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萨镇冰是怎么从清末重臣变成中国政协委员
...东,祝贺他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萨镇冰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干部施行供给制,薪俸待遇按粮...……更多
甲午海战清朝惨败,北洋水师真的是技不如人吗?
...清政府的战略失误和极度腐败,用参加过甲午战争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的话说:“甲午战争,由于清廷腐败,致使北洋海军一败涂地。”而甲午海战中,中国近代海军最优秀人才多数战死或自尽殉国,阵亡将士...……更多
天津市两会观察:保护开放百年法政学堂旧址,传承李大钊爱国精神
...用,发挥重要影响。”正值2024年天津两会期间,天津市政协委员印永清的一份提案聚焦保护北洋法政学堂的礼堂局部原址,传承百年法政爱国精神。天津市政协委员印永清。(受访者供图)印永清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介绍,北洋法...……更多
...争之后,清朝终于认识到近代海防的重要性。然而,当时中国到处都是内乱,财政紧张,建设水师的事情也只能放一放了。到1874年,陕甘回,乱平定,内地终于安定。然而,阿古伯还占据着新疆,俄国也占据着伊犁,边疆危机...……更多
北洋海军失败的原因,在沉没的经远号上找到真相
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被列强肆意蹂躏的开始。曾经威战四方的中国也从这个时候开始饱受屈辱,甚至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说到底还是清廷决策的不到位,没有认清国际形势,没有看清自己的地...……更多
如果慈禧不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甲午战争还会败吗
...太后的意愿,他的下场将会非常惨。当时的北洋水师,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大清王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更多
...。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在朝中逐渐升官,成为了重臣。此时,他的外交能力也开始显露,为以后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李鸿章的才华和勇气让他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对象。曾有人评价他说:“他既能当文官,又能当武官...……更多
甲午海战: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甲午海战,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之前,中国一直是东亚一带的霸主国家。尤其是拥有北洋水师后,更是在海面上拥有了话语权。眼看有了摆脱屈辱的希望,但却因为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转眼成为泡沫。...……更多
...购舰的钱都已经准备好,约定定金付了之后10个月内抵达中国。但是,中国海军史上并没有这些舰艇来中国的记录。所以,福来舍的军舰到底有没有来华,如果没有来,那么购买舰的钱去哪儿了?这就成了永远的谜。我们翻遍所...……更多
丁汝昌死后被抄家,为何17年后才下葬
...。甲午战争,不但朝廷花巨资打造的北洋水师灰飞烟灭,中国崛起的势头也被打断。必须有一个替罪羊,不能是慈禧,不能是光绪,不能是李鸿章,不能是翁同龢,虽然他们其实难逃其咎。只能委屈你丁汝昌了。丁汝昌究竟是爱...……更多
为何会派丁汝昌指挥的甲午海战
...、“虎威”,以及440吨蚊船“飞霆”、“策电”先后抵达中国,北洋的舰只逐渐增多。于是,1879年光绪五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向朝廷奏称,“北洋水师人才甚少,各船管驾由学堂出身者,于西国船学操法,固已...……更多
梁启超笔下的李公是怎样的呢
...来的大事,皆与李鸿章有关,李鸿章是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非但如此,“自李鸿章之名再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李鸿章逝后,“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更多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炫耀自己的武力,表彰自己的功绩,上书朝廷,请朝廷派重臣前来检阅!北洋海军 慈禧太后思考再三,决定派醇亲王奕譞,去检阅,这醇亲王知道此次的责任重大,老佛爷肯定不放心,一是想摸清北洋舰队真正的实力,二是怕...……更多
湘西州政协:发挥经济界别优势 积极开展讲堂
...、顾海军共同为州政协经济界委员工作室揭牌。会上,州政协委员、国网湘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顾海军开展“通过电力看经济”委员讲堂,分别从电力数据看“经济增长”、电力数据看“工业发展”、电力数据看“生活消费”等...……更多
李公聘用了谁让北洋海军步入黄金期
1881年11月5日,旧历九月十五。总税务司赫德函告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称“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初航不错,但“扬威”舰在地中海烧了很多煤,又在苏伊士运河撞坏螺旋桨,在珠江搁浅,故可能要对章斯...……更多
北洋水师最霸气的一次,直接将炮口对准长崎
1894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中国。在这个小小的日本,居然战胜了庞大的中国军队,这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愤怒不已,开始了“公车上书”运动。这一事件点燃了中国人的自我思考和觉醒。但北洋水师真的不敌...……更多
慈禧修建颐和园,有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经费?
