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8 03:26: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太监,这个独特的群体,虽然其心理是扭曲的,不正常的,但是他们对权利的欲望,却很正常!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太多权倾一时的大太监,赵高,魏忠贤等等。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太监

可是,虽然他们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时都可能没命,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主子让你三更死,绝不会留你过五更!

想善终?恐怕没那么容易!善终也成了每个太监的终极梦想!

清朝最著名的太监,无疑是慈禧当政时的李莲英,李公公,此人贪污受贿,权势滔天,红极一时,可是他为人低调,慎重。又不得不令人佩服,我就纳闷了,这么厉害了,你还低调什么呢?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别低调

那是因为,我们没经历他所经历的,没经历过生死考验,走错一步,万劫不复!小伙用两个小事,管窥蠡测一翻!

一.过生日,把命差点过没了

1871年11月12日,是李莲英22岁的生日,而此时的李莲英,早已经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求他办事的人数不胜数,他自己也早已经飘飘然起来!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给慈禧梳头

到了这一天,李莲英在自己宫外的宅子,大摆宴席,高调过大寿,(才22岁啊,你过的哪门子寿啊,无非是彰显自己的权势而已),群臣纷纷到此祝贺,为他祝寿,顺便探一探宫内的消息!

热热闹闹的一天结束了,晚上独自一人的李莲英,回想起今天的场面,还是兴高采烈,脸上红光满面,流露出满意的笑容,“皇帝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啊”

第二天,李莲英按例来到慈禧身边办差,可慈禧的一句话,差点把他吓趴下,“小李子,昨天安好?”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李莲英的脑子飞速的旋转,他知道,慈禧竟然知道了自己过大寿的事情,为这个而恼火呢?

“回太后老佛爷,昨个儿,奴才占了老佛爷的光,有几个人去找我了”。

慈禧端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面无表情!

李莲英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抽自己嘴巴子“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罢了,过个寿而已,以后忠心事主,就行了。。。以后你别叫李英泰了(李莲英,原名叫李英泰,前面用李莲英,乃是方便理解),叫李莲英吧!”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得了新名字,李莲英却顾不得高兴。

此刻,李莲英才终于明白,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什么红极一时,什么皇帝般的生活,一句话说不好,就可能人头落地!

当然,他也明白了,紧靠慈禧这个大树,他才能永保荣华!

二.海军视察,命悬一线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成,李鸿章为炫耀自己的武力,表彰自己的功绩,上书朝廷,请朝廷派重臣前来检阅!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北洋海军

慈禧太后思考再三,决定派醇亲王奕譞,去检阅,这醇亲王知道此次的责任重大,老佛爷肯定不放心,一是想摸清北洋舰队真正的实力,二是怕自己与北洋将领勾结。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让慈禧派人和自己一起去!

于是,醇亲王上书慈禧,不久得到回复,派李莲英和他一起去!

一听到这个消息,可把李莲英吓坏了,为什么呢?四个字:前车之鉴!

1869年,安德海(李莲英的前任大总管,慈禧身边的大红人),被派出宫,去为同治皇帝办大婚用品,本来这安德海在皇宫,就骄横跋扈,目中无人。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安德海被斩了

这一出宫,更是把谁也不放在眼里,“我是老佛爷的人,谁敢动我?”你想想有这种想法,他办事低调的了?

一般人真不敢惹他,可偏偏他遇到了个不一般的人,山东巡抚丁宝桢,这丁宝桢早就不满安德海的狂傲,再加上恭亲王奕忻的授意,没有任何请示,突然就把安德海斩了。。。

如出一辙,如出一辙啊!

这才过去几年啊,李莲英能不害怕吗?他和安德海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在皇宫狐假虎威吗?一出了宫,可就危险了,怎么办?怎么办啊?

从出发的那一天,到检阅的过程中,再到回来的路上,李莲英一句有关政治的话也不说,一句有关北洋海军的话也不说,那他干什么呢?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醇亲王奕譞

只办一件事,伺候醇亲王奕譞,对,没看错,就是伺候醇亲王,每次醇亲王一个眼神,李莲英就为他装烟袋,从不落下,装的时候,满脸堆笑,低眉弯腰,弄的醇亲王都不好意思了!

“什么骄横跋扈?我看他挺好!”醇亲王心中想到!

