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一民 | 韩愈印象:遇见唐宋八大家之一
重新唤起对韩愈的兴趣是2019年在广东潮州。得知我第一次到潮州,出租车司机热情地向我介绍潮州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他介绍的第一个景点是韩文公祠,他说韩愈在潮州做官办学校,给当时不开化的潮州带去了文化,很多...……更多
庾信的这句话一千多年来,只王勃敢仿,即兴而作成千古名句
...对仗句,而且两篇文章都爱用典。《滕王阁序》中有很多名句,它们包含了很多的故事和道理,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等,但它们都掩盖不了下面这句话的光辉。它...……更多
从《断句》看苏麟:北宋文人的才情与仕途追求
...范仲淹。但其实他的头衔还有很多,并且出自他手的千古名句更数不胜数。众所周知,范仲淹的为官理念为要提前为民间百姓忧虑、担忧,要率先将他们担忧之事解决。并且要先让百姓享乐才行。如此,他将民间百姓放在了第一...……更多
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涵育“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作者:刘 宁《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4日 07版)《终南别业》 朱敏 绘 选自《画说唐诗》《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刘 宁 著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更多
聊聊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一往情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很多人都更加推崇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但若没有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也就没有刘禹锡的那首千古名作。白居易的这首确实不如刘禹...……更多
苏轼与佛印:千古名篇背后的禅意与智慧
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东山再起,官拜龙图阁大学士,外派杭州担任知府。上任途中,苏轼路过润州,到金山寺去拜见老友佛印禅师。二人一番畅谈后,苏轼就写下了一首诗。全诗有一半的句子,都是抄自唐代诗人...……更多
聊聊南宋名将岳飞名砚的前世今生
...种雅号。唐朝文嵩以物拟人,称砚为“即墨侯”;唐代的韩愈爱用瓦砚,称其为“陶泓”;宋代苏轼用他一代仙才的文笔,称砚为“万石君”;宋代的另一位文人戴复古认为,文人以文墨为生计,因此将砚台比作田地,称之为“...……更多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和苏轼这对“欢喜冤家”,一个力主变法,一个才华横溢,两人政见不合,经常在朝堂上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可偏偏这两人又都是出了名的文坛大佬,私下里免不了还要“切磋”一番。有一回,王安石为...……更多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这位状元郎在路过岳飞墓的时候写下两句诗,成为千古名句,传诵至今!你知道这位状元郎写的是哪两句诗吗?一、蒙尘才子秦大士的别名为“秋田老人”。著有《蓬莱山樵记》、《浮云楼记》等。他的父亲秦有伦一共有七个...……更多
秦桧后代高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写下2句诗,后来成传诵千古的名句
...元郎在经过岳飞墓时留下了两句诗,这些诗句成为了千古名句,至今仍被传颂。你知道这位状元郎写了哪两句诗吗?一、蒙尘才子秦大士被称为“秋田老人”,他曾著有《蓬莱山樵记》和《浮云楼记》等作品。秦大士的父亲秦有...……更多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东坡讲坛”第九场讲座省博开讲
...翻译家奖获得者Kanokporn Numtong(吴琼)主讲《东风渡海:苏轼与中国文学在泰国的文艺漫游》。“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东坡讲坛”第九场讲座在省博开讲。省旅文厅供图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更多
王籍: 一首诗奠定一流诗人地位
...描写,用的是诗词当中常见的反衬手法。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到底好在哪里?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详细说明。王维有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空山之幽静,后两句是用突...……更多
柳絮飘飞春意浓
...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这是唐朝韩愈描写柳絮的诗。夕阳西下,诗人坐在清澈如镜的池塘边,静心地看着柳絮飘落在水中,纤细的绒毛被水浸湿。“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草长莺飞二月...……更多
“成语达人”韩愈
