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皮硝李者,孝钦后之梳头房太监也。名莲英,直隶河间府人。本一亡赖子,幼失怙恃,落拓不羁。曾以私贩硝磺入县狱。后脱羁绊,改业补皮鞋。此‘皮硝李’三字之徽号所由来也。”——《奴才小史·李莲英》
陪慈禧拍照的李莲英
《奴才小史》是民国初年的一本书,“奴才”两个字本身就带有鄙夷的意思,所以虽然说是“史”,却不一定完全真实。关于李莲英的身世,因为清末民初的野史八卦众多,难免会有夸张失实之处。所以,下面聊到的李莲英的经历,虽然综合了多方资料,也难免有谬误之处,望见谅。
李莲英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小时候生活在直隶河间府大城县李贾村,原名李英泰。虽然《奴才小史》中说李莲英“幼失怙恃”,但真实情况是,李莲英的父母都在,还不至于让李莲英生活没有着落。
李莲英的父亲是制皮补鞋匠,人称“皮硝李”,所以这个称号并非李莲英的。有些野史称李莲英因为私贩硝磺入过县狱,自然也不可能,多半是把他父亲的经历戴在了李莲英的头上。
咸丰五年,七岁的李莲英因为左腿膝盖受伤,久治不愈,父亲就带着他来京城求医。西直门外一个卖野药的,端详了李莲英之后,认为他是“铁扫帚命”,10岁之后上克父母、下克兄妹,除非入佛门或者入皇宫才能消灾解难。
于是,李莲英腿伤好了之后,他父亲顶不住思想压力,就把李莲英带去阉割,送到了郑亲王端华府中当差。咸丰七年,在王府没待多久的李莲英,又被送进了宫里。
说到这,咱们先停一下,解决一个小问题:李莲英为啥不直接进宫,而是先去王府当差?
清末太监
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有鉴于明朝太监祸乱朝政,对内廷管理十分严格。所以和明朝相比,清朝太监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各项待遇,都有天壤之别。以至于愿意入宫的人越来越少,到了光绪年间,北京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以及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两人都是专门负责太监净身的师傅),每年进呈的太监只有120名左右。这些大多数都来自穷困潦倒之家,或者是逃债、避刑之人。更关键的是,这些人大多不愿进宫,他们认为宫里等级森严,规矩多,还不如去王府当差更自在。
所以,但凡能打点一下,或者想其他办法,阉人的首选都是王府。这样一来,皇宫中的太监就不够用了。《清宫遗闻》里描述,“乾隆末年,宫内太监时不敷用,因取之各王公大臣家。”按照规定,亲王可以用太监四十名,但不断有小太监自愿进府,自然时常超出规定。于是,王爷们为了表忠诚,会挑选一些机灵的小太监,送到宫中。
由此可见,宫中太监的限制太多,远不如王府自在。另外还证明,李莲英从一开始,就比较机灵。
好,我们接着说李莲英,宫中的生活,自然要从底层做起。
进宫之后,李莲英在御花园钦安殿照看香火。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差事,但李莲英小心细致,总是将所有用具打扫得一尘不染。结果慈禧几次来进香之后,察觉到这个小太监干活细致,就直接调到了内宫,伺候御前起居。
在等级森严的太监群体中,小小的李莲英能得到这样的差事,无疑是非常幸运的。而很快,太监们就都意识到,这个李莲英不简单。各类野史资料都记载,当时京城流行一种新发型,喜欢漂亮的慈禧自然也想试一试,但是宫里没有人会。李莲英的同乡,太监沈玉兰在休息处聊起了这件事,被细心的李莲英听到了。
于是,李莲英外出学习,认真揣摩,将新发型练熟了,托沈玉兰推荐,给慈禧太后梳了一回头发。结果,慈禧非常喜欢,于是就把李莲英留在了身边,日渐恩宠。而李莲英这个名字,就是此时慈禧赐下的。
说到这,大家会不会觉得李莲英的发迹之路,其实也没那么坎坷?实际上,还真是不容易。
李莲英
清宫太监数量,从顺治时期一直在下降,到了同治年间,只剩下1500多人。不过,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么多太监,等级森严,想混出来很难。
首先,清宫太监中有权势的,非常稀少。内廷太监的品级,最初规定最高为四品,清末慈禧特赐二品,总管太监以下则是副总管、首领太监、副首领太监。以光绪年间为例,据李光的《清季的太监》统计,“(光绪年间)宫廷太监共一千九百多人,其中总管太监十六人……首领太监一百五十二人……”剩余的太监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底层的,无权无势,备受欺压。
李莲英最初的差事是钦安殿照看香火,这在太监的工作中,属于非常普通的了。《清史稿》中有关于太监职守的介绍,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太监的等级区别。
比如等级较高、待遇较好的属于内监,如乾清宫太监“专司供奉实录、圣训,收贮赏用器物”;懋勤殿太监,“专司承值御笔,收掌文房书籍,并登载内起启注”;养心殿内兼吉祥门太监,“掌御前随侍,内库钱粮、古玩书画,殿内陈设,御前坐更”;御茶房太监,“掌皇帝用茗钦果品、随侍承应、各处供奉、节令宴席”……
当然,还有妃嫔、皇子、公主处的太监,更是可以直接接触到“最高主子”们,封赏待遇自然非常好,升迁机会也多。
