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高仙芝撤到潼关后便被杀,李隆基破口大骂:竖子,真是徒有虚名
756年1月27日,李隆基下旨抓捕高仙芝,押赴菜市口,即行斩首。得知消息后,潼关将士纷纷赶往行刑处,高喊冤枉。在说到罪名时,高仙芝突然怒目圆睁,大声疾呼:“我若果真有克扣粮饷的行径,诸君就大胆揭发;可要是我...……更多
李隆基战前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是自毁长城的愚蠢行为吗?
李隆基临阵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自毁长城的无脑举动。然而,如果把我们换成当时的李隆基,我估计我们也会杀掉高、封二人。▲唐玄宗李隆基大家顺着我的笔尖往下看一下,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安...……更多
唐朝唯一一位瘸腿将军,还是近视眼,被李隆基杀死后全军喊冤
封常清,细瘦目颣,脚短而跛。高瘦个子,近视眼,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起路来一拐一拐,也就是天涯明月刀里面的傅红雪。封常清最早是高仙芝的跟班,跑腿的长随,跟着高仙芝平定西域各部落,高仙芝出去巡查,封常清...……更多
...自毁长城吗?1、唐玄宗昏庸与宦官边令诚陷害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总共在位44年,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与其党羽,结束了自武则天以来唐朝朝廷的混乱与政治动荡,并创造了为期27年的开元...……更多
安禄山何以能一骑绝尘,横扫中原,令盛唐颤栗?
...,将强大的唐朝推向风雨飘摇的边缘?这背后,唐玄宗李隆基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安禄山,本为突.厥族系粟特族人,后投归唐朝,并成为唐朝的将领。他精通兵法,擅长骑射,更以其狡黠和机智在官场中游刃有余。由于他的...……更多
...缓了安史之乱的结束进程。还有一点,提前来说,就是李隆基自断武将臂膀,这和明朝崇祯帝战时斩杀袁崇焕、催促督师孙传庭出潼关和农民军作战别无二致。当时,鼎盛的大唐帝国,有三大柱国大将军,分别是哥舒翰、封常清...……更多
潼关之战:十万唐军覆灭后帝国的哀恸
...连高居皇位、始终不惮以最恶的心思揣测他人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始料未及。 当河北附近州县的官员快马加鞭地奏报安禄山造反时,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直至叛乱发生七日后才恍然大悟似的...……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何衰败的呢?唐朝的衰败还要从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说起,开元盛世最辉煌的时候人口达到8000万,那时候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也不过才2亿多。所以大唐被称为东方神奇的国度一点都不夸张。当时的大唐一片歌舞升平,谁...……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中原内部太平的太久了,很快就被安禄山马蹄踏平,李隆基深受震动,急忙下达一系列措施,如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更多
安禄山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为何还诛杀封常清和高仙芝
...孝逸、魏元忠就带着三十万大军。现在武则天的好孙儿李隆基同学又有什么,又能给封常清什么呢?玄宗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这都是安禄山的职位,得自己打败安禄山才能拿到。国家一个兵也没给他,封常清还得自...……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打了8年的原因
...深,说明他的成长道路是坎坷的,李林甫是唐朝宗室,李隆基按照辈分还得管他叫叔叔。但宗室一来非常多,二来李林甫这个宗室有点太远了,他的曾祖是李渊的堂弟,所以顶着宗室的名头,实际上李林甫也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更多
唐玄宗是心甘情愿放弃权力吗
要是没有安史之乱,李隆基还有可能在大唐盛世的光环中成为千古明君的!可惜安胖子的造反,让这一切都成了泡影,李隆基成了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的矛盾帝王!那么,到底是不是因为安史之乱,李隆基感觉心中羞愧难当...……更多
安禄山顺利拿下长安,为何被儿子所杀
...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的背后,渐渐开始享受歌舞升平的李隆基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经营的帝国将要迎来一场盛世的浩劫,而这场浩劫正史他的边疆重臣安禄山引发的,可是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居然还不相信安禄山...……更多
...唐玄宗不断犯错误,他早就不是唐隆政变中英明果敢的李隆基了,长年纵情声色,宠信杨贵妃,不理政事,导致晚年的唐玄宗就是个昏君,在哥舒瀚之前,唐玄宗听信宦官边令诚的意见,斩杀两大名将高仙芝与封常清。杀了名将...……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剑指四方鲸吞蚕食,让周围的小国都是俯首称臣。到了李隆基执政中期唐朝国力达到了顶峰,天宝13年,全国的户口统计结果为5288万人。加上军队奴婢等人,史学家估计全国总人口应该有8000万,仅长安人口就有200万人,而同时...……更多
