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15 19:02: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1958年,18岁的少年徐川逊踏上了从老家福建去往大西北追梦的火车,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出走就是一生。

辗转到达甘肃,徐川逊终于见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他的师父郎运治,此后,他跟着师父一起工作,一起分流到西安。

在西安,徐川逊凭着一身真本事成家立业,养育子女,生活了60余年。回望来路,他说,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自己的心态依然年轻。

从小就赚钱减轻家庭负担

春节前夕,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西安市莲湖区徐川逊老人的家里见到了87岁高龄的老人,他身穿黑色中山装,戴着帽子,看上去顶多70岁出头,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而且非常风趣。

“童年时期,我就不是很’安分’,在同龄人都在规规矩矩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想办法赚点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了。”徐川逊说,自己老家在福建省浦城县,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多,靠着父亲打零工的钱维持生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想方设法在上学的同时,给自己找了一份兼职,“我的兼职就是挑水,从井里挑水送到附近的居民家里,一桶水挣几分钱,积少成多,能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家里再困难,都要坚持上学,这一点也让徐川逊受益终身,他觉得,在那个时代,自己上学上到初中三年级,非常感恩父母的支持。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想方设法联系报纸上报道的“英雄人物”

在徐川逊的人生里,一段传奇经历,以及一位英雄人物,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那是1957年的一天,我在报刊亭看到《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主人公是当时的英雄人物——挖土机司机郎运治,他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还带出了许多优秀的徒弟,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徐川逊说,自己当即下了决心,要追随郎运治,成为他的徒弟。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用来形容当时的徐川逊,再合适不过。仅凭着一篇报道,一个福建小县城的年轻人,想联系上英雄人物,当时他身边的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是,徐川逊做到了。

“当时我非常笃定,我要联系这位英雄,要做他的徒弟,学习开挖土机,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他联系。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给《工人日报》写了一封信,询问郎运治的联系方式,没想到,真的收到了回信,给了我通讯地址。我又赶紧照着这个地址,给郎运治去了一封信,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拜,以及想找他拜师的热切心情。”徐川逊说,信寄出去了,但是他心里还是没谱,不知道事情到底能不能成,每天都在期盼回信的心情中度过。

大约几周之后,徐川逊接到了老师的通知,说学校的校长找他。

“我到校长办公室,校长问我,是不是给远在大西北的一位挖土司机写信了?我承认了。校长把我教育了一番,意思就是让我在学生时期全心全意认真学习,不要胡思乱想,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要想着到外地拜师,更别想着能当挖土机司机。”后来校长把回信给了他。徐川逊说,虽然被校长批评了,但是他的内心无比高兴,因为他终于和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联系上了。

寄到学校的第一封回信是郎运治的单位回的,核实了徐川逊的身份及现实情况,第二封信,就是郎运治亲自回的,“我在信中表达了我想拜师的强烈愿望,也向师父讲述了我的家庭、学习情况,师父也表达了对我的关心,希望我先好好学习,如果有机会再去和他学习开挖土机。”

自此,徐川逊和他的师父郎运治保持了近一年的通信。

18岁时决定离家去投奔“英雄”师父

命运的齿轮转动了。

1958年,徐川逊正在上初三,接到了师父让他去酒泉冶金机械化公司工作的来信。郎运治在来信中说,他们单位开始招工了,他帮徐川逊申请到了一个名额,如果徐川逊愿意去,就可以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再到单位所在的嘉峪关报到。师父随信还给他寄来了准迁证、招工表和100元现金。

“接到师父的来信,我简直太高兴了,虽然家里人对我背井离乡去投奔师父不是很赞成,但是当时家里太难了,我出去工作能给家里省一点粮食,还能赚点钱补贴家用,所以家人都被我说服了。”徐川逊说,做通了家里人的工作,他就去派出所转户口了,没想到遇到了插曲。

“我一大早去派出所,负责转户口的警察一看,觉得我年龄太小了,害怕我出什么事情,说这个事情办不了,让我赶紧回家。”徐川逊说,警察态度很强硬,他只好无奈回家了,到了下午,事情有了转机,“我下午又去了一趟,发现是另外一名警察在值班,我说要转户口去工作,这个警察没多问,很顺利就给我办了。”

