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奕评《归去来》︱一部私淑鲁迅的陶渊明评论
《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顾农著,中华书局2023年8月出版,442页,78.00元顾农先生是一位极有个性的学者。他的治学,一手在中古文学,一手在鲁迅。论成果数,前者多而后者少。若细加考察,会发现数量上的少者在分量...……更多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护自己的初心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的挣扎,都随着笔尖的飞舞,渐渐消逝。这位县令,名叫陶渊明。他写的不是文告,不是上疏,而是一份宣言。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辞职宣言——《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所向往的,是回归田园。世人眼中的陶渊明,是...……更多
做一个往低处走的人,起码心态要降得低低的
...还有一些低调的隐者。但是让我们敬佩的,是“隐者”。陶渊明、刘禹锡这样的人,到现在,仍旧让我们仰望。这就是降低自己的结局。喜欢一句话:“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更多
古人如何给自己取名字的,古人取名取字有什么讲究
...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更多
陶渊明是如何被“捧红”的?
陶渊明开创了描写乡村生活、风光的田园诗,不仅他的诗文广为流传,他安贫乐道、不染污泥的高尚情操更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然而,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其实是被后世“捧红”的。那么,这是一个怎样...……更多
...记”,太令我乐不思蜀。其中的美景、美食、乐事,都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法比拟的,也是当今城里的人们难以享受到的,注定为我们渐行渐远的童年时光留下难忘的珍贵记忆! ……更多
...,静默如画,宛如一位隐士,回归生活的本真。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生爱菊,他辞官归隐、躬耕园田以后,便以种菊、采菊、赏菊、咏菊为乐,菊花对于陶渊明,是一种人格的化身,后人也将菊花视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象征。...……更多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诗经〉》《〈楚辞〉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的首次结集出版。张炜以小说家的身份名世,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更多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传奇人生\\\
当28岁的陶渊明初为人父,听到第一个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既心情激动又喜上眉梢。他写下了《命子》这组诗,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自己的家族史进行了一次回顾,既是告诉儿子,咱们的祖辈声名赫赫,也是激励儿子对祖辈的家...……更多
浅析古籍毁损、淆乱的原因
...中,由于著者自身的原因,难免出现无意而为的淆乱。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呢?《古文观止》三个版本有三种注法:一是“不过分寻求深奥的解释”;...……更多
田园诗人陶渊明卓越的成就与传承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称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更多
陶渊明的《责子》:一个父亲的苦口婆心与期望
前言在家庭纷争中,陶渊明这位文学巨匠居然也在为儿子的不成器而愁眉不展。面对儿子的令人堪忧表现,陶渊明究竟有何无奈之举?他竟然以诗篇表达了对儿子的骂声,这样的家庭矛盾让人啼笑皆非。在这幅天下父母的无奈...……更多
东晋阶层固化,陶渊明选择隐居后,他的五个儿子怎么样了?
...的角度来聊“躺平”,大家第一个能想到的人,应该就是陶渊明。古代没有“躺平”这个词,古代躺平的人叫做隐士。曾几何时人们对于古代“躺平”的人还大加赞美。比如小的时候,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老...……更多
宁静田园诗意的象征
陶渊明纪念馆中的归来亭。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邬强摄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肖立宇报道:在九江市柴桑区沙河街镇,一座宁静而典雅的建筑位于一隅,这便是陶渊明纪念馆。这里不仅是伟大田园诗人陶渊...……更多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人的传奇人生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我国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白手起家,在东晋的建立时立下功勋,祖父陶茂也官至太守,但到了他父亲这辈...……更多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人文精神,探讨他的人生哲学和思想背景。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他的家庭是一个士族家...……更多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乐府影响
...感真挚,不是肤浅的玄言诗可比的。东晋末刘宋初,诗人陶渊明的出现为诗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陶渊明(约365-427),字符亮,后改名潜。他曾任州郡僚属和彭泽县令,到中年归隐田园,至死不仕。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使他与农...……更多
古代官员辞官后如何维持生计?不同情况的案例分析
...经常看到,古代许多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比如范蠡、陶渊明、李白、刘基等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当了80多天彭泽县令就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更多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会想,他作为彭泽县令,一县之长,工资为什么会如此之低。十升为一斗,每斗十二斤半。如果每月五斗米,不过六十二斤半。古代斗米...……更多
孤丛色似霜
...,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灵魂深处,烙下了深切的人文记忆。陶渊明一生酷爱喝酒和菊花,有人推崇他为菊花的护花神。在《聊斋志异》里有篇菊花的故事,有一位陶公子,喝醉后变成了一棵大菊花,他姐姐把这朵菊花拔起来放在地...……更多
