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的助力和家族的辅助,一步一步迈上了顶峰。二、选择:金元时代的汉人和科举一般认为,长江以南无辽金,黄河以北无南宋,这虽然是大略的判断,但的确道出了一番历史真相:南北之间,的确存在着差异和隔膜。随着科举制...……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疏为根本,难以完全以皇权为依归。元朝很长时间没有开科举,这便是很重要的原因。科举产生于隋朝,在唐朝大兴。科举选官是针对曾经的察举选官,如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是实行察举制。察举制的特色是,皇帝只有任...……更多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可是在元朝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直到1315年,元朝才开始科举考试,此后三年一次。但由于丞相伯颜的专权,元朝科举曾在1336年和1339年停办。虽然元朝科举处于低谷,...……更多
“以汉制汉”的辽朝,是如何走上“汉化之路”的?
...境,拉平了契丹民族和其余民族之间的地位,其次还重启科举,形成完善的科举体系,任用汉官,令原本契丹朝廷的“世袭官职”变为“选官制”,任贤者为用,尊汉法,形成“胡汉一体,胡尊汉礼”的局面!同罪同治:摆脱奴...……更多
...态度,最终使满族政权融入了汉文化的滚滚洪流。 四、科举制度推动民族融合说到满清政权能够长治久安的原因,不能不提及其恪守科举制度的做法。这一古老的选拔人才机制,在满清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保持了...……更多
辽代吏制的承上启下作用:对唐宋制度的继承与金元官吏制度的影响
...辽代本身的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二)影响金元两代的官吏制度,促进了后世官吏制度的完善虽说,辽代的吏制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在后期还出现了《辽史》当中所记载的“设官无度,补受泛滥,惟吝财物而不惜名...……更多
满清统治汉人276年,为何无人反抗
...深层的目的就是了解汉族文化以便征服和统治汉人,比如科举。元朝统治者针对不同民族的考生,设置不同难度和录取分数线,以此确保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优势地位。汉人学子考题的难度十倍于蒙古人,还需要连考三场,蒙古人...……更多
清承明制的背后原因
...的汉人。清军入关后,对汉人采取了严禁抢掠、圈地,用科举考试的办法任用汉人知识分子等比较宽松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显体会到入主中原的阻力大大减小。尤其是清军进入北京后,汉族士绅对满洲统治者给予支持和...……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考状元都考些什么?状元有多难考?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在我国历史悠久,包括上学时的教材课本中,也曾说过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这让很多同学莫名的恨上了这个千古昏君。然而,在科举的完善道路上,隋...……更多
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夏复苏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承了。2.确立三省六部制。此制一直沿用到清朝。3.创立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在东亚国家影响深远,在当时美、英等西方国家也借鉴了这种选拔制度作为政府官员的聘用方式。4.统一货币。全国通用“五铢钱”。5.修建大运河...……更多
清代的知县为何很难晋升?吏部有3个硬性规定,够资格的少之又少
...的阶段,便是隋朝至清朝的这一冗长时段,隋炀帝时兴起科举,武则天时增加武举、殿试,北宋细分科考三级,明朝严规文体八股。仕途一路无疑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不断的变化自然也等同于是在声明,仕途道路始终是存在漏洞...……更多
八旗制度:满族荣誉与纨绔子弟的起源
...手好闲的纨绔流氓子弟。汉人子弟要入仕当官都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科举难度很大,有的人可能到白头都没能中榜。而八旗子弟则不同,可世袭官职,直接将老爹的官帽戴上,不必经由科举考试。但有些没有世袭机会的旗人也...……更多
与宋朝同时期的辽、金两国都有哪些统治制度
...时也解决了契丹人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金朝实行科举选官制度,就比契丹人在辽朝不参加科举就可以担任各个部门的主管官僚的做法要前进了一步。此外,金朝在地方职官制度上有所改进,在金朝传统的猛安谋克制、群...……更多
历史上哪个王朝耽误了中国?哪个王朝成就了中国?
