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4 10:15: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桧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恶人,他独揽大权,陷害岳飞,可谓是十足的坏人。但是他坏不代表其他姓秦的人也坏。

乾隆十七年,科场上走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他的名字叫秦大士。

这个"秦"字,让当时的人们怀疑他与之前的哪一位有什么关系,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位状元郎在路过岳飞墓的时候写下两句诗,成为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你知道这位状元郎写的是哪两句诗吗?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一、蒙尘才子

秦大士的别名为“秋田老人”。著有《蓬莱山樵记》、《浮云楼记》等。他的父亲秦有伦一共有七个儿子,秦大士排名第二。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秦大士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这个小生命的降临,本该给家族带来无限欢欣,却因为那个"秦"字,让整个家族蒙上了一层难以挥去的阴霾。

从记事起,秦大士就感受到了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每当他出现在街头巷尾,总会有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瞧,他姓秦,那不就是秦桧的后人吗?"这样的话语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刺痛了这个还是孩子的秦大士。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然而,面对这样的处境,秦大士并没有自暴自弃,相反,他将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化作了读书的动力。在那个烛光摇曳的书房里,这个倔强的少年日复一日地埋首典籍,仿佛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十岁那年,秦大士已经能写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章,他的书法更是出神入化,据记载他擅长写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笔下的一撇一捺都饱含着对命运的抗争。他还曾尝试卖字为生,而求字者络绎不绝。

然而,即便他的才华如此出众,那个"秦"字依旧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他与周围的人群隔离开来。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在这种环境下,秦大士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总是独自一人,或是埋首书堆,或是在院子里练习书法。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和慰藉。二、金榜题名

在秦大士38岁那年,他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高居榜首。按照当时的惯例,秦大夫诞生的小巷就由地方官命名为“秦状元巷”。而当金榜上那个熟悉的"秦"字映入众人眼帘时,当时的人们都沸腾了。

高中状元后,秦大士被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乾隆皇帝十分的欣赏他的才华,后来让他担任科举考试的考官。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您的理解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但是,对秦大士来说,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却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质疑。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位新科状元的身世。有人说他是秦桧的后人,有人则认为这是上天对秦桧一族的一种补偿。

就在众说纷纭之际,乾隆皇帝也对这位特殊的状元产生了兴趣。

据《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乾隆皇帝在一次私下召见中问他:“你过真是秦桧的后代吗?”面对这样危险的问题,秦大士并没有慌乱。他沉吟片刻,然后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简单的七个字,既巧妙地回避了敏感的身世问题,又表达了对当朝的忠诚。乾隆闻言,不禁对秦大士的机智过人暗自赞叹,心中的疑虑也随之消散一些。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但是乾隆皇帝后来还是找人去调查秦大士的身世,调查结果证明秦大士是秦梓的后代,秦梓是秦桧的哥哥。但是他和秦桧不一样,他不愿与秦桧同流于是在后来迁家潥阳隐居了。这样的人的后代自然也是正直的。三、墓前的顿悟

虽然秦大士在朝堂上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但在民间,那些流言蜚语依旧如影随形。有一天,秦大士与几位友人结伴游览岳飞墓,本想借此缅怀先贤,陶冶情操。

然而,就在他们行至墓前时,一位友人突然出言讥讽:"秦状元,你可敢踏入这忠烈之地?"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击打在秦大士的心头。他没有反驳,也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地走到墓碑前,提笔写下了两句诗: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两句诗,字字千钧,道尽了秦大士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既表达了对秦桧的鄙视,又展现了对岳飞的无限敬仰。这一刻,秦大士仿佛卸下了心中的重担,将自己的心迹完完全全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四、仕途短暂

