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莲英是慈禧时代最受宠的太监,关于他的称谓人们熟知的就是“皮硝李”、“小李子”这两个。殊不知,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场合他有很多称谓和绰号。
先来说一说李莲英姓名。李莲英有好几个名字,有人说他乳名叫机灵。入宫前在家时名叫李英泰,与他的六个兄弟都是“泰”字辈。刚入宫时改名李进喜,这个名字据说是郑亲王端华给他起的,因为宫中讲究吉利,惯用“喜”字来命名太监的名字。
李进喜其实就是李莲英在宫中的大名,宣统元年二月,隆裕太后恩准李莲英以“二品顶戴”休致,在这道懿旨上,用的就是李进喜这个名字。因为这时他已经出宫为民了,所以就不能再用官号。
李莲英这个名字是同治初年慈禧太后给他起的,还说,宫廷大内,人杰地灵,号就叫灵杰吧。李莲英赶紧磕头谢恩,从此李莲英这三个字,无论是宫内还是宫外都是响当当的。
李莲英在宫中有一个戏谑而不伤大雅的绰号,叫“佛见喜”。这个绰号的来源,是有一年东陵守陵官员过春节时给慈禧进贡一种梨,皮发黑,外表也不好看,叫人不生好感,科吃起来十分香甜,慈禧吃了连声叫好,后来宫里管这种梨子叫“佛见喜”。
以后,大家觉得李莲英很像这种梨,他外表长相不给人好感,可当起差来,处处想到周到,事事办得漂亮,滴水不漏,慈禧感到放心舒服。因此宫里人管李莲英叫“佛见喜”。
在宫里,人们还把李莲英、崔玉贵合称“哼哈二将”。无疑他们作为慈禧的御前大总管、二总管,慈禧一张口,二人就一哼一哈,非常服帖,配合默契。在许多地方把“哼哈二将”比喻成忠于主子或某人的奴才或捍卫者。这里无非是说李莲英、崔玉贵是慈禧太后忠实的奴才。
李莲英晚年出宫,隆裕太后恩准他去南花园养老,他起初确实在那住了一段时间。南花园中有座花神庙,李氏家族里的人为了讨好他,都叫他“花神二爷”,李莲英听了很高兴,总是笑嘻嘻的。
关于“皮硝李”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指李莲英而言的。因为他的爷爷和父亲两代在北京西直门外堂子胡同开皮匠作坊,发了财,只是泛指他们而言,而且“皮硝李”这个称谓并不含有戏谑和贬低的意思。
我们知道在民间有一种习俗,无论是谁,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干好了,出了点名声,常常把所干的事业和姓名联系在一起,给予赞誉。比如烤肉王、泥人张等,就是有因为他们生意好,出了名声,大家给予的赞誉。
李莲英因为受到慈禧的宠信,加上很多野史的渲染,所以他在民间的名声不是太好。可实际情况却刚刚相反,这一点从宫中对他的称呼大致就能看出。李莲英到了中晚期,从宫中不同地位,不同层次的人,对他的称呼来看,他是很受尊重的,不像传说中那样,宫里人既怕他又恨他。
慈禧太后管李莲英叫“小李子”,这就是喜欢的爱称也是专称,一直叫到他的老年未变,用以取代他的官号。光绪皇帝管他叫总管,王公大臣也叫他总管,如恭亲王奕、李鸿章等都是如此称谓,而袁世凯早期则叫他“老叔”。
同治、光绪帝的妃嫔们管李莲英叫“谙达”(满语师傅),宫女们叫他老叔,小太监称他总管或公公。从后来宫中的太监、宫女的回忆录来看,李莲英对他的属下,大体上还是比较关心的,在慈禧太后跟前也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因此,李莲英在宫内宫外的人缘都很不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