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华夏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各有所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1 21: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论疆域贡献,清朝第一。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只是各有所长。一、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形成,传统文化的滥觞。严格意义上讲,夏、商、周并不是“王朝”,充其量只是众多诸侯的“盟主”或者“共主”而已。我们所说的“王朝”,一般指的是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但夏、商、周的历史影响也很大。

华夏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各有所长

历史研究中,夏、商、周统称“早期国家时代”或者“三代时期”,也叫“先秦时期”,以区别是秦朝到清朝的历史。原因很简单,秦朝是个分水岭,前后两个时期的政治模式不一样。先秦的历史贡献之大,怎么说都不为过。例如,宗法制度的建设,让宗法意识观念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礼乐制度建设,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礼仪”与“文明”,中国的“礼仪之邦”由此而来。周代推广分封制,诸侯开发边疆,与周边各民族长期交往,中华民族大体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例如,起初被视为“蛮夷”的楚国、越国、吴国,在战国时期就是“华夏”的一部分,这就是民族融合的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随之出现,成为中华文化的滥觞(起源)。例如,倡导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道家,让我们学会了保持良好心态;倡导改革、变法的法家,让我们学会了与时俱进;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让民族具有了责任感。儒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不必多说,至今犹在。汉武帝时期,儒家就成为了王朝的正统思想,持续了几千年。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报效国家,努力拼搏的人生追求,无不是儒家影响下的产物。二、秦汉时期:确立“大一统”模式,打出“汉”的雄风。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中将中国史上的三位帝王列入:秦始皇、隋文帝、成吉思汗,自然有他的道理。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原,建立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推广郡县制,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还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影响深远。秦始皇创建的“大一统”王朝模式,为历代所继承与发展,持续2千多年。欧亚大陆的两端,为何中国是统一的大国,而欧洲则分裂成众多“小国”,且没有统一的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秦始皇一样的人物。

华夏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各有所长

欧洲崇拜的帝王,就是罗马时代的恺撒,即便他没有称帝,也不妨碍他成为“大帝”。但是,他们对秦始皇的评价,要远高于恺撒。原因很简单,恺撒缔造的罗马帝国,至今何在?中国则屹立于东方,唯一持续到今天,且继续发展壮大的“文明古国”,秦始皇功不可没。秦朝对中国的贡献,属于“制度性”,而汉朝不但开拓了疆域,还打出了汉人的雄风,让“汉”成为强大、勇武的代名词。汉武帝反击匈奴,不是在边境地区抵御,而是主动出击,深入沙漠数千里作战,“寇可往,吾亦可往”。历代名将毕生追求: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饮马翰海,都是汉朝名将们创造,卫青、霍去病、窦宪,他们树立了榜样。班超更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经营西域多年,密切了中原内地与新疆的往来。汉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新疆纳入版图。此前,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设置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四郡,也是开拓了疆域。今天,酒泉的地位尤其重要,是主要卫星发射点,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三、隋唐时期:制度创新,兼容并包的风气,大气恢宏。从世界范围看,隋唐时期的中国,应该是最强大、最繁华、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论综合实力,没有人能跟隋唐掰手腕,即便是刚兴起的“倭马亚王朝”,更别说已经走下坡路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隋朝存在时间很短,还不到50年,但影响力非常大,甚至超过了唐朝。我们熟悉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隋朝的贡献。科举考试,意味着什么?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寒门子弟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知识改变命运。科举考试,是底层人民向上攀升的“阶梯”,是对贵族政治、门阀政治的一种冲击与毁灭。科举考试,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持续一千多年。近代以来,科举考试传入西方,成为“文官制度”的模板,更是“公务员考试”的前身。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至今仍恩泽华夏,也是隋朝的贡献。凭借科举考试、大运河的开通,隋朝足以叫板唐朝。可惜,隋炀帝太能挥霍,耗尽了国力,又被关陇勋贵抛弃,隋朝成为“短命王朝”,但唐朝基本继承其衣钵。唐承隋制,唐朝对隋朝的制度建设,几乎是发展与完善,创新并不多。但是,唐朝开放、兼容的文化风气,能吸收来自周边各民族,以及外来的文化精髓,使得中华文化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得以持续发展。

