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探源5000多年前的“长三角文化圈”
...文明形态的代表,距离良渚200公里外的寺墩遗址,揭示了长三角同属一个文化圈。“在寺墩遗址,我们还能看到良渚文化是由崧泽文化演进而来,这样的变化彰显了文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林留根介绍。图为寺墩遗址俯瞰图...……更多
“日月山”刻文大口尊与有虞氏
...陶文。今年6月,《寺墩遗址发现日月山刻符,5000多年前长三角地区同属“大崧泽文化圈”》的报道,使得“日月山”刻文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东北,寺墩是一个高出地面20米的椭圆形土墩,东西100米...……更多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存方式也转向大规模农业种植。而距今6000年开始形成的长三角平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远古先民。他们在玉器上刻着对神和祖先的崇拜,在陶罐上发“朋友圈”;他们集体狩猎、种植水稻、兴修水利、大建城池,长途跋涉迁徙...……更多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拂去大汶口文化五千年尘埃 王庄遗址“上新”进行时
...已辐射至皖北、豫东等区域,形成了地缘广阔的“大汶口文化圈”,而地处要冲的“我”,正是大汶口文化在东方的区域中心和桥头堡。5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王庄先民吸收融合多种文化又加以创新,这才诞生了“我”。在中...……更多
...,在交流互鉴中碰撞出新的观点。今年9月正式成立的“长三角良渚文化遗址联盟”,将通过资源共享与合作,携手推动良渚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展示与利用。这标志着良渚文化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传播与赋...……更多
从王城到城市新中心
...进度不断加快,杭州西站、地铁网和城市高架,将余杭和长三角紧密相连。千年发展轴纵贯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其中从向往街到和睦水乡2.5公里被称为活力中轴。根据规划,这条中轴线上及周边,矗立着未来“城市封面”式的地...……更多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更写华章江海间——长三角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长江滚滚东逝,运河贯穿南北,孕育出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万年上山”,实证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更多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七|这里发现中国最早双辕车,距今3000多年!
首次发现殷商文化圈以外数量最多的甲字形大墓、首次发现年代最早的双辕车……在陕西北部的清涧县,黄土丘陵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寨沟遗址,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毛刷间渐渐面目清晰。这一遗址日前入选2023年...……更多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文明、辉煌灿烂的礼乐文化,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礼制文化圈。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诞生及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华夏早期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关键区域,也是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北宋时期各主要王朝建都立制、统治...……更多
让更多的人来讲良渚的故事 国庆节记者探访良渚古城遗址
...生。身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长假首日,良渚古城正拥抱着国内外纷至沓来的游客,默默述说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根脉和活态传承。...……更多
...术、文字、城市。按照这个三要素的判断标准,只有3300多年前的殷墟是符合的。这就像戴在我们头上的“紧箍儿”,一想到就头疼。 但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使得我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组摆脱了西方“文明三要素”的束缚...……更多
...’传承至今。”文明之火,生生不息。余杭不仅拥有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两千余年的运河文化、一千多年的径山文化,还有以阿里巴巴等重点企业和梦想小镇等数字园区为代表的创业创新文化。如何抓住亚运“窗口期”,吸引...……更多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座五千年古城焕新文明之光
...朋友。正在打解剖沟的杜生火,手势老练,动作专业。20多年前,刚刚认识施时英的时候,他还在良渚开矿山。“考古有意义,也蛮开心的!”杜生火说。 良渚遗址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遗址管理科科长施时英说:“我那几...……更多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都平原、北达辽河流域的大片区域,称为“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以中原殷墟为代表的商代都邑正是其核心。文化圈内表现了对礼器、文字、占卜等信仰、观念、政治制度的认同,奠定了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殷墟已出土...……更多
...线路,分为“多彩乡村”“欢聚过年”两个部分。其中,长三角地区共有8条路线入选。“多彩乡村”线路以乡村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亮点,“欢聚过年”线路则突出冬季和春节时令特点。本报精...……更多
浙江日报评论员:打响“良渚论坛”品牌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亲赴现场调研。多年来,浙江牢记嘱托,接续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有力促进了良渚古城遗址等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良渚文明以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向世界证明,这里有...……更多
...中国五大中国史前都邑聚落中,归属于长江流域的两个。多年的考古发掘表明,确认石家河城址由多重城墙、环壕以及城外台地和附属聚落构成,城址面积约2平方公里,连同周边台地及附属聚落,遗址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刘辉表...……更多
江苏有哪些殷商时期的遗址
...物馆副研究馆员赵旭告诉记者,连云港地区在商代属东夷文化圈,但是该器物明显不是东夷文化产物。历史上有商人曾经征伐东夷的记载,这件器物的出土对此提供了实物佐证。也有一些遗址出土的文物体现了南方文化对北方文...……更多
嘉兴考古发现特殊文字符号,比甲骨文还早1400多年,惊动考古
...位,尤其是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的比甲骨文还要早1400多年的文字符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原始文字,帮助后人深入了解了我国的文字历史,该遗址发现也再次在考古界掀起波澜,引起多方关注。 ……更多
...美越来越多。跨越8000年岁月,湘湖正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化圈”,努力成为杭州下一个文化地标。人文之美处处可见深秋的压湖山岛,淡淡的绿意夹杂着丝丝金黄,静谧浪漫。作为世界旅游联盟总部的组成部分,总建筑面积约3....……更多
连续19年开展的总点评,如何看到杭州的追求?