解析夫蒙灵察和高仙芝的关系
...要的胜利。而高仙芝则是唐朝中期的将领,他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领导下,对抗了安禄山的叛乱,保卫了唐朝的领土。然而,尽管夫蒙灵察和高仙芝都是唐朝的将领,但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军事关系。他们的主要联系在于,他们都曾...……更多
...一道屏障又被叛军攻破。面对咄咄逼人的叛军,唐玄宗李隆基被迫带着杨贵妃、杨国忠,以及部分皇族重臣,狼狈逃亡四川,开始了著名的“天子九迁”的第一迁。都说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强盛的阶段,唐玄宗又一手开创...……更多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为一名普通士兵。(哥舒翰投军十年已经名满天下) 李隆基收养过一个义子叫王忠嗣,开元二十八年,在西北戍边十年的王忠嗣升任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四方节度使。哥舒翰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尤其在一次外出巡视时与...……更多
安史之乱的是谁之过?是唐玄宗?李林甫?还是杨国忠
...灭叛军的大好机会,必须给他下死命令,坚决出击!”李隆基听了杨国忠的话,命令和叛军死拼。哥舒翰出关迎战,结果一战大败。杨国忠:怂恿唐玄宗跑路,马嵬驿兵变中,杨国忠被斩首,杨贵妃被赐死潼关失守后,曾在四川...……更多
...不趁手,原因也有很多,不过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李隆基这个当时在位的皇帝。继位时,大唐已经享国近百年,各种积弊差不多已经到达了一个峰值,而李隆基本人又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治下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任皇帝。长...……更多
唐朝名将高仙芝:智勇双全却遭奸宦陷害,大唐帝国的命运因此改写
...,自己现在实力不够,他与封常清商讨后决定将叛军引往潼关,借助潼关的做好拒守准备。也就是由于潼关对于大唐帝国的重要,高仙芝等人深知这里不能丢失,而这里的将士也是决定死守。不过就是由于奸宦边令诚的诬陷,高...……更多
历史上什么人的死,让你感到意难平?
...捷,大唐西平郡王,一代天宝名将。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先是派“大唐双壁”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军平叛,当时河北各郡纷纷起兵对抗叛军,郭子仪,李光弼也分别出井陉,太原,准备抄安禄山老家,只要守住了长安,叛军不...……更多
从安史之乱看唐朝兴衰:名将高仙芝的辉煌与陨落
...,就开始在边界上恶意挑衅敌人的原因。而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好大喜功,边境频繁暴动,安史之乱由此爆发。导致百姓没有安居乐业的生活,被战争毁掉家园。 唐朝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走上下坡路,慢慢从繁华跌落,陷入谷底...……更多
安西三任节度使攻打小勃律国相继失败,只有高仙芝成功了
...重的影响到丝绸之路南路的安全。对此帝国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后十余年中三次次诏令西域唐军进攻小勃律,为此先后三任安西都护田仁琬、盖嘉运和夫蒙灵察数次发兵攻打小勃律,但都因葱岭难行或者后勤补给不畅通从而无...……更多
高仙芝:英勇与贪婪交织的传奇人生
...致。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大军直扑潼关。高仙芝奉命在陕郡组织防御,因为叛军势大,又长于野战,高仙芝决定放弃陕郡,后撤进潼关,结果途中遭遇叛军追击,高仙芝大军损失不小。高仙芝退入潼关,立...……更多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分给士兵食之。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唐玄宗李隆基携带妃妾逃离长安,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唐玄宗作为王朝统治者为何弃百姓于不顾?张巡为何做出如此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更多
...水,安禄山攻陷东京洛阳。之后高仙芝、封常清及时退守潼关,作好拒守准备,遏制了叛军攻势。之后,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高仙芝与封常清是当时名将,他们的被...……更多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的昏庸,其实这一场战争完全可以在前两年结束。但由于潼关的失守,彻底地将这场叛乱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中。兵抵潼关在叛乱开始前,唐王朝的军队其实已经从府兵制变成募兵制,这些军队都是职业军人。到了选中天宝年间,...……更多
唐朝盛衰史话:从贞观之治到国都六陷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神武大帝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等英明之主的治理下,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到了开元年间,其经济已经恢复到隋文帝时期的巅峰状态,人口超六千万,国库年年出现盈余,民间更是富庶一片。当时有...……更多