秦大士凭借出众的才华和正直的为人,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被委以重任,在朝中担任要职。每当他提出建议或发表意见时,总会有人暗地里议论:"这个秦大士,莫非是想效仿他的祖先秦桧?"这样的猜忌和不信任,让秦大士感到深深的无力和失望。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有一次,在朝会上,秦大士提出了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然而,就在他慷慨陈词之际,一位大臣突然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秦大人的提议确实不错,只是不知道是否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句话虽然说得含蓄,但其中的恶意却不言而喻。秦大士顿时感到一阵心寒,他意识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那个"秦"字都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

就这样,在做了十几年官之后,秦大士选择了归隐山林,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书法和诗文创作中,用笔墨抒发心中的郁结。虽然他在李氏舞台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但他的诗句和为官清廉的作风,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特别是他晚年尤其擅长绘画,并且特别喜欢画竹子,在当时人们称他诗、书、画为“三绝”

时间易逝,秦大士的故事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那两句在岳飞墓前写下的诗,却经久不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总结

这两句诗不仅记录了秦大士的个人遭遇,更成为了后人反思历史、铭记忠诚的一种态度。每当有人朗诵这两句诗时,仿佛都能看到那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状元郎,在岳飞墓前沉思的身影。

但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由他的姓氏或出身来决定,而应该由他的才华和品德来衡量。我们无论处境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桧后代高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写下2句诗,后来成传诵千古的名句
秦桧,这个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恶人,因独揽大权和陷害岳飞而声名狼藉,可谓是彻头彻尾的坏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姓秦的人都是坏人。乾隆十七年,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在科场上脱颖而出,
2024-08-19 11:03:00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中国历史上,秦桧的名字,无疑是令人诟病的。他被视为民族叛徒,对岳飞的陷害成为了永恒的痛。时光流转数百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秦桧的影子似乎仍然笼罩在他的后人身上。在古代的中国,士人
2023-10-16 14:00:00
忠奸之名百年纠缠,秦桧后人高中状元,岳飞墓前自省终成绝句
“你就是秦桧的后人?”乾隆皇帝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响起,冷冷地盯着跪着的秦大士。满朝文武皆屏息,仿佛这一刻的回答将决定他的命运。秦大士抬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正是。”此话一出,堂
2024-11-18 11:39:00
秦桧子孙考上状元,路过岳飞坟墓写了两句诗,被人赞了270年
...名带来的压力与歧视。要说历史遗臭万年之人排行榜上,秦桧无疑名列前茅。秦桧作为宋金局势极度紧张之时,宋朝当朝宰相,却将自己的私利与权欲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他极力主张对金求和称
2024-09-05 21:59:00
...必都妇孺皆知了,虽说其一生精忠报国,但最后竟被小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给陷害了,自此,秦桧也成为了千古罪人。而今天小编要和你说的并不是秦桧,而是他后人的故事。虽然秦桧已然是
2023-08-21 21:35:00
秦桧的后人考上了状元,乾隆问他的祖宗是谁,他如何答
秦桧的后人考上了状元,乾隆问他的祖宗是谁!这个故事出自野史,但主角秦大士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且是如假包换的乾隆年间状元,“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也出自他的手笔。秦大士,号
2024-06-12 09:29:00
晚明时期,江浙地区流行“认名人当祖宗”,连奸臣秦桧都有人认
...帝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问秦大士:爱卿姓秦,真的是秦桧的后人吗?秦大士回答的也很巧妙:一朝天子一朝臣。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万岁爷是千古圣君,用的自然是忠臣。乾隆帝一听
2023-01-20 15:50:00
谈及秦桧,如今有一个奇怪现象,即:在史书上,已经断子绝孙的秦桧,后世却冒出很多后人出来!甚至,有秦桧后人宣传,已经跪了800年的秦桧,该站起来了!闲扯一句,网络上有很多文章,说乾
2024-06-07 06:32:00
南宋名将岳飞在宋高宗和秦桧的构陷下,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20年后,岳飞得到了昭雪平反,千古流芳。秦桧虽然寿终正寝,却遗臭万年。
2022-12-12 14:35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