...太祖建立明朝以后进一步实行愚民政策,洪武禁海,改革科举制,科举制第一次出现了消极影响元朝灭亡以后,东西方都处于新的阶段,西方因此产生了文艺复兴而中国则是明朝,就家底而言,明朝显然是高于西方的,可惜这时...……更多
宋朝灭亡:中华文化的第一次全面冲击
...汉族人口,防止流民泛滥,重新启用了这项制度。五、对科举的干涉终元一朝,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仅仅举办了16次科举考试,广大寒门子弟多年寒窗苦读却无处施展才华,使得社会阶层固化,呈现出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更多
清初屠城4千万汉人真的存在吗?清朝为何能统治长达200多年?
...降是非常欢迎的。3、清朝延续明朝的一些制度元朝时期科举制就没举办过几次,而且对参加考试的人还按照民族划分,汉人没有权利成为高官,一直处在社底层并且永远都不能翻身。但是,清朝时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推崇儒...……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用!张养浩9岁时,蒙元灭了南宋!但是由于元朝不重视科举制度,且有民族岐视政策,汉人想在朝任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蒙古人认为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缺乏实际经验,缺乏政事处理能力,只知道吟诗作画加泡妞!元朝...……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发生好几起。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后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拟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换成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以壮国威”。又永乐二十二年(14...……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之一。辽金元时代,儒学的地位都不算高。辽代和金代的科举以词赋为主,经义为辅。元代则长期没有科举考试,到1315年才正式恢复。但是元代科举考试歧视汉人,汉人很难通过科举做官,所以元代科举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更多
燕云十六州: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之地
...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辽金时期燕云汉儿剃发图而在金元统治时期,燕云地区的胡化已经几乎完成,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燕云汉儿对待异族统治者的态度在被迫归入辽朝版图的初期,燕云汉儿仍有较强的中原认同意识,对来...……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百年。也因此,清朝非常重视自隋朝以来,延续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认为科举考试是能够吸纳到有用人才的最好办法。但是,让清朝没有想到的是,科举考试竟然在清朝出现了一次大问题,出现了震惊朝野的大案——辛卯科...……更多
华夏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各有所长
...到50年,但影响力非常大,甚至超过了唐朝。我们熟悉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隋朝的贡献。科举考试,意味着什么?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寒门子弟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知识改变命运。科举考试,是底层人民向上攀升的“阶梯”...……更多
元朝的“四等人”政策的背后思考,难道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潜规则上有,明文法上没有,这个论调那不是耍流氓吗?科举分榜、法律区别、为官资格,四等人的区别很明显啊,怎么就没有了呢?我们先把脑袋放空,抛开成见,先讲科举。元代一开始是没有科举的,后来开科举的时候,蒙...……更多
明末进士孙之獬:动荡时期的投机者与汉奸
...堕落并被历史唾弃。孙之獬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他通过科举入仕,本可扶正社稷,但在权钱交易的朝堂中沦丧了本心,最后甘愿做汉奸,卖国求荣,终落得一个惨死街头的下场。其一生轨迹警示着后人,不可在乱世中失去正义之心,否...……更多
探析清朝时期皇帝的避讳
...字,都是不需要避讳的,可以单独书写,即便是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时,遇到这些字也无需缺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官方编撰的史料中,一旦提到这三个皇帝的名字,则需要遮盖,即在名字上贴上一个黄签,以表示避讳,但并...……更多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出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制度,于是皇太极就效仿明朝选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仅如此,皇太极也要求自己的满族子弟要多读书,建立八旗官学,所有八旗子弟都进官学面读书,也正是因为这种措施让清朝的发展逐渐壮大。但是...……更多
真正让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朝,不是清朝,它才是罪魁祸首
...开启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新篇章。 朱元璋励精图治,推行科举制度,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商业贸易。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社会逐渐从元朝的阴霾中走出,开始重新焕发生机。明朝的辉煌与挑战随着明朝的稳定发展,中华文明开始...……更多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