华夏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各有所长

唐朝,一个非常“自信”的王朝,对于外来的文化并不排斥,也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域外国家,为“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奠定基础。今天,海外华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对世界影响之大,唐成为中国的符号,让世界记住。四、两宋时期:科技创新,经济的繁荣。谈到两宋,给人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更是“耻辱”,往事不堪回首。严格意义上讲,北宋、南宋都不是“大一统”王朝,只是“并立政权”之一而已。北宋,不能收回“燕云十六州”,谈不上南北统一,至于西域、河西、辽东这些在汉唐时纳入版图的疆域,更是想都别想。南宋更惨,偏南江南不说,还对北方的金国“称臣”,连正统都保不住。军事上,两宋确实软弱,没啥可圈可点,还都被游牧骑兵灭掉。1127年的“靖康之耻”,1279年的“崖山之战”,是宋朝的悲哀与耻辱。但是,两宋的科技、文化、经济,则是一流,是古代王朝的巅峰。影响人类发展的“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其余都是在两宋成熟,并传播到域外,成为中华科技的象征。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火器大规模运用于军事,指南针的定型,都是在两宋时期完成。宋朝的科技发展,影响了人类发展,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麦哲伦能完成“全球航行”,离不开指南针。可以说,没有指南针,就没有新航路的开辟,就没有“大航海时代”,就没有所谓的世界史。宋朝的文化,代表作是宋词,也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艺术宝库的核心内涵。宋朝的经济,也是封建社会的顶峰,打破了“坊市制度”,将商业区拓展到住宅区。海上丝绸之路,两宋时走向辉煌,此时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将大量的瓷器运输到国外,使得“瓷器”成为中国的象征。英文单词“China”,就是瓷器,就是中国。五、元明清时期:明朝的“强硬”之风,清朝对疆域的奠定。单纯看疆域,不考虑实际控制,元朝最大。元武宗击败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之后,西部四大汗国纷纷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承认元朝皇帝是蒙古大汗。如此,名义上,元朝的疆域达到了多瑙河流域、两河流域。即便只看中国部分,元朝贡献也非常大。例如,至关重要的两个地方:青藏高原和台湾,就是元朝时正式隶属中央,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知道,唐朝时期的青藏高原,吐蕃帝国非常强悍,还曾攻入长安,唐朝被折腾了很久。元朝之后的明朝、清朝,青藏高原也是华夏一部分,从未分出去。明朝贡献是什么呢?西南设置贵州布政使司,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管理,而不是传统的“羁縻制度”,换取名义上的承认。一度收复安南(越南)。郑和下西洋,传播国威,是中外友好往来的象征。编纂《永乐大典》,传承中华文化,被誉为“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没有汉唐的和亲、两宋的岁币”,是一个民族“刚强”与“不屈”的表现。明朝的骨气,我们不得不佩服。天子亲自守卫边境,保卫农耕文明,怎么说都是值得敬佩。清朝的历史,前期与后期评价差异太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单纯论疆域贡献,清朝第一,这是事实。要知道,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基础的,就是清朝,而不是汉唐、元朝、明朝。中国的疆域是一个不断开拓的过程,是各民族一起缔造的结果。汉朝时期,夺取河西走廊,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又开发西南。唐朝时,设置安北、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名义上统治了西北、东北、漠北。