本文转自:今晚报韩愈,字退之,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除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这位唐中期的文坛巨匠留给我们的,还有他创造的三百多个成语。唐贞元十七年(801),已经33岁的韩愈第四次参加吏部的考...……更多
苏轼进寺庙大喊:“秃驴何在”,一小和尚回了4个字,成千古绝对
苏轼一直给人一种自由洒脱、放浪形骸的感觉。事实也确实如此。他在不熟的人面前可能还要装模作样一下,但是面对老熟人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一次,他去拜访好友佛印和尚。他推门而入,张口就问道:“秃驴何在?”佛...……更多
聊聊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背后的故事
...员结下了“梁子”,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苏之争”。苏轼的老爹苏洵当时代表的是旧党派,不仅在政见上与王安石十分不和,私下里也与王安石有着数不清的私人恩怨。苏洵当时以文,名动京城,各路政客文人纷纷评品赏析...……更多
...远播,全唐诗收录其诗歌就多达八十八首。李贺年少时,韩愈听说他有诗才,是棵好苗子,于是亲自上门试其才学并赞叹不已。后来,韩愈还多次写信给李贺,劝他考进士。当有人因李贺父亲名叫“李晋肃”,说“晋”“进”同...……更多
杜牧梦扬州,苏轼醉扬州,他却要死在扬州,结果让他自己写中了
...!杜牧在扬州做了两年的小吏,却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名句。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写的是扬州少女的娉婷;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的是二十四桥附近风流的夜生活;“十年一觉扬州...……更多
...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热播,使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重现荧屏。提到韩愈,很多人会认为:他出生世家,幼年为孤,入仕曲折,又多起落,一生坎坷。但是,我却认为:韩愈有一个圆满的人生。韩愈(768年-824年),字...……更多
张献忠逼和尚破戒吃肉,否则就屠城!和尚说了十个字,成千古名句
...城。和尚说了十个字,不仅救下满城百姓,还成为了千古名句。嗜杀成性的张献忠张献忠虽然读过几年书,但是行事风格一点也没有读书人的样子。他嗜杀成性,比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张献忠曾经留下一块“七...……更多
赵匡胤随口作两句诗无人能续,四百年后另一帝王对出,成千古名句
...零零地留在了世间,成为了一个无法完满的遗憾。【千古名句】历经沧桑,时光荏苒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代豪杰,他年少家贫未能读书,但壮志凌云。成年后稍有成就,便发奋补习文化,自此钟爱吟诗作画,以文抒怀,...……更多
杜甫的千古名作被人误解,苏轼拍案而起:诗圣梦中给我解析
...觉得有些问题。感觉有些牵强,又说不出哪里不对。直到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给出了他的理解:仆尝梦见人,云是杜子美,谓仆曰:“世人多误解吾诗。《八阵图》诗云:‘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人皆以为‘先主、武侯...……更多
...,其实大家对唐宋八大家中的七位都非常熟悉,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以及王安石,似乎曾巩在民间的影响力要比这七位小一些,可是曾巩在他所生活的年代,是非常著名的。因为曾巩...……更多
唐朝文人风采:从李贺的仕途看唐代文人的命运与情怀
...其表达了出来。好在上天没有辜负这一有心人和能人,受韩愈赏识的李贺,终究会在仕途中走过一段时间。元和六年,李贺入朝为官,其不仅仅是受人推荐,还经过了一段非常严格的考核,方可入朝为官。刚入朝时,其官职较低...……更多
话剧《苏母》北京首演成功
...柔的画卷,使苏母形象栩栩如生,让家风故事深入观众的心坎里。笔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观众为演员精彩的演绎和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感动落泪,走出剧场后还一直沉浸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微言大义,一叶知秋,这个剧通...……更多
和韩愈齐名的中唐时期天才是谁
中唐时期的天才诗人数量虽然不如盛唐,但还是有许多了不起的大家,最著名的,估计就是柳宗元了。他不但在政治上,做到了一个超级大官,而且,他的文学水平,也是超一流的。柳宗元留下来的诗,只有一百四十五首,并...……更多
“死亡早已被我预料到了!”,秦观晚年被贬写下这首千古佳作
...楼梦》里的主人公贾宝玉就是以他为原型而写的,多情。苏轼说他:“有屈、宋之才。”;“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王安石说他:“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当朝两位大学士对他都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可见他的才华...……更多
读书,为什么是世间第一等好事?