就这样,18岁的徐川逊,瘦小的他拿着大大的行李,从老家福建踏上了去往大西北的列车,他并不知道,从此之后,家乡就变成了故乡,父母也变成了多年才能见一次的牵挂。

至今回忆起从福建去往大西北的过程, 徐川逊还是记忆犹新。

“我是买了好几段的火车票,先从浦城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兰州,再从兰州到嘉峪关,连着3天都在倒火车。我记得在火车上遇到的人都很好,他们见我瘦瘦小小的,像个孩子,一个人坐火车,都很照顾我。”徐川逊回忆说,在兰州火车站,他还让一对夫妻帮他看行李,自己跑出火车站吃了个饭,回来后行李都在,幸亏路上遇到了很多好人。

经历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徐川逊终于抵达了师父所在的嘉峪关,和通信一年的师父“奔现”了。

“见到了师父,心情非常激动,觉得我的梦想实现了。到达之后,我就跟随师父上了挖土机,学习开挖土机,遗憾的是,因为我身体太瘦弱,机器又特别庞大,我的体力跟不上,尝试了几个月,都无法操作挖土机。师父看我的身体实在不适合开挖土机,就把我分配到汽车电器维修,我在这里学习汽车维修,也掌握了足以养活自己一生的技能。”徐川逊说。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因工厂分流来到西安定居

经过了将近半年的学习,徐川逊在酒泉冶金机械化公司上班了,他所在的岗位就是汽车维修,当时的工资是每月23元,“从那时起,我每月留一点生活费,往家里寄10元钱。给家里寄钱的传统保持了几十年,直到我母亲去世。”

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到了国家困难时期,徐川逊所在的单位也发生了变动,“当时我们的大厂子被分流,我跟随师父被分流到了陕西,我们的单位叫西安冶金机械厂,位置就在现在的城西客运站跟前,我的岗位也是汽车维修,在这里干到了退休。”

徐川逊说,自己是1961年到的陕西,1962年,师父郎运治调动回到东北老家,他本来也要跟着师父到东北,但一直没有接收单位的名额,他就留在了陕西,“从此我和师父天各一方,我们时常通信,一直保持着联系。”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遇到志同道合的爱人

1962年,徐川逊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在西安制药厂上班的冯金凤,两人一见钟情,谈了一年恋爱,最终走到了一起,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当着记者面,冯金凤回忆了年轻时的相遇,“我们两个人都是苦命人,他来自外地,在西安无依无靠,但非常善良、能干、上进,对人很真诚。我自己是个独生女,早年家庭困难,被送到姑姑家,成人后要照顾三个老人,他对此毫无怨言,愿意和我一起孝敬老人,互敬互爱。”

1963年,徐川逊和冯金凤结婚了,谈起当时的婚礼,徐川逊笑着说:“那时候困难得很,啥都没有,就把双方的家人朋友叫到一起吃了个饭,拍了一张黑白照片,就算是结婚了。”

没有像样的婚礼,也没有什么定情信物,但是,两个人却能不离不弃,相互依靠,风风雨雨中走了一辈子。

随着与西安姑娘冯金凤结婚组成家庭,徐川逊这个福建小伙子,算是彻底在西安扎根,成了半个西安人。

婚后冯金凤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但是她的工作发生了几次变化,而且单位工作比较忙,照顾女儿的重担就落在了徐川逊身上。

“我爱人在制药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去公社(街道办事处)工作了多年,先后在妇联、计生等岗位,她对工作很负责任,大事小情都找她,经常需要在单位加班。我当时工作稍微轻松一点,能准时上下班,所以我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后勤工作。”徐川逊说,那些年,照顾女儿、孝敬老人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他做得多一点,他觉得夫妻就是应该互相分担家庭责任。

谈起这一点,冯金凤感慨颇深:“毋庸置疑,他肯定是一位模范丈夫。他脾气很好,情绪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淡定解决。我工作忙,他照顾孩子毫无怨言,而且他对老人特别孝敬,老人生病他都是悉心照顾,为我的老人养老送终,我特别感激他。”