唐朝的辉煌与外族人的贡献:高舍鸡与高仙芝的故事
...洛阳。在无奈之下,封常清也是向高仙芝建议到引兵前往潼关进行大战。高仙芝觉得此举是明智的便同意了。因为过了和平时间太久了,就连多年征战沙场的高仙芝也觉得叛军有些难以抵挡了,再退往潼关的道路上他的军队一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窗事发,十字坡孙二娘宰的那个和尚瞒不住了,武松被生擒
三年前,头陀和尚广惠辞别了方丈师兄,离开平凤岭少林寺,下山募化十方,普渡众生,一去不复返。广惠头戴月芽金箍,脖项挂着一百单八颗人骨的念珠
2025-02-22 15:48:00
《三生三世》离怨为何如此痛恨离镜,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等恩怨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擎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魔君,一直想打败天族取而代之,掌管四海八荒。因此他向天族发动了战争,导致天族损失惨重
2025-02-22 15:57:00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为何诸葛亮却说: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
一、两难全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早已成为了彪炳史册的三国事件。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此事件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是因诸葛亮做得太完美
2025-02-22 16:02:00
万年县政府办公楼:奢华背后的深思与政坛娘子军团的崛起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印记。万年县政府办公楼,这座矗立于城市中心的宏伟建筑,近期因其奢华的装饰风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2-22 16:14:00
明朝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叫明朝而不是改名叫北明?
大明王朝的名字在朱棣靖难之役中没有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大明王朝还是朱家王朝朱棣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大明王朝的燕王
2025-02-22 16:28:00
浙江有个皇帝墓,1000年来都有专人在守墓,2008年专家才查出墓主人
在浙江温州地区有一个叫做南山头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非常的普通,之所以被人提及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皇帝墓”,而且这个墓地已有专人守护了一千多年了
2025-02-22 16:34:00
日本天才罪犯:用3分钟抢3亿日元,留下120件证物,至今仍未破案
昭和43年(1968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的府中市发生了一起现金抢劫案,银行的运钞车被犯罪人员光明正大地开走了
2025-02-22 16:36:00
日本永不松动螺母是“意外”产物,图纸公开后,也没人能仿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铁通行、火箭飞天、轮船远渡……这些堪比神话般伟大工程的诞生,其实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物件——螺母
2025-02-22 16:40:00
朱安:曾卑微讨好情敌,为让丈夫不厌恶,小脚的她请教小叔学识字
朱安朱安,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晚年时常想念鲁迅的爱人许广平,和他的独子周海婴。她一生没有选项,临终前曾流泪倾诉一个心愿
2025-02-22 15:24:00
杜牧一生不羁,老了睡不着时写此诗,充满禅意,最后10字发人深省
唐代有两个“杜”,一个杜甫,一个杜牧。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一代诗圣。而对于杜牧,长期以来,很多人心中却很难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
2025-02-22 15:35:00
书画雅趣丨墨染簪雪,笔绘瓮春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岁月如画,光阴似墨,簪雪与瓮春交织成诗,书画艺术恰似这岁月的记录者,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深情凝于笔端
2025-02-22 10:32:00
借助AIGC技术,我们让七位贵州历史名人跨越百年与今人重逢。张之洞的深邃目光、丁宝桢的凛然正气、奢香夫人的睿智风华,在算法精准还原下面容纤毫毕现
2025-02-22 01:2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孙现富水泊梁山,我的老家。每当别人问起家乡,我都这样自豪地回答。“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
2025-02-22 04:23:00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