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7 17:03:00 来源:戏说三国

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些典故确确实实被写进了史书中,但略加分析,很难让人信服。一、烽火戏诸侯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燃烽火戏耍诸侯,久而久之,当西申联合犬戎打到镐京时,诸侯就再也不上当了,最终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这明显是夸大了烽火的作用,古代每一个烽火台之间距离至多也就一二十里,明代甚至只有5里左右,靠烽火救驾那就是开玩笑。

再说,现在已经证实,烽火制度直到战国时才出现,西周时根本就没有,褒姒因此被骂了上千年,实在是很冤。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将亡国的责任转嫁到一个女人头上,这就是古代统治者“以史为鉴”的目的和意义吧!二、火烧阿房宫,三月不灭

《史记》记载,项羽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然后火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杜牧的《阿房宫赋》也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项羽的一把火再厉害也不至于烧三月那么久吧?况且现在考古已经证明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成,咸阳遗址发现的红烧土也只有少量的几块,完全不符合“火烧三个月”的情况。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三、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谏下》记载,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桃杀三士”,也是历史上无解的四大阳谋之一。

但是仔细分析,却犹如“神话”一般,三人都是力能搏虎的勇士,也是横行不法的“三害”,这样的人会因为羞愧而自杀?还被冠以无解?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晏子春秋·谏下》

是古人太讲义气,还是今人太现实,反正我是不能理解!四、项羽坑杀20万秦卒

据《史记》记载,章邯投降后,秦卒多窃言:“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结果被楚军的耳目侦知,报予项羽。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项羽找来英布、蒲将军商议,最后拿出意见:“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连夜动手坑杀秦卒于新安城南。除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3人外,其他20万降卒全部被活埋。

乍一看好像比较合理,但仔细一分析,会发现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1、时间上不合理。项羽率诸侯大军到达新安城时是在前206年12月,秦朝已亡了两个月,根本不存在降卒担心秦皇室会报复的问题。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2、项羽没有必要坑杀降卒。在古代降卒不仅是重要的战力,还是重要的劳动力,全部杀之可惜,当时的情况不同于白起杀赵卒,赵国仍在,秦不能用。而项羽时,秦已亡,这些降卒完全可以转化为楚国的战力。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章邯率领的秦军,大多是由修骊山的民工、战俘组成,来自于秦国以外的其他六雄,他们对秦国更多的是仇恨。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3、楚军能完成坑杀20万秦卒的任务吗?

按照史料记载,项羽接受章邯投降后,章邯留在楚营为质,秦军长史司马欣继续统领秦兵降卒,虽然他们被收缴了武器“裹挟前行”,但从最高指挥官司马欣,到各级将校都尉,编制齐全,战斗群体并没有被改造和打乱,具有完整的战斗力。而项羽除了本部5万兵马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外,其他诸侯军战力乏善可陈,且各怀私心。以这样一支混编部队,要想一夜之间消灭一支具有完整战斗力的秦军,简直是天方夜谭。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另外,河南义马李杏湾楚坑遗址也证明,项羽当时只是坑杀了一部分秦卒,根据发掘出的骸骨推测,也就一万人左右,其他秦卒应该是被打散收编进了楚军,这也是项羽在入咸阳时,加上诸侯联军总兵力达到40万的原因。五、力士脱靴

高力士脱靴长久以来的演绎就是李白不畏强权,豪情万丈的让恶宦高力士为己脱靴,正在为贵妃赋诗的李白是万万不能得罪的,所以高力士极其无奈,俯下身子……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然而,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高力士在李隆基心中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佣人”,那可是一个皇帝从不称呼他名字,而称大将军的高人;杨玉环两次出宫,都是他在其中左哄右劝,两人才重归于好;一生忠心耿耿,与玄宗不离不弃,最后还因玄宗崩吐血而死;玄宗也离不开他,据载,李隆基还在寝殿旁的帷幕后弄了一个小床,只为随时能见到他。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这样的一个“千古贤宦第一人”早已活成了李隆基的影子,知心朋友,其地位不在杨贵妃之下。

所以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李白:来,将军帮我脱下靴吧。

高力士:……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李隆基:给朕拖出去!李白在翰林多沉饮,玄宗令撰乐词,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之。——《唐国史补》六、鸿门宴不杀刘邦

两千年来,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都被当做他失去天下、最终国破身亡的最主要原因。多少后世英雄人杰,都将项羽当做鞭策自己的反面典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然而历史上真发生过鸿门宴吗?即使有,项羽也不会放过刘邦。

有人说项羽怕坏了自己的英雄名声,所以不杀,项羽做的坏事多了,他会怕这个?还有人说项羽当时的实力不足,不敢杀,那更不对,你可以说项羽的性格有点妇人之仁,但你绝对不能说项羽胆小怕事,秦始皇出巡,平民项羽就敢说彼可取而代之,巨鹿之战,诸侯皆做壁上观,只有项羽敢率五万楚军进击40万秦军,还有他不敢的事?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鸿门宴写的如此精彩,太史公先生难道身临其境?

