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太史公《史记》中不是帝王,却被写进本纪的人物。一生经历了70余战,几乎碾压汉高祖刘邦。有人说他有勇无谋,殊不知他是兵形势家的代表性人物,他虽然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却赢得了历史的认可,有着“羽之神勇,千...……更多
聊聊项羽在楚汉争霸中为何会失败
...可悲可叹,项羽成于暴政,也毁于暴政。这让我不禁想起太史公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更多
陈涉:历史上揭竿而起的第一人
...》。按照《史记》的体例,本纪传帝王,世家传诸侯。在太史公的心目中,陈涉虽然不如刘邦、项羽一样为一世帝王,但他的功业当列诸侯。陈涉本是阳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何以能在乱世中崛起,又何以在纷争中殒身?他是...……更多
蒲将军陈武,楚汉战争中最神秘的将军,汉朝十八元勋功臣之一
...法,应该是刚侯陈武。因为刚侯正是陈武死后的谥号,而太史公这里应该是刻意做的一种修饰。所以按照这里的记录,刘邦早在秦二世三年就与陈武见过面了。但问题就在于,既然刘邦都强行吞并了陈武的军队了,那么在此时陈...……更多
历史这几个人得了同一种病,这种病被古人视为吉人天相
...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不知太史公猜对了没有。李煜中国有很多不幸的皇帝,他们本来在某一领域可以成为大家,但不幸地坐在了皇位上。但正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李煜就是因不幸而幸运的一...……更多
《史记》中的吕后:权力的女性象征与历史记录的独特视角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著作《史记》里,天子或者正统王朝的历史,是被记载入《本纪》中的,而诸侯则是记在《世家》部分里面。不过,在《史记》的《本纪》部分中,却存在两大让人感到费解之处:那就是项羽和吕后都不是天...……更多
作为太史公司马迁呕心沥血之作,《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在史学界地位崇高,在文学界同样拥有着极高的地位。不过,由于《史记》记载时间跨度较长,即使司马迁本人秉笔直书,但由于...……更多
韩信之死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
...得志张狂的本性! 如果说樊哙没受刘邦的指示,估计连太史公都不信,所以,司马迁又记下了韩信更张狂的一面。《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信...……更多
为何秦始皇的身世有争议
...方树敌,污蔑诋毁 从《史记·吕不韦列传》便可看出,太史公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有关于秦始皇身世的传言已经流传得十分广泛。那么,从嬴政出生的战国末期开始,到《史记》成书的汉朝初期结束,谁有动机、有能力、有兴...……更多
樊哙一直忠心耿耿,为何刘邦死前却要杀他?揭开樊哙隐藏的另一面
...“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更是成为了英雄好汉的标配。 太史公在《鸿门宴》中对樊哙的勇猛有细致的描写,从樊哙知道刘邦在帐内情况危急之后,他一手拿剑一手拿盾,两下撞翻卫士,进去之后他怒目圆睁,头发倒竖,吓得项...……更多
项羽并没有称帝,司马迁将项羽列在帝王之列的“本纪”,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其一,项羽是事实上的天下之主。项羽破釜沉舟,击破秦军主力后,当时参加援赵的各路诸侯,都尊奉项羽为联军统帅,项羽实际上已经成了诸侯...……更多
吕后虽被批残暴不堪,但却为西汉做出很大贡献,一起来看看
...的司马迁是怎么评价吕后的,《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更多
彭城之战时虞姬曾被刘邦凌辱吗
...因为当事人虞姬脸皮薄,项羽爱面子,刘邦打死不承认,太史公不好记录,而不为后人所知。下面有几个证据可以说明虞姬曾被刘邦糟蹋。1、项羽为何会丢下大部队,领着3万骑兵心急火燎就往彭城跑,如果他还有理智就不会打...……更多
固陵之战,刘邦言而无信,撕掉和约追击项羽,西楚惨败,被围垓下
...书》)。其次,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极高。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这么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又在《秦楚之际月表》直呼刘邦是“大圣”。太史公对刘邦评...……更多
巨鹿之战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景仰。明朝学者茅坤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在一幅著名的对联(作者待考,一说胡寄垣,一说金正希,一说蒲松龄),将项羽的破釜沉舟与勾践的卧薪尝胆并列,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更多