回到皇宫,醇亲王守着慈禧和李莲英,把一路上李莲英夸得跟个荷花似的,说他为人低调,办事稳妥,总之什么好话好听说什么!

慈禧开心得像个孩子,毕竟给自己挣了面子,“小李子,是这样吗?”

“奴才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赏。。。”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一场危机,又被他化为了无形,骄横无比的李莲英,还被大臣说是低调,这个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

“天恩越高,性命越险”,

李莲英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正是凭着这句话,让他活到64岁,善终!在慈禧死后,又活了好几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有人说,李莲英的成功是因为那一手梳头的好手艺。

有人说,是因为他不是真太监,与慈禧不清不楚的关系。

有人说,是因为他亲自试毒,忠心事主,从无私心。

揭秘太监李莲英的生存智慧

靠这个可不行

不管有没有上述原因,李莲英能活到最后,靠的绝对不单单是这些,他的小心翼翼,谨慎,谨慎,再谨慎的性格,绝对值得各位的学习!

伴君如伴虎,我们打工人又何尝不是呢?只是,没有生命危险罢了!其余,如出一辙!

就说到这里,作为打工人的高密小伙,眼泪快掉下来了!打工的苦,打工的累,打工受的委屈,哎,算了,不感慨了,各位有牢骚,评论区发表看法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9: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丁宝桢除掉慈禧心腹安德海,慈禧为何没降罪于他?
据说,安德海是个假太监,素来与慈禧不干不净,丁宝桢斩杀安德海后,还做了一件事,让慈禧不仅没降罪于他,还重用了他。同治八年八月,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掉了一名太监后,整个朝野为之轰动,无
2023-01-24 21:56:00
一起来看看慈禧对安德海有多宠
...是一个美男子,配马赛花,并不屈她。可惜,安德海是个太监。太监娶妻,这可太不成体统了。所以,安德海娶妻这事,在北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影响实在不大好。可是,安德海的主子慈禧太后根
2023-05-18 06:03:00
丁宝桢诛杀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安德海,是如何成功自保
...869年)秋,山东传来一则重磅消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大太监安德海外出为同治皇帝置办龙袍时,沿途招摇生事,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宦官私出”罪名拿下后,就地正法,并且裸尸暴市,以儆
2024-04-28 10:15:00
慈禧死后李莲英为什么没有受到牵连
李莲英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太监,他是清朝末期慈禧太后身边可以算是最为信任的一个人,李莲英懂得如何讨好慈禧,在慈禧身边待了几十年却恩宠不减,可见李莲英的确是很得慈禧的喜爱和信任。
2023-05-06 06:55:00
从李莲英看晚清太监的真实状态
“皮硝李者,孝钦后之梳头房太监也。名莲英,直隶河间府人。本一亡赖子,幼失怙恃,落拓不羁。曾以私贩硝磺入县狱。后脱羁绊,改业补皮鞋。此‘皮硝李’三字之徽号所由来也。”——《奴才小史
2023-04-13 10:23:00
丁宝桢为何要将安德海处死
...没有要好的朋友,不过在慈禧身边有两个与她关系密切的太监,一个是安德海,一个是李莲英。本文我们讲讲慈禧身边的红人安德海。安德海是贫苦农民出生,自幼父母双亡,只能寄养在叔父家。在
2023-05-21 20:40:00
清朝第一太监安德海的崛起与陨落
在常人眼里,清朝名气最大的太监是李莲英和小德张,他们在慈禧的身边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不过在此前,还有一名太监更牛,倘若不是被奕䜣设计杀了,必定是大清当红第一太监,此人便是安德海。安
2023-11-02 07:52:00
安德海:慈禧太后的宠臣与他的神秘死亡
...世纪地牢牢掌握了大清朝的权力。作为实际掌权者,她的太监也地位显赫,无人敢惹。其中两位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备受宠爱。尽管李莲英名声更大,但安德海的地位更高一些,这要归功于辛酉政
2023-12-12 15:19:00
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何杀了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
...后直接宣布了清朝的灭亡。慈禧把揽朝政多年,她身边的太监也不简单,著名太监李莲英就是慈禧身边的人。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慈禧的另一个太监安德海,被山东巡抚所杀,其中经历了什么呢?
2024-06-13 09: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