...其中提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千古名句就此诞生。在现代社会,这句话过时了吗?并没有。资料图:“书山”之景令人眼前一亮。王笈 摄几年前,只有十多岁的武亦姝,凭借丰厚的知识储备,夺得那一届...……更多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而听说他的才名后,已经在文坛享有盛誉的都官员外郎韩愈、侍御史皇甫湜因为有所怀疑而特意登门拜访。为“招待”两位贵客,李贺当面创作了一首《高轩过》,引得二人惊讶不已,从此之后,李贺的名声更加显扬。值得一...……更多
对话潍水先贤|诗酒趁年华 有一种境界叫超然
...娟。” 公元1076年,时任密州(今潍坊市诸城市) 知州的苏轼写下传颂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北宋神宗朝中为官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北抗联英烈祁致中故居开始修缮
通讯员 李跃 王建节7月21日,曹县常乐集镇祁庄村,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彻村头,抗联英烈祁致中将军故居修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2025-07-23 21:31:00
银币上的真理之光
一枚银币,诞生于90多年前。马克思的“面孔”为什么变成了“中国人”的模样?1931年6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湖北房县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2025-07-23 08:51: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7月22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
2025-07-23 09:25: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刘一鸿:“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大皖新闻讯 烽烟遍江淮,赤心照山河。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壮阔史诗中,安徽籍烈士刘一鸿挺身而出,他以“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2025-07-23 14:50:00
桐城学兵队击落日机史料被发现 为研究桐城抗战史增添史料新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整理档案时,发现一则桐城学兵队击落日军飞机史料,该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桐城学兵队成立于1938年夏
2025-07-23 14:51:00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10日,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毛征生不假思索,把大伯易元勋的名字写在纸上。记者在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广子冲走访时
2025-07-23 15:04:00
总策划:夏广青统筹:黄建福 王庆东出镜:王萍拍摄、后期: 林鹏 王金慧 李冠霖 马习之
2025-07-23 16:08:00
“鸣鸣的下午茶”——“文人的责任”当以文化赋能时代
7月22日下午,“鸣鸣的下午茶”栏目走进新基地产集团,以文化赋能文企融合,活动主题为“文人的责任”。本次活动由南京知名文化界人士王朔主持
2025-07-23 18:43:00
禁止进入!7月25日6时至22时,驻闽某部在福清江阴地域将组织实弹射击。
2025-07-23 12:4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刘眉生:血洒忻口的黔中忠魂
刘眉生,字天嘏,1905年3月26日生,贵州省播州区南白镇(时名懒板凳)人。1923年,刘眉生考入赤水县崇武军校,1926年考进黄埔军官学校步兵科
2025-07-23 05:01:00
经历“浙江抗日第一仗”的炮火洗礼杭州日报讯 在嘉兴嘉善县毛家社区沪杭铁路边,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静静矗立在公园内。抗战时期
2025-07-23 06:2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家村深夜枪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当时开会的窑洞(图片由作者提供)。 1942年农历八月初六,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黄土高原的夜晚已是寒气逼人
2025-07-23 07:02:00
7月21日,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迎来一场文化盛宴——《贞珉镌德——唐代郭氏忠孝廉义文化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中,晋祠博物馆馆藏的《郭公庙碑》首次公开展出
2025-07-22 23:14:00
【灵山夜话】陈文蔚:从灵山脚下到理学传承的人生轨迹
陈文蔚(1154—1247年)出生于信州上饶县上泸镇的耕读世家,自幼在父亲陈邦献的悉心教导下研习儒家经典。其父陈邦献号“竹林居士”
2025-07-22 11:37:00
【灵山夜话】杨时乔卧病看灵山
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一些文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藏着一个人的灵魂私语。杨时乔的《卧病看灵山》,便是这样的存在,它裹着明代士大夫的风骨
2025-07-22 1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