅带了800人逃回北方,随后袁绍统治区叛乱四起,袁绍率军平定叛乱,不久袁绍就病倒了,202年7月,袁绍病逝,离官渡之战结束只有一年多时间。

夷陵之战从221年7月持续到222年7月,前后一年的时间,刘备被陆逊打得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刘备本人都差一点被俘虏,刘备艰难地逃到白帝城,国内开始叛乱四起,223年4月,刘备病逝在永安宫,离夷陵之战结束仅仅过去9个月。

夷陵之战是从208年12月持续到209年正月,前后一个月的时间,曹操被孙刘联军打得大败,数万甚至十余万军队战场上被杀,还引发了持续一年的南郡之战,随后就连南郡都丢了,曹操狼狈逃回北方,仍然当他的丞相,一点事都没有。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袁绍

不仅没事,曹操还在之后活了十多年,还开启了一系列的南征北战,赤壁之战虽然阻止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但并未对曹操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政权仍然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政权,后来的西晋统一天下还是建立在曹操打下的基础之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袁绍在官渡大败,刘备在夷陵大败都一蹶不振、郁郁而终,而曹操在赤壁大败之后毫发无损,还能重振旗鼓呢?

主要原因就是三方的实力与损失不同。

1、官渡之战袁绍的实力与损失。

官渡之战时期,袁绍的实力与曹操的实力是相当的,并不比曹操强多少,双方实力在仲伯之间。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官渡之战

袁绍占据了河北四州(冀州、并州、幽州、青州),曹操占据了中原四州(兖州、徐州、豫州、司隶州),只不过袁绍控制区的人口比曹操多,而且袁绍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曹操处于中原四战之战,周边都是敌人,曹操战略姿态不如袁绍。

袁绍手下人才济济,谋士众多,沮授、田丰、审配、逢纪、荀谌、许攸、郭图都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袁绍会不会用人是一回事,起码他的实力很强,冀州人口过百万,多年之后曹操攻下冀州后还在感叹冀州实力强大。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出动了10万步兵和1万骑兵,合计11万军队,在整个战争时期,袁绍损失的将领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等,颜良被关羽斩杀,文丑死于乱军,淳于琼被乐进所杀,张郃、高览投降曹操。

袁绍损失的军队数量高达10余万,被曹操俘虏了七八万并被坑杀,在战争中损失了二三万,战后只逃走了800骑兵。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曹操

虽然说袁绍实力强大,但是官渡一战打掉了袁绍实力的80%,文臣将领中,许攸叛逃,沮授被俘,田丰被杀,武将损失了所有核心将领,军队更是损失了一半以上的精兵,袁绍失去了与曹操争天下的实力。

这种损失对于袁绍来说是致命,仅此一战,袁绍的野心与理想不复存在,他想挟制天子当皇帝的梦想彻底破灭,那种绝望恐怕只有袁绍自己心里明白了。

2、夷陵之战刘备的实力与损失。

夷陵之战前,刘备仍然是三国势力中最弱小的存在,在此之前,刘备强强丢失了荆州三郡,失去关羽这位最强的名将。

从整个天下来看,刘备只占据了益州,天下十三州只占了十三分之一,刘备政权控制区的总人口不到一百万人,只占整个天下的八分之一,军队总数十万左右,只占整个天下的八分之一,人才数量更是不如曹操与孙权。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刘备

别说曹操,当时的刘备实力尚不及孙权的一半,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出动了4万军队,再加上蛮将沙摩柯的一万军队,合计5万人,这5万人几乎全部在夷陵战死,只逃回少量军队。

在将领方面,刘备损失了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马良、黄权、杜路、刘宁等人,除了黄权、杜路、刘宁三将投降之外,余者皆在战争中被杀。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失了数万精兵与众多无法统计的基层将领,这批人是蜀汉身经百战的老兵与老将,跟随刘备参与了赤壁之战、攻打刘璋之战与汉中之战,是蜀汉的基石。

军队与将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朝损失,可能要十年才能重新培养并形成战斗力,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失了一半左右的实力,本来就是三国最弱的政权,现在又损失了一半,完全就失去争夺天下的可能。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夷陵之战

这对刘备的打击是同样致命的,刘备一生的理想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夷陵之战让刘备彻底失去了这种可能,刘备在前半年经历了无数的失败都没能击垮他,是因为他有一种极强的自信心与渴望成功的信念一直在支撑。

夷陵之战后,刘备的一生只剩下归途,此时的刘备已经60岁左右,生命已经到了终点,对于古人来说,这就是行将就木的年龄,刘备只能匆匆交待后事,然后在万般无奈之下郁郁而终。