还有一些普通的职守,比如鹰房、狗房、鸽子房,就是负责照料鹰犬禽鸟。鸟枪处、弓箭处、南果房,则是收藏安排枪械果品之类的东西。再比如李莲英所在的钦安殿照料香火,升迁封赏的机会不多,但也不算劳累。
当然,还有一些太监,属于底层负责打扫、炭火等,干做苦最累的工作,更是没有出头之日。
李莲英能从众多太监中出头,确实很不容易。
另外,如果野史传言是真的,李莲英外出到青楼学习梳头技术,那就更不容易了。清宫内规矩非常严格,太监外出的机会很少。而且按规定太监“不许外出听戏、饮酒,违者杖一百,枷号一个月”,连听戏都不许,更别说频繁出入青楼了。哪怕李莲英不是在青楼学的梳头,只要频繁外出,都少不了给主管太监塞银子请假,着实不容易。
清朝太监有了权势,并不代表高高在上,反而是如履薄冰。
醇亲王奕譞
同治八年,太监总管安德海借口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在慈禧的批准下,到江南置办婚礼所用之物。在宫中得势的安德海,一路上耀武扬威。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抓获,直接就地正法。慈禧太后虽然很伤心,但是安德海违反祖制,也是无话可说。
安德海死的时候,李莲英身为二总管。很快,慈禧就将李莲英提拔为大总管了。安德海之死给了李莲英很大的震动,他意识到再得势的太监也是奴才,慈禧身为太后,也要顾忌王公贵族的想法。
所以,李莲英此后的表现,非常低调。光绪十二年,北洋海军初具规模,慈禧派醇亲王奕譞前去视察。奕譞身为光绪帝生父,害怕慈禧的猜忌,所以不敢独自前往,奏请派遣宫中太监同行。于是,慈禧派李莲英陪同奕譞前去视察。
此次视察,醇亲王奕譞是正使,李莲英为副使,虽然等级有差别,但都是钦差大臣。李莲英明白自己的身份,于是把慈禧赏赐的二品顶戴,专门换成了四品顶戴,一路上都跟在奕譞后面,好生伺候着。在视察海军的时候,李莲英也是躲在奕譞的后面,为他捧着大烟袋,低头一言不发,就像是随侍的太监一样。
太监作为正式委任的钦差大臣,在大清历史上这是头一回。所以,王公大臣们都在看着李莲英的表现——而李莲英,不仅让奕譞很满意,那些王公大臣也无话可说。这一点,慈禧非常满意。
实际上,晚清的慈禧,并非毫无顾忌。因为八旗子弟贪图享受,已经不堪重用。所以,慈禧有意提拔汉族大臣,也因为时局所迫,愿意做一些改革。但是,保守的满清贵族不愿意改变,更不愿让汉臣大权在握,慈禧要平衡这之间的矛盾,并非易事。李莲英的低调行事,为慈禧挣了不少面子。
当然,如果说出外低调很容易办到,那在宫中如何“圆滑处世”,就麻烦多了。
慈禧扮菩萨,右为李莲英
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在戊戌变法后彻底降到了冰点。这对于宫中的太监们来说,是灾难性的。在光绪帝被囚禁瀛台的同时,慈禧处决了一批曾经伺候光绪和珍妃的太监——三十多名太监,因为“支持维新变法”,被执行了“气毙之刑”(口鼻贴七层沾水的棉纸,窒息而死)。
从此之后,宫中太监都战战兢兢,一方面害怕慈禧惩罚,所以不敢对光绪示好。另一方面,也担心万一光绪重新“复出”,同样会遭到清算。在这样的两难处境中,大多数的太监,都选择了站在慈禧这一边。身为太监总管的李莲英,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李莲英是忠于慈禧的,有野史传言是他得了慈禧的命令,毒死了光绪,但并无可信的证据。而根据著名维新派人士王照所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带着光绪逃往西安。在保定住下后,李莲英专门去探望光绪,发现皇上连铺盖都没有,当时跪地痛哭,把自己的被褥抱来给光绪使用。所以光绪后来回忆:“若无李安达(即李莲英),我活不到今天。”
实际上,适逢大清危机,宫内太监如何“站队”,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比如小太监寇连材,就大胆上奏慈禧,直诉大清危局,被斩首示众。当然,更多的太监是谨小慎微,埋头做事,循规蹈矩的混日子。
李莲英的选择,自然也是最稳妥的选择,低调行事,不得罪任何人。这对于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内廷大总管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终于死了。李莲英几个月后离开了皇宫,过上了平民生活。清末太监,出宫之后的选择并不多。一般人选择进入寺院,安安静静的过完一生。有些积蓄的大太监,则可以置办房产,收两个干儿子过日子。
李莲英在靠近紫禁城的东边买了一套宅院,又购买了饭店东兴楼三分之二的股份,衣食无忧。再加上过继了两个侄子为儿子,过了两年多清净日子。
李莲英的一生,大部分的日子都在清宫中度过。我们可以看出,清末太监的生活,和电视剧中描绘的,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整体来说,除了少数有权有势者,大多数太监日子过得并不好。就算是李莲英这样的大总管,也必须时刻谨慎,战战兢兢过日子才行。
真正清末太监的生活状态,谨小慎微、浑浑噩噩,如履薄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7: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