聊聊王维隐居辋川写一首诗
...才迪》就是此时的作品。王维在这首诗里,巧妙地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名句,篇末更是不惮以“五柳先生”自居。尽管有所借鉴,但是学者赵昌平仍然认为这首诗集陶渊明、谢灵运之长,隐去了“秀才说家常话”...……更多
明宪宗的《一团和气》画:体现多元和平共处的和谐观
...面这图。这图是啥,乍一看是弥勒佛,其实不是的,这是陶渊明、陆修静、慧远禅师三人环抱一团,只是看起来像弥勒佛,仔细看其实是三个人。左人着道冠,右人戴方巾,中间者手持念珠。这是啥意思?陶渊明代表儒家,陆修...……更多
聊聊古代先贤的室名
...烈藏宋本百余种,名其室曰“百宋一廛”,因藏北宋本《陶渊明诗集》和南宋本汤氏注《陶渊明诗集》,又名“陶陶室”,因购得宋严州本和景德官本《仪礼》(一名《士礼》),又名“士礼居”。清周春因藏宋本《礼书》和《...……更多
我是大东家最佳门客摆放位置
...家门客怎么摆放1、客栈中摆放佟小玉、廉颇、乔掌柜、陶渊明、师傅、陈圆圆、王昭君、陈玉环。2、布庄可以摆放蓉儿、妲己、刘备、东方公司、刘备、西施。3、驿站中推荐摆放廉颇、曹操、赵飞燕。4、食府可以摆放张三丰...……更多
上班累了时,一千万网友在线蹭他的语文课
...雨,丁兰实验中学810班的教室里,王杨军正在给同学们讲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知人论世、读懂诗意后,他放了一段清幽的古风音乐,和同学们一起配乐朗诵了起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当孩子们正摇头晃脑读...……更多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这也是六本书首次结集出版。近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学者...……更多
劝退休老人:用上班的心态去养老
...树根之固,方能不失方向。02延续职场习惯,自律为要。陶渊明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退场之后,他自告奋勇,以自己的农事管理技能重新点燃生活。黎明时分农耕,月夜背归,时间合理安排。生活有节奏,按部就...……更多
热闻|鲁迅孙子称自己90%时间刷短视频、10%看书,网友:太真实……
...。11月17日,记者在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启动仪式现场问鲁迅长孙周令飞,平常爱不爱刷短视频,他回答:“我现在是90%的时间刷屏,10%的时间用来看书。”当问到平时爱刷什么内容时,“不告诉你们,这是我的秘密。”周令飞...……更多
...要上报种树情况,对于失职或弄虚作假者则按法律论罪。陶渊明爱柳树苏东坡爱松树古代文人中,爱树之人比比皆是。他们不但身体力行植树,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除了“采菊东篱下”,最...……更多
看以下几件事,人的格局,一目了然
...论人非。常常是,倾听比开口更重要。02人穷,见韧度。陶渊明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当年的陶渊明,虽然家境一般,但仍旧挂印辞官,回乡下种地去了。穷,但是家庭很干净,夫妻很和睦,土里有粮食和蔬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翰林院侍读华察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2:58:00
倭刀在明代军队是如何推广使用的
明代武器可分为三途,一为继承宋元以来武器,二为自行创制之武器,三为借鉴域外之成果。在明军装备倭刀之前,明代的刀主要有腰刀和长刀
2024-06-24 12:59:00
朱高炽登基为帝短短10个月,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相较于他爷爷和他爹,仁宗朱高炽显得不那么出众,甚至可以说是籍籍无名,就算比起他那个弟弟朱高煦,似乎都比他的故事多。但就是这样一个身患残疾的胖子
2024-06-24 12:59:00
朱元璋为何要杀刘伯温?朱元璋真的是被冤枉了吗
从情理上来说,朱元璋并没有杀刘伯温,刘伯温属于是正常的生老病死。首先,刘伯温这个人,由于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所以很多人把他和张良
2024-06-24 13:00:00
太平天国最猛女将苏三娘是什么结局
在太平天国里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将军,在里面有三个女将军是非常出名的,其中有一位是洪宣娇,还有一位就是傅善祥,除此之外,最后的一个就是苏三娘
2024-06-24 13:00:00
沈万三为什么被流放,一起来看看
沈万三的这个聚宝盆只要放进一支金钗就能取出一大把金钗;放进一只银元宝就能取出一盆银元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沈万三因此富甲天下
2024-06-24 13:01:00
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陈圆圆出身货郎之家,乳名叫圆圆,母亲早年因病去世,父亲每天走街串巷,无法扶养她,便被亲姨接到了家中。因姨夫姓陈,故随姨夫姓
2024-06-24 13:01:00
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是位什么样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表现不俗,机智聪明,喜欢骑马射箭,长大后应该英明神武,然而,他后来当皇帝后
2024-06-24 13:03:00
历史上的高皇后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思想禁锢着封建社会女性的言行,不过也有一些女性打破了这种桎梏,比如闯王李自成的皇后——高桂英
2024-06-24 13:04:00
韩林儿为何成为了朱元璋的手里的一副牌
小明王韩林儿只是一个傀儡,他手里即使有军,队力量也小的很,不足以和别人抗衡。至于他为什么成为了朱元璋的傀儡,主要是因为当时掌控着小明王的刘福通被打垮了
2024-06-24 13:05:00
简介明朝官员邹应龙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3:05:00
朱元璋坚决传孙不传子的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缺少儿子的皇帝,而且还多达二十六个之多。在这么多的儿子中,难道就没有找到一个媲美太子朱标的吗?以至于在他死后
2024-06-24 13:06:00
如果是不考虑数量的情况,其实西凉军团只是略微比并州军团强一点。但是要论人心与士气,并州军团却远远无法跟西凉军团相比——这些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2024-06-24 13:06:00
丁原人品跟能力其实都不错,但在并州主政时间太短了,忠诚于他的人实在太少了。张辽在董卓进京那会,跟吕布一起投靠了董卓,后来还跟着吕布打天下一段时间
2024-06-24 13:06:00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为何会造反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为何会造反?凭借宠信,李善长越嚣张李善长有嚣张的资本,甚至可以说:皇帝老大他老二。只不过这些话只是客气话
2024-06-24 1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