冯金凤说,除此之外,徐川逊还特别热心,因为他有一手修车的好手艺,他们所在的中堡子村谁家车有问题,他都乐意去给帮忙维修,不要报酬,所以他在村里人缘也非常好。

徐川逊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从他参加工作起,就每个月往福建老家寄钱,帮助父母分担养家重担,结婚后,他的爱人也支持他继续补贴家里,“结婚后,我带着爱人回过一次福建老家,自己单独回去过几次,给家里每月寄钱,一直坚持到母亲去世。”

在徐川逊看来,师父郎运治是他生命中的贵人,他对师父也如父母一般孝敬,“我经常给师父写信,汇报我的工作、生活情况,也询问师父的工作、身体情况,他回东北之后,工作上依然非常出色,多次获奖,我为我的师父骄傲。”

徐川逊说,他们保持联系了十几年,后来师父年龄大了,去世了,得知消息之后,他非常悲痛,现在家里还供奉着师父的牌位,“他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对他非常感激。”

退休后仍坚持学习新事物

1995年,徐川逊从西安冶金机械厂退休,退休后,他还在单位的医院上了几年班,主要负责一些门房、修车的零活,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闲不下来。

即便是彻底退休回到家中,徐川逊并没有停止学习,他喜欢了解新事物,一直紧跟着时代的脚步。

记者和徐川逊互相添加了微信,每次记者给他发微信,很担心87岁的老人使用微信有障碍,但徐川逊几乎都是秒回。

“智能手机我玩得很溜的。”徐川逊笑着说,自己不仅有微信、抖音等,还有许多购物软件,作为一名八旬老人,他一点也不抗拒这些社交媒体,“我经常在拼多多上买菜,买家里的零碎物品,你看我家这些桌垫、杯垫啥的,都是我在网上买的,物美价廉。”

近期网上流行的AI,徐川逊也在慢慢了解,他觉得,学习和了解新事物,就能一直保持心态的年轻。

给年轻人的一点建议: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87岁的徐川逊耳不聋眼不花,两位老人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两个女儿都大学毕业,外孙也都非常优秀。两位老人感慨说:“这个时代太好了,我们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对比之后真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感恩我们的祖国,让大家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记者询问徐川逊如何养生?他说,自己生活比较规律,每天三顿饭按时吃,定时定量,适当运动,没事的时候看看报纸,看看书,保持心态平和,“我最爱看《华商报》,从1997年订报,一直坚持着,能掌握最新的社会动态,能了解身边的人和事。”

那么,作为一名跨越了世纪的老年人,有什么人生智慧可以让现在的年轻人借鉴呢?谈及这个问题,徐川逊思索了之后说:“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条件都比较好,但是工作压力都比较大,时常能看到年轻人吐槽情绪不好、抑郁之类的话题。我建议年轻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先看事情好的一面。要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困难,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事情总会向前推动。不要轻易被困难击倒,遇到问题就情绪崩溃,你强大了,困难就消失了。”