韩信:被低估的楚汉第一勇将
...之类和韩信相提并论,韩信之武勇可见之一斑。实际上,太史公在《淮阴侯列传》中也说明过韩信的武勇。成语“胯下之辱”就是其中之一。那个“屠中少年”是怎么对韩信说的?他说:“若虽长大,好带刀剑”。啥意思啊,说...……更多
司马迁为何会把韩信放在列传中呢
...,三国是群雄的舞台,而汉初是韩信的战场,面对强大的项羽,韩信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硬生生逼着项羽自刎于亥下,结束了楚汉相争,帮助刘邦建立强大的汉朝,可就是这样的韩信,却在《史记》当中,被同为汉初三杰的...……更多
韩信为何可以一击定关中,然后助刘邦一统天下呢
...项羽果然是刘邦“神一样的对手”么,感觉不像。也就是太史公比较同情项羽吧,《史记》中才满是对西楚霸王的褒奖赞美之词。魏国的强大和团结,让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胜;项羽的自负和能力缺陷,也让韩信成功以“汉...……更多
刘邦与陈平:智谋与成功的关键
...前178年,即汉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有记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陈平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更多
...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包括距离秦王朝只有百余年的太史公也同样没有搞清楚……关于子婴的身份,说法最多的是他是公子扶苏的儿子。但这种说法其实最不可信,赵高矫诏杀了扶苏,怎么可能不斩草除根杀了他的儿子?而...……更多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代口口相传,引以为傲。传到杨敞,杨敞讲给司马迁听,太史公遂精彩记录,栩栩如生。如,项王怎么叫某某是故人吕马童,杨喜是现场所听所见。纵是史官惯用的春秋笔法,但这是史官与英雄的一次心灵对话,是对军事天才项...……更多
聊聊汉朝武将武力值大排名
...相提并论,那么韩信之武勇自然可见之一斑。 事实上,太史公在《淮阴侯列传》中也明明白白指出过韩信的武勇。出自《淮阴侯列传》成语“胯下之辱”就是其中之一。其中那个“屠中少年”是怎么对韩信说的?他说:“(韩...……更多
陈平在安汉的过程中,为刘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尔多的历史人物志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太史公司马迁给陈平作了总结,陈平一生共为刘邦出了六计,成语六出奇计也就此而来。陈平给刘邦出的第一计是离间项羽、范增。接下来陈平为刘邦定天下屡出奇计。计...……更多
司马迁的女儿司马颖拯救了《史记》,还参与了汉朝皇帝废立
...汉书·杨恽传》云母,司马迁之女。云开始读他爷爷的《太史公记》,相当的《春秋》”,《史记》才重新出现,慢慢流传下来。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多年之后,司马颖也参与了汉朝的废帝。这件事要从司马颖的丈夫杨畅说起...……更多
张良智破分封计:揭示六国王孙复国背后的真相
...王项羽,成为新的天下共主。对于郦食其的论点和论据,太史公记载得很详细: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更多
...来后战国时代,世代王侯,矜持自重的贵族风复苏,直到太史公著史,轻生重义,崇尚气节的侠风犹在。田横自刎,两宾客五百部下自决,瞩目悲壮中,一一有田氏兄弟得臣心的明证,视野高远里,处处现时代世风的浸润。司马...……更多
项羽形象是怎么改变的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是楚汉之争中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他勇猛善战,显贵一时,在灭秦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勋。项羽一生充满了传奇性色彩,从巨鹿之战中勇冠诸侯到建立西楚,再到分封诸侯,楚汉之争兵...……更多
为什么禅让制没有被流传下来
...”真正的意思,没那么简单说让帝位就让帝位的。而且如太史公所说,这段描述是有史料可查的,“《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不是虚构。这就值得后人认真思考了。至于详细记载“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更多
韩信:军事天才的荣耀与悲剧
...,一代兵仙如此的落幕方式难免让人觉得叹息不已!正如太史公司马迁说的那段话,可谓评价十分到位:“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更多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进击40万秦军,还有他不敢的事?鸿门宴写的如此精彩,太史公先生难道身临其境?也许鸿门宴就是一场各路诸侯各带数十保镖,在一中立场地举行的一次聚餐而已,项羽根本没有机会杀刘邦。七、凿壁偷光匡衡小时家穷,既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