...之一。比如梁启超就在所著《饮冰室合集》中提到为筹办海军,清政府曾经备款白银3000万两。但是在颐和园工程开始以后,这3000万两巨款尽数充作工程款。还有太监王世和的《造陶庐日录》写道为了修清漪园(颐和园前身),...……更多
...西方的道路。到1894年,两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落后于日本了,甲午中日战争只是一种体现或者证明。我们以下表格的内容来看看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间的巨大差距。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展现...……更多
丁汝昌但绝没有投降,是被人冒用名义投降
...波。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历史时,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这引发网友的质疑。虽然,涉事出版社迅速作出回应并道歉,除了承认存在不当插图问题,还停止该...……更多
方伯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事一开,此人率舰掉头就跑,导致清军大败,中国落后强敌100年1894年8月13日,黄海之战5天后,北洋提督丁汝昌在上朝的时候,递上一道奏书,矛头直指管带方伯谦。说他“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着即行正...……更多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北洋水师在以三敌八、总吨位不到日海军一半的情况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效的压制着日本海军。可以说清军最终成功平叛、清廷在“壬午兵变”中获取优势地位,北洋水师功不可没。注:壬午兵变后日...……更多
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邓世昌》四月亮相,王雷领衔主演
...交集为大家展现出故事最温暖的时刻。”此外,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剧中矛盾重重,剧中李鸿章一角将由张页川饰演。丁汝昌的扮演者关栋天,将在剧中塑造北洋水师的忠勇提督。佘南南饰演的慈禧,花甲之年挪用北洋水师...……更多
载洵:一个被误解的海军大臣
...权,甚至不惜同张之洞为代表的反对统编海军力量的地方重臣发生激烈抗辩。就此一件堪称大手笔,时机把握准确,动作老辣果决,绝不拖泥带水,非普通平庸之辈所能为。针对载洵的另一大“吐槽点”莫过于他在赴欧洲考察期...……更多
为强农惠农富农贡献力量
...转自:人民政协报为强农惠农富农贡献力量——海南市县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小记本报记者 陈启杰《&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4月12日 &nbsp第&nbsp07&nbsp版)连日来,海南省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在强农惠农富农...……更多
分析甲午海战双方战列舰对比
甲午海战,又称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以下是双方战列舰的对比及失败原因的分析。一、先看一下双方主战列舰对比:大清的定远舰:德国伏尔铿造船厂标准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355吨全长94.5米...……更多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坚毅不屈、殉国不降,是民族英雄
...觐见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并向她赠送了一幅自己画的《中国水师图》和一尊自己雕刻的《丁汝昌雕像》。光绪七年,丁汝昌率领“超勇”、“扬威”号巡洋舰返回中国,途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地停留,展示了清朝海...……更多
为什么皇帝和大臣们要毅然决然地裁撤郑和船队?
...的西方列强相提并论,更不能跟后来的1937年的日本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陆地大国和人口大国,有极其雄厚的兵员。以海军对海军,那叫以弱击强。毕竟军舰和炮弹都是购自西方,命根子捏在别人手里。西方列强虽然也...……更多
小学生历史读物惊现“丁汝昌投降图”?网友:图片源自日本画师
...小红书上发帖表示,给孩子买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出现事实性错误: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那段历史时,书中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不少网友表示,作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屈,自杀殉国,何来投...……更多
柳家塬村新气象
...午11时,到达柳海军家时,他正在整理提案资料。作为县政协委员,连日来,柳海军一直为参加会议积极作着准备。 今年54岁的柳海军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曾经是村上的贫困户。“我前些年生活过得毫无心劲儿,加上没有技术...……更多
大清最后的倔强,覆灭前夕海军跨越万里震慑墨西哥?
...大舰队灰飞烟灭。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开设工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