徐川逊说,87岁的自己也经常回望来路,回望那个18岁踏上列车的自己,感叹时光匆匆,一辈子过得太快了,但是面对未来,他还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我要在这个幸福的时代,继续学习新事物,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坚持自己的爱好,快乐生活,积极向上。”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文 强军/图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黔江:高山风电场施工忙
1月3日,挖土机在重庆市黔江区麒麟二期风力发电项目工地开挖运输设备的公路。附近是麒麟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板和已建成的麒麟一期风力发电场。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充分利
2024-01-05 10:44:00
印度可怕男友踹晕女友引众怒,村民用挖土机将其房子愤怒铲平!
(注意:内容或会引起不适)上周三,印度中央邦Mauganj地区光天化日之下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家暴”事件,引起了大众的极度公愤
2022-12-29 13:49:00
已查封机械设备 依法处罚涉事人员
...乡自然资源部门联合综合执法队到现场对正在违规作业的挖土机等设备进行了查封,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取证,并下发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相关部门对涉事人员依法作出了行
2024-10-09 04:30:00
...机耕道,为来年的丰收打基础。“我们投入民工200多人、挖土机22台、工程车22辆、推土机2台……”张湾村农田建设项目施工负责人汪辉介绍,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改善张湾村耕地田块小
2023-01-05 02:44:00
嘉兴一村庄突然涌现超多寻宝者!一堆手持金属探测仪的人跟在挖掘机后
...界关注,寻宝者蜂拥而至……因百花庄村拆迁,最近开始挖土,有人说地下挖出了两坛宋代的铜钱,卖了七八万,但也有人说都是不值钱的铜钱。为何这么多人来寻宝?12月14日,快报记者到这
2023-12-18 14:06:00
在库布其“追光”,沙漠里有片蓝色的“海”
...场,挖掘机进行覆土作业。 不远处的光伏板下,一台台挖土机正在进行覆土作业。“项目所在区域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直接在流沙上栽种植物容易被风蚀和沙埋。为使沙质土壤更适合种植
2024-05-24 16:51:00
上个厕所,变成“泥人”?
...松软男子无法自行脱困 根据现场情况消防员借助工地内挖土机设置锚点再将打好的单套腰结抛给被困男子并指导男子系好腰结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众人合力将男子拉出洞穴 据悉,该工地四
2024-08-30 10:54:00
...抚州市东乡区杨桥殿镇大枯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现场,挖土机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一片忙碌。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工程完工后将满足周边200多亩农田灌溉。连日来,东乡区抢
2024-02-19 04:42:00
鄄城农商银行:创卫生单位,建健康家园
...铁铲等工具对路边杂草以及垃圾进行全面打扫清理。出动挖土机等大型机械对沿街道路三堆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对土地裸露部位进行覆盖绿网,切实做到有效降尘,从根本上解决了工地施工过程造
2023-11-17 12: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5山东新能源及储能产业主题展览会圆满落幕
大众网记者 闫晓辉 济南报道9月11日—12日,由山东电协电力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2025山东新能源产业展览会暨第五届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展览会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09-13 09:05:00
省人医胰腺中心日间化疗门诊投入运行白天化疗,晚上回家患者省心又省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蒋海燕“白天来医院化疗
2025-09-13 09:5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9月12日,“服务护航促发展·携手同行筑未来”2025军创企业金融对接路演专场活动举行,5家金融机构
2025-09-13 09:57:00
李志顺:退伍不褪色 基层显担当
东南网9月13日讯(通讯员 李少兰 徐艳群 肖若彤 文/图)“叔别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9月12日
2025-09-13 09:57:00
江苏南京:猪牛羊“降脂增肌” 鸡舍装上“加湿器”
亚洲畜牧展览会在宁举行,创新驱动开启产业新赛道猪牛羊“降脂增肌” 鸡舍装上“加湿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高冰洁饲料厂建起“数字镜像”
2025-09-13 09:57:00
家门口享顶尖诊疗!泰安八十八医院携手齐鲁医院权威专家成功完成高难度食管癌切除手术
近日,泰安八十八医院成功为患者李女士(化名)完成一台高难度食管癌手术。李女士在健康查体中发现食管病变,经胃镜检查提示,在距门齿18—20cm处存在食管癌
2025-09-13 10:31:00
“河北五超”第五轮今天开启!9月13日19:00,保定队将主场迎战张家口队。诠释“城市温度”,保定主场已准备就绪!
2025-09-13 10:35:00
打破地域限制 守护心理健康——泰安八十八医院临床心理科开通线上咨询服务
9月9日,泰安八十八医院临床心理科正式推出线上心理咨询服务。该服务旨在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外地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有效打破地域限制
2025-09-13 10:38:00
“数字赋能 数融全球”2025数字贸易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网北京9月13日讯(记者 胡俊)2025数字贸易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9月12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作为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2025-09-13 11:45:00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以心育心 静待花开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2025-09-13 12:04:00
距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 长春航空展 还有6天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 吴美慧
2025-09-13 1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