也许鸿门宴就是一场各路诸侯各带数十保镖,在一中立场地举行的一次聚餐而已,项羽根本没有机会杀刘邦。七、凿壁偷光

匡衡小时家穷,既没钱上学堂,又点不起油灯,因此在邻居家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西汉学者。

这个更离谱,古人都是在油灯底下看书(东汉时才出现了蜡烛),因为油灯光线太弱,如果你是“借光”,你得凿多大的洞才能达到看书的程度,还不能让邻居发现,这技术要求也太高了吧!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再说,一个家藏书卷的人家怎么可能和油灯都点不起的穷人做邻居?

匡衡最后做到了宰相,凿壁偷光有很大的可能是后人编造的励志故事而已。八、春秋“义战”

据史料记载,春秋打仗遵循礼法,即所谓的“义战”。

这个“义战”有多奇葩?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说当时的战争就像现在的足球比赛一样,大家站好位置,示意裁判员各就各位准备好了,然后才能开打,这叫做“不鼓不成列”。

又或者大家拉着部队根据约定的时间,来到约定的地点,然后你出一千人,我也出一千人,看谁先把谁击倒,比赛胜者就是此战的胜利一方。

如果双方同意全力以赴,那么就凭真本事——全员一起上。但是如果对方败了,那胜利的一方就该见好就收,不能穷追不舍。如果有谁破坏了规矩,乃不义之举,天下共讨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公开公正,拉开架势打一架?如果白起、韩信生在当时,那绝对吃不上饭。

虽然后世人都认为宋襄公是愚蠢式仁义,但对春秋“义战”还是相信了的。

但我不信,之前没人这样做,之后也没有,同时期的也不会有。你信吗?九、围魏救赵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围魏救赵甚至被认为是千古阳谋之一,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第一次桂陵之战,魏国重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但齐国却是坐山观虎斗,一边忽悠说赵国你抗住,我去把魏国大梁给围了,另一边却又迟迟不发兵,直到魏赵两家打得差不多了才出手,而这时的邯郸早已经被庞涓攻陷,两年后的外交谈判才把邯郸归还。

第二次马陵之战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魏军攻韩,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才出手,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后孙膑又以“减灶”之策诱庞涓中计,庞涓追至马陵,中伏身亡。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可以说,所谓的围魏救赵只是两场齐国欺诈赵韩两国,从而达到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的骗局。

所以,等到赵魏韩明白过来,立马握手言和,开始一起攻打齐国,就在围魏救赵后的第二年,赵魏韩在襄陵之战中大破宋齐卫三国,齐威王一看苗头不对,马上找来了楚国做和事老,向魏国求和。

可以说,无论是其中的“围魏”还是“救赵”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根本未起到相应的作用和目的。十、赵括纸上谈兵

一说到纸上谈兵,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认为说得就是赵括,典故自然也是出自赵括。小编查了一下,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翻遍整个列传,也没有发现任何与“在纸面上谈论打仗”相关意思的句子。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为什么?最后小编才明白,赵括读书打仗的时代还没有纸。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而且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连明末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都没有这个说法。

关于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至于该观点的发明,大概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功劳了,它是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的,依据说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你想不到吧?十一、烛影斧声

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赵匡胤召赵光义议事,并屏退众人,席间有人遥见烛光下赵二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当夜赵匡胤崩于寝殿,赵二继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烛影斧声”。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很多人据此认为“高粱河车神”弑兄篡位。

这简直不要太假,“篡位”是真,弑兄是假,尤其是赵二亲自动手砍死赵大。

要知道赵大可是真正万军中斩敌杀将的猛男,还是首创太祖长拳、双节棍的武林高手,就赵二那本事,带一堆人也砍不死赵大。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十二、石崇王恺斗富

两人的斗富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王恺用饴糖水洗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火烧,王恺用紫丝做步幛五十里,石崇就用彩缎铺地一百里,王恺拿外甥司马炎御赐的珊瑚树向石崇炫耀,石崇就用铁如意砸碎,然后让王恺从自己的库房中任选几件。

这样的奢侈行为还有很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二人办不到。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这就让人很奇怪了,都说财不外漏,何况二人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官员,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生怕别人不知道比皇帝富有?虽然沈万三在二人之后,但万古不变的道理,他们又不蠢,会不明白?