...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处处受打压。但到了清朝,皇帝用科举考试,公平地选拔朝廷官员,汉人和满人一样都能参政议政,主人翁心态没有失去,那么谁愿意看到自己攒下的政绩,被推翻呢?满人很聪明,汉人数量大大多于满人...……更多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建立有效的地方秩序,可是蒙古人,建国三十年后才采取科举制度,更严重的是他的科举制度一共只招了1300个人,这就相当于,有元一代官僚体系的1%。很多研究元朝历史的人都觉得,蒙古人歧视汉人,这些人就应该会与他们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北朝时期南京城已有元宵灯会东风夜放花千树 一夜鱼龙金陵始□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王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025-02-12 15:09:00
潍坊作家张葆海长篇小说《大御医》出版
鲁网2月12日讯近日,潍坊作家张葆海所著长篇小说《大御医》出版。该书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中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优秀读物一等奖
2025-02-12 15:29:00
大江大河3:宋运辉升任东海厂长,马保平入狱5年,雷东宝最惨
宋运辉升任东海厂厂长,马保平喜提5年银手镯,雷东宝结局最惨。当年宋运辉是东海厂最年轻的干部,得到赏识后职位节节攀升,也难免遭到他人的忌惮
2025-02-12 16:44:00
古代一类女子,被人喊了这个名字后,从此无法做人,下场还很悲惨
之前在介绍古代市井职业时,和大家谈到了“牙婆”。所谓牙婆,就是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其实不仅买卖人口,牙婆作为中间人
2025-02-12 16:56:00
三国最仁义的将领,数千敌军下跪请求他逃走,他却与城池共生死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许多惊艳卓绝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智谋过人的诸葛亮,英勇无敌的赵子龙,还有赤胆忠心的关羽
2025-02-12 17:22:00
龙岩举办纪念十一位闽西籍开国功臣诞辰百年联展
图为现场捐赠文物。邱妤 摄东南网龙岩10月15日讯(记者 邱妤)15日上午, “红土骄子 功立千秋——纪念十一位闽西籍开国功臣诞辰百年联展”开展仪式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举行
2025-02-12 17:28:00
诸葛亮为何不取代刘禅而自立,不更有益于蜀国发展?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人格完美的一个典范,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一座道德的丰碑。在历史上,无论在普通百姓还是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
2025-02-12 17:28:00
宋朝两大猛将,凭实力对战岳家军,岳飞也要高挂免战牌
中国古代史上下几千年,一代忠臣名将,不得不提岳飞。戎马一生,在知名度和威名方面,足以与白起、卫青、霍去病不相上下。岳飞带领麾下岳家军南征北战
2025-02-12 17:36:00
80年代时,中国为了两个人差点要跟美国开战,这是怎么回事?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因为体制的关系,一直被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压和排挤,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美两国才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2025-02-12 17:40:00
原创新婚之夜为什么叫“洞房之夜”?不要误会,古人也是迫于无奈
新婚之夜为什么叫“洞房之夜”?不要误会,古人也是迫于无奈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一讲古代成亲时洞房的名字。新婚之夜为什么叫“洞房之夜”
2025-02-12 18:07:00
历史上最牛假太监,让太后偷偷怀孕,还生了两个儿子
太监在古代时被称为宦官,可别小瞧了宦官这个职位,有的宦官可以权倾朝野,左右朝政。然而古代再厉害的太监也就是拥有权力,可是有一位太监则比他们更加厉害
2025-02-12 18:14:00
一代英雄戚继光,晚年凄惨,为何会落到这般处境?
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抗倭名将,爱国又聪颖,可谓文武双全,世人常称“将帅诗人”、“儒将”,曾经为国家立下过大功。然而他的晚年
2025-02-12 18:16:00
二战日军有多残忍?澳洲达尔文港成人间地狱,17万日军为亡灵陪葬
在世界历史上,日军曾非要去杀,战场上惹不得的存在,后来有17万日军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尽管战场往往意味着血腥与残酷
2025-02-12 10:04:00
孙敬会画关胜,刻意消解了威严和傲气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画水浒人物,关胜是最难把握的一个。因为,不管谁来画,或多或少都会有关羽的影子。甚至,很多人直接就把关胜画成他的老祖宗关羽
2025-02-12 10:37:00
历史上四位秘不发丧的皇帝都是谁?为什么要秘不发丧?
历史上秘不发丧的帝王有:齐桓公、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明成祖朱棣。秘不发丧的原因就是死的不是时候。继承人的问题还没有处理好
2025-02-12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