3、赤壁之战曹操的实力与损失。

赤壁之战前,天下十三州曹操独占八州,除了西边的凉州、西南的益州、南方的荆州、徐州与交州之外,其余的均被曹操所控制,不仅占据了中原,而且占据了最为富庶的地区。

无论是人口还是城池,或者是军队数量与人才数量,曹操的实力是当时的孙权与刘备的总和的2~3倍以上,财大气粗,比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的袁绍、刘备实力都要强大得多。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赤壁之战

在损失方面,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没有损失一位名将,你可以翻遍史书,但是找不到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损失了哪位将领,至于军队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史书的推测,曹操参与赤壁之战的总兵力有十余万人。

但是曹操是兵分两路发动战争的,一路由曹操直接率领从荆州沿着长江顺江而下,另一路由赵俨都督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等七路人马顺汉水南下,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只有他自己率领的这一路人马,而赵俨这一路没有参战,战争就结束了,没有损失。

就算曹操自己这一路人马的损失,绝大多数也是荆州投降过来的军队,曹操有可能损失了5~8万军队,其中80%是荆州降军,荆州投降过来的军队原来是刘表的,本来就不是曹操的本部,损失了对曹操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刘备夷陵大败后一蹶不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毫发无损

曹操实力强大

赤壁之战后,曹仁还在南郡阻挡了孙刘联军一年的时间,如果曹操的实力大为受损,不可能有如此强的战斗力,古代战争中一场溃败可能影响整个战场的形势,兵败如山倒,失败是会感染的。

从整个赤壁之战来说,持续时间短,曹操的损失并不大,至少对于曹操的实力来说,损失不到十分之一,而且还是刘表投降过来的,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收编了荆州的军队、将领、人才与城池,只不过在赤壁之战时吐出来一些,总体来说,曹操在战后仍然控制了襄阳地区,不仅没有损失,还有增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5: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夷陵四战,哪站含金量最高
...,天下将维持分裂的局面;汉中之战决定了汉中的归属;夷陵之战削弱了蜀汉的实力,决定了天下维持三分的局面。一、影响力从影响力来说,赤壁之战显然最大,官渡之战次之,夷陵之战再次之,
2024-07-15 19:15:00
从兵力对比上看,刘备夷陵败给陆逊不丢人
夷陵之战,是刘备几十年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征战半生的刘备败给了40岁不到的陆逊,而且败得很惨,也因此让刘备的英雄光环减弱了不少。然而其实,刘备夷陵之败不算太丢人,因为袁绍官渡之败
2023-04-29 11:17:00
夷陵之战蜀汉损失全部主力,为何东吴不趁机吞并蜀汉?
...三国时期出现了三大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在这三大战役中,赤壁之战的影响力最大。假如没有赤壁之战,那么三国的局势可能就不会形成了。其次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
2023-05-15 14:15:00
三国时期刘备带领的将领有哪些?
夷陵之战的本质是刘备对孙权偷袭荆州三郡、杀害关羽的回应,其目的是夺回荆州,同时为关羽报仇,在襄樊之战结束一年多后,刘备才发动了夷陵之战,根本原因是持续2年之久的汉中之战严重消耗了
2023-08-23 15:41:00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他都有参与过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一般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主要是因为这三大战役对于整个三国历史走向影响非常深远。官渡之战是发生在公元200年,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夷陵之战公元
2023-04-26 14:55:00
三国时期的三场战争,你知道吗?
...达汉中,也无能为力,刘备取得战争的胜利。汉中之战 夷陵之战,是在孙权偷袭归属蜀汉的荆州三郡,杀死刘备大将关羽之后,刘备为了复仇,最为重要的是夺回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发动了夷陵
2023-08-23 15:21:00
他是蜀汉的建立者,真实的军事才能或被低估
...跑到南。刘备奋斗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称帝了,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白面书生陆逊火烧连营,一仗回到解放前,蜀汉半数精锐丧失殆尽。刘备也在夷陵之战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死在了白帝
2023-05-31 18:12:00
襄樊、夷陵两战留下遗憾:曹操曹丕刘备都有消灭孙权的机会,最后被谁搅了局?
...还是要骂徐晃太莽撞了。 曹操稳却无奈徐晃急,在后来夷陵之战发生后,曹丕也跟徐晃一样,犯了急躁的毛病:“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曹魏黄初三年,蜀汉章武二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
2023-08-18 16:53:00
“猇亭之战”为何称“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要改地名?
...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作为蜀吴之间的猇亭之
2023-02-20 19: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