...成为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鼓励和吸引更多在杭高校及长三角区域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来杭就业见习。14年来,累计有13万余名大学生受益于就业见习,超过40%的毕业生被见习基地留用,在杭州就业率达80%以上。其二,是让城市...……更多
...公里。生活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期间的良渚人,与距今3000多年前的小古城人,是否有延续与传承?在这片与良渚古城遗址相邻的土地上,稻作文明延续了下来。目前发现小古城人用石犁耕种稻田,用陶罐煮饭,可能偶尔宰杀猪、...……更多
从仰韶到龙山 文化谱系一脉相承,苏羊遗址发现多人二次埋葬坑
...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提供了新的材料,见证了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是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极好样本。在苏羊遗址,工作人员清理出1座多人二次埋葬坑。任广介绍,该多人...……更多
良渚古遗址建筑宏伟壮观,能够与古埃及文明相媲美
...以说是,丝毫不亚于埃及的大金字塔!良渚古城是在5000多年前修建的,对于那个时候来说,能修建这种宏伟建筑真的是很难得。当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完成如此庞大的石料量和土方量,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如今有...……更多
700多年前,二十出头的元朝小伙朱德润在北京游历时,酷爱出入王孙贵胄家中赏玩珍品。在中年时期完成的著作《古玉图》里,他将其中一件外侧饰有凸起兽面图案的玉环,命名为“琱玉蚩尤环”。朱德润认为,黄帝征战蚩尤...……更多
感知文化力量 增进交流互鉴(外国友人镜头里的中国考古遗址)
...的水中之洲”。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是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良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玉器文化。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类型丰富、制作精美,展示了当时先进的制作工艺。良渚博物院坐落在浙江杭州市余杭...……更多
“老公姐”陈丽君邀游客“五一”杭州City Walk 寻“杭州之光”
...文物保护单位小古城遗址而得名的小古城村,近年来成为长三角自驾出游的一处新晋“打卡点”,也是此次“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标之一。小古城村。余杭文旅提供广阔无垠的田野,笔直的柏油马路,一间间干净整洁的农家...……更多
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启幕 “浙”些看点不容错过
为期四天的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11月22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浙江展区围绕“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这一主题,依托数字科技,集中展现了一批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带来文化感官新体验。上午九点多...……更多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王朝的历史进程与变幻莫测的季风气候交织在一起。在600多年间,吴哥文明在气候稳定时期蓬勃发展。然而,15世纪的吴哥王朝经历了干旱与极端降雨交织出现的气候变化,这些变化因素破坏了水利系统,也造成了后续影响。气...……更多
...出,屈家岭此次发现是中国最早的水利技术系统,在5000多年前代表的是最先进的生产力。我们以前往往注重的生产工具,这次发现是确定了长江中游体系也有水利系统、水控制体系,且更多用于灌溉,直接涉及到这个社会发展...……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收款码后,账户里的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
2025-02-15 20:30:00
以青春之声传递千年年俗魅力 “与子同学——好少年讲习俗”新春专栏引起广泛热议
大众网记者 程凯文 淄博报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市民对春节习俗的认知与传承,2025年春节前夕,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教育局
2025-02-15 20:32:00
情况通报针对日前网上反映我校教师郑某某有关问题,我校迅速成立工作组开展调查。经调查核实,郑某某存在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2025-02-15 21:00:00
中新网西安2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器官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基础而又充满挑战的科学问题之一。记者15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
2025-02-15 21:03:00
中新社西安2月15日电 (杨英琦 阿琳娜)记者15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生态环境学院研究团队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2025-02-15 22:03:00
“和田玉龙号”列车往返于新疆乌鲁木齐和和田之间,全程1960多公里,要走32个小时33分钟,最便宜的票价只有4块钱。自2011年开通时起
2025-02-15 22:33:00
升维商哲院叶锋博士十年坚守:西部公益之旅
在中国西部的青海和甘肃,有这样一位公益践行者,他十年如一日地为偏远地区的高中生带来生涯规划的启蒙。他就是108度公益基金会的叶锋博士
2025-02-15 18:13:00
老人当月住了6天去世养老院不退费合理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咨询了西安十家养老机构
“这家养老院看起来环境不错、设施齐全、收费也合理,我们可以将老人送来吧?”别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提醒你,考察一家养老院能否放心入住
2025-02-15 19:01:00
出示收款码 却被隔空盗刷!设置“一开一关”能避免损失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了收款码之后,账户里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
2025-02-15 19:02:00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1958年,18岁的少年徐川逊踏上了从老家福建去往大西北追梦的火车,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出走就是一生。辗转到达甘肃,徐川逊终于见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
2025-02-15 19:02:00
抬头向西南看!今天金星亮度迎来极值
从年初金星东大距之后,金星在傍晚的西南方天空中持续爬升,亮度也在增加,今天(15日)亮度迎来极值。据北京天文馆的科普专家介绍
2025-02-15 19:32:00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2月8日,32岁的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讲师石召君博士因病去世。2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
2025-02-15 20:00:00
三亚蜈支洲岛引入滑翔伞项目 解锁云端瞰海新体验
南海网2月15日消息(记者 丁文文)“出片率100%!来三亚蜈支洲岛玩滑翔伞,带你解锁云端瞰海新体验!”2月15日,北京游客李女士在三亚蜈支洲岛体验了滑翔伞项目后
2025-02-15 20:06:00
传媒湃︱41岁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因严重流感离世
2月15日,《新周刊》官网等平台发布《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一文,披露了现年41岁的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近日患上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
2025-02-15 20:09:00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通报“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已给予开除处分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孙竞)今晚,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通过其官微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日前网上反映该校教师郑某某有关问题
2025-02-15 2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