再说,司马炎虽然风评不怎样,总体上还是崇尚节俭的,二人公开比富,是嫌自己多长了几个脑袋?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王恺还向司马炎借珊瑚树比富,太假了吧!十三、赵光义强幸小周后

赵光义在历史上的形象确实不堪,烛影斧声、金匮之盟、高粱河做驴车逃命,阴死四弟赵光美和侄子赵德昭。

但是,他只是对皇权有很大欲望,对美女并没有太大的欲望。他在位二十一年,相比其他皇帝,后妃并不多,子女也不多,谈不上好色。

说他强幸小周后,确实有点“抹黑”的意思。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十四、冲冠一怒为红颜

据《明史》记载,李自成兵围北京,崇祯命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勤王,吴三桂从3月7日接旨,18日出兵,23日在半路上接到崇祯死讯以及李自成的招降书,吴三桂同意归降。27日,到达距离北京二百六十余里的玉田,这时吴三桂获悉吴家在北京牵连蒙难,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掉头回山海关降清。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吴三桂一代枭雄,会为了一个女人做“汉奸”?

陈圆圆被羞辱也未必见得,当时在大顺军眼中,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绝对是个劲敌,否则李自成也不会亲征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为什么几天都等不了,非要上吴家索要金银和陈圆圆?明朝官员投降的很多,对拥兵的武将,李自成从来都是优待的,为什么偏偏对吴三桂如此严厉?

说明拷打吴襄、索要陈圆圆纯属子虚乌有。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十五、太空中看到长城

在小学语文《长城砖》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的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观察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长城长度可以,宽度呢?

辟谣历史上的假典故,与你知道的不一样

即使长城是我们的,这也是个纯纯的谣言,即使飞机上都看不到,更别说在外太空。

杨利伟的采访中都说了看不见,小学生只是小,不是傻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真相大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典故背后故事
...背后的真相。大家都知道“力士脱靴”的故事吧,李白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这在很多人眼中,是李白不畏强权、敢于挑战的象征。但真相可能并非如此。李白作为文人,他的高傲和自尊可能驱使他做
2024-03-06 02:24:00
太监也有大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六位杰出太监
...好的,下面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六位好太监。NO.6高力士忠心耿耿、才华横溢的高力士本名冯元一,一生侍候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高力士在宫中风风雨雨几十年,交结
2024-02-07 16:42:00
太监也有好人,历史上有哪些名垂青史的太监?
...,往往是有一定官阶的宦官,不是普通的干杂活的太监。高力士为什么先说高力士?因为高力士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高力士不仅仅对唐玄宗忠诚,而且深得唐玄宗的厚爱,甚至说两人亲的“
2023-02-26 22:45:00
高力士:被污名化的千古贤宦,揭秘其真实历史形象
提到宦官高力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那个脍炙人口的“为李白脱靴”的典故,人们认定是他的原因导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人气很高的李白仕途中断,随后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
2024-04-16 13:39:00
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宦官专权与王朝的沉浮
...唐朝的“将军”们相比,便有些小巫见大巫了。唐朝大监高力士自安史之乱爆发到唐朝灭亡的者150多年时间里,唐朝的宦官从干预内廷议政,到把持中央禁军,进而控制朝政,最终形成宦官专权
2023-09-23 16:52:00
曾经享受贵妃捧墨,高力士帮忙脱靴的殊荣的李白,民间传闻他和杨贵妃感情甚好,经常在杨贵妃和唐玄宗出游的时候随侍一旁,为皇帝和贵妃写诗助兴。那么李白和贵妃之间是否真的如民间传说那般有
2023-08-24 13:47:00
中国古代最让皇帝痴迷的美女排行榜
...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安史之乱,唐玄
2023-04-09 13:36:00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关于此次兵变的历史真相,历来有四种说法:一、宦官高力士是这场兵变的幕后主谋此说法的依据主要基于一点:高力士有发动兵变的动机。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的权宦,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唐
2023-02-04 16:22:00
什么原因造成了李白官场失意,一生无缘仕途的?
...进谗言了。我们大多知道在杨贵妃跟前进谗言的这个人是高力士,因不我们知道有”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这档子事,高力士怀恨在心,才在杨贵妃跟前挑拨的。其实不然,而是另有其人。那么
2022-12-21 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