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籍: 一首诗奠定一流诗人地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07:53: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诗宋词,国之瑰宝。唐宋以来,因善写诗词而名垂千古的人不少。比如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比如宋朝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

王籍: 一首诗奠定一流诗人地位

其中,还有一些诗人因笔下的一首诗作而名留青史。比如唐朝的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写尽了游子羁旅途中的愁思;比如唐朝的金昌绪,笔下仅存一首《春怨》,写尽了妻子对身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比如宋朝的林升,仅存一诗一词,他的名作《题临安邸》下至黄口小儿,上至耄耋老人,无不成诵。

除了唐宋诗人以外,诗歌的发展史上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也是仅凭一首诗就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流诗人。后世的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山水诗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他就是南朝梁诗人——王籍,一首《入若耶溪》面世以后,引起震惊,以为独绝。他诗学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史书记载:“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足见其地位之高。

王籍,身卒年不详,山东临沂人。出身大族,祖父王远和父亲王僧祐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小就聪明,七岁能属文,当时的文坛大家任昉和沈约对其称赞有加。

他仕途不是特别顺畅,累官至中散大夫(五品),也曾多次被贬,为了消解心中的苦闷,常常信游山水以自遣。

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由南向北而流,沿途共有36条溪水汇入,北入鉴湖,是一处幽雅的旅游胜地。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艅(yú)艎(huáng):大船。

驾着大船在溪水中游赏,水面宽阔,心旷神怡。抬头仰望,天空晴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面清澈。水天一色,美不胜收。

这两句交代了人物和地点。

“泛泛”二字,除了道出水面之广阔,还说明诗人这次游赏是随性之举,任由船儿在水面上悠哉行驶。也可以略微看出诗人彼时之心情是喜悦的。

下句中着一“共”字,这就很自然地将水天连接在了一起。既写出了水之清澈,又说明彼时天空澄澈。水天交相辉映,给人美的感受。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阴霞:山之北谓之阴,诗人行进的方向是由南至北,所以说是阴霞。

远岫(xiù):远方的山峦。

阳景:景同影,指的是太阳在水中的倒影。

远远望去,山的北面,灿烂的晚霞徐徐升起,阳光照耀着水面,波光粼粼,追逐着流水。

这两句是诗人所见之景。

有远景,也有近景。远处写山、写霞,近处写水,山水交融,意境极美。诗人并没有很空泛地描写山和水:山有云霞,水有日影,这就有了层次感和鲜明的色彩感。

“生”不仅写出了云霞的动态美,还富有情趣;“逐”本是人的动作,这里拟人化,好像日影和诗人一起,正在追逐着流水,想和诗人一起领略前方的美景似的。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声此起彼伏,可树林却显得十分宁静,时不时的几声鸟鸣,深山显得更加幽静。

是听觉描写,用的是诗词当中常见的反衬手法。

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到底好在哪里?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详细说明。

王维有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空山之幽静,后两句是用突然出现的鸟鸣来反衬前面的幽静,是典型的四句完成反衬。而王籍这首,只用了一个“逾”和“更”就完成了反衬,五个字就实现了句内反衬。高下立见。

王安石有句诗:一鸟不鸣山更幽。

很多人说是王安石和王籍叫板,这是典型的臆测。王安石是诗文大家,这么做有失风度。

仅从诗本身来看,他这种改法确实激起了众怒:清人顾嗣立说“直是死句”,把诗写死了。南宋的曾季鲤说“如果没有鸟鸣,山自然是幽的,为何还要用一更字呢”?钱钟书先生也对此句持否定态度。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身处这么美的地方,让我有了归隐之意,我早已厌倦仕途,却迟迟没有归隐而让我觉得悲哀万分。

“此地”二字是对景和情做了一个总结,转到了对未来的计划上面,很贴切。

诗人从反面着笔,这就很能说明诗人的这番出游是令他愉悦的,正是因为这里的美景,勾起了他仕途之不愉快,产生了归隐之心。

“游”字前面用一“倦”字,说明诗人的仕途不得意,官做的并不顺心。

诗人王籍仅存两首诗,凭这首而诗坛留名,若耶溪也因此成为旅游圣地,唐宋有很多诗人模仿他的名句,可从来没有人能够超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2: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籍一生没写几首诗,但这一首却影响了一批唐代诗人
...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南朝诗人王籍的这首成名之作。《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这首诗起首两句其实很
2023-02-23 14:28:00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与文学的胜利
...轻的时候便是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夸奖王安石,认为他的诗足以媲美李白,他的文章也是可与韩愈齐名,这样的评价应当说是很高。王安石本人并不想成为文学家,他只
2023-10-18 20:13:00
“妇人尤不可作诗”:谈谈唐代时期,士人妻女作诗的发展过程
...说让她们去作诗了。就如在武宗会昌年间,一位自称为“若耶溪东”的女子,因随夫入关、夫亡东归的辛酸经历,只能通过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其诗曾道:“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
2023-10-09 17:56:00
苏轼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各写下首千年经典,高下立判
...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是29岁的王安石在任满返乡时所做。前两句写出了他的所见所闻,后两句借物咏志。其实这首诗并不难懂,大致意思就是听说在飞来峰
2024-05-14 09:20:00
唐朝诗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有传纪,生平资料也非常稀缺,却有六篇诗歌传世,这六首诗还全部属于千古名篇。同时,按照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的话说,这六首诗还囊括了唐诗的“三个第一”名。它们分别是“七绝第一”——
2023-02-08 21:13:00
朱湘《采莲曲》是一首极具“三美论”标准的格律新诗〔317〕
...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李白《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盈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
2025-05-18 11:11:00
王安石的文学造诣与变法失败的反思
...南宋高僧,所以小珏认为此处的飞来峰应该是指前者。这首诗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后回家乡临川,途径绍兴登山,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在第一句中,作者就极尽夸张地
2023-09-26 20:38:00
哪位弱女子的诗,杜牧不及王安石难追
...成为诗歌中千百年不变的元素。文人墨客对此写下了数百首诗篇,流传下来的就有百首之多。然而,有一首小诗是一个弱女子写的。这首诗一出版,就令许多名诗黯然失色。真诗百首,不如女子二十
2024-04-23 15:55:00
欣赏一下美妙的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夜》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欢庆新年的到来。春风拂面,温暖人心,象征着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和生机。2.《除夜雪》 白
2024-11-09 19: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