华夏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各有所长

明朝时期,设置贵州布政使司,直接管理,还进行“改土归流”,由朝廷直接派人管理西南。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名义上疆域抵达北冰洋附近。但是,明朝对少数民族,以及对边疆的管理,与汉唐时期的“羁縻制度”差别并不大,谈不上有效管理。所谓的“羁縻制度”,就是中原王朝以武力作为后盾,给予经济上的好处,换取当地首领的承认与朝贡,并接受册封,取得名义上的统治权。但是,此种管理模式并不稳定,一旦中原王朝衰落,这些首领往往起兵叫板,王朝的边境线是一缩再缩。例如,唐高宗时唐朝疆域达到顶峰,是1237万平方公里,但实际能控制的并不很多,也就传统的农耕区域而已。明朝鼎盛时期,也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情况跟唐朝差不多。如此,唐朝、明朝衰败后,疆域越来越小,原因就在这里,而“丢失”的土地,几乎都是“羁縻土地”。论疆域的管理与贡献,我们必须佩服清朝的手腕,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管齐下之后,几乎都是“直接管理”这些民族地区。例如,蒙古草原地区,设置“盟旗制度”,各部落去哪里放牧,都是朝廷说了算。西南地区,继续明朝的“改土归流”,也是朝廷直接管理。西域,灭掉准噶尔汗国后,设置伊犁将军,直接管理新疆地区。青藏高原,驱逐准噶尔后,设置驻藏大臣,也是直接管理。东北地区,也就是清朝的起源地,自然是直接管。对边疆的控制能力,汉朝、唐朝、元朝、明朝,确实不如清朝。当然,清朝之所以能够这么做,而之前王朝做不到,原因众多。除了大环境比较好,也跟清朝的统治策略有关,我们必须承认其历史贡献。当然,清朝后期另外说。总之,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贡献,只是各有所长而已。每一个朝代的进步与成就,都离不开上一个王朝的功绩,属于继承与发展。例如,没有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明朝设置的哈密卫,不断加强中原王朝与西域的联系,清朝又岂能控制得住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同努力的结果。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是五千年华夏儿女共同努力奋斗而来!每一个朝代都为今天这份璀璨文明添砖加瓦。让我们紧握手中的旗帜,守护这片沃土,继承这份文明与传统
2024-08-02 15:58:00
中国历史上五大最强盛王朝排行榜
...重要枢纽。最后,排在第一位的是汉朝汉朝不仅仅奠定了华夏民族的自称基础,还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朝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文化理念等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
2024-02-15 17:35:00
大一统封建朝代中,为何只有朱元璋是从南到北统一天下的?
...地,南下中原、西入关中、攻灭陇右、夺取巴蜀,其统一华夏的大致路线从北到南;西晋比新朝强一点,虽然是靠权臣篡位的,但西晋是南下灭亡了蜀汉与东吴才统一华夏的,同样是从北到南。秦灭
2023-08-23 14:39:00
如何判定中国古代朝代是否为正统?就看这三点
...中原中原指的是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核心,所形成的华夏居民传统生活区,以上古九州为范畴,华夏正统朝代所建立的政权几乎都在这个范围之内,中原成为华夏政权带有文化性质的传统栖居地
2023-07-26 13:38:00
华夏最有骨气的王朝:破产之前,还打得让世界豪强签下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上,华夏和很多西方列强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让华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过华夏历史上也曾诞生过非常辉煌的朝代,就像这个朝代,被看作是最有骨气的王朝,他和周边的国家并没有进行
2024-02-29 17:16:00
...往无前,还是君王死社稷的慷慨悲壮?是起于微末而再合华夏,还是万邦,来朝呈盛况中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强,他不如汉,盛,他不如唐,作为一个封建王朝,他一样的满身缺点。但是相
2024-04-10 18:59:00
汉朝的疆域大,还是明朝的疆域更广阔?
自始皇帝削平六国、混一宇内以来,华夏就进入了大一统王朝的时代、并牢牢占据着东亚大陆最富庶的土地,成为众多邻邦仰望的天朝,那么这些大一统王朝中谁是疆域最广阔的呢?大多数的答案非元即
2023-04-24 18:54:00
古代最牛的王朝,318个番邦来朝贺,4个国王自愿终身留下
...财富取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占得先机多的南洋,则华夏危矣。如今,我大明舰队战无不胜,完全可以用来护船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有觊觎我南洋之心也!”最终,明仁宗被忠诚
2023-05-18 20:15:00
一个大一统王朝出17位皇帝,却没有一位明君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出现了很多大一统王朝,最先进行大一统的就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朝。秦朝之后的汉朝也是大一统王朝,在我国的史籍上,凡是大一统王朝,都会有详细的记载,比如说唐朝、
2023-05-31 1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