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7 08:57: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连英:从“臭名昭著”到“复杂人生”的背后真相

提起李连英,估计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电视剧里阴险狡诈、笑里藏刀的大太监形象。什么欺负光绪皇帝啦、陷害珍妃啦,几乎就是恶贯满盈的代名词。然而,这样的“坏蛋”形象真是历史上的他吗?

咱再回头看看档案记载和史料,还真能发现,事实跟影视剧里的八卦传闻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要说李连英,他可不是个简单人物。在清朝晚期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作为慈禧太后的“头号心腹”,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有人骂他阿谀奉承,甚至贪得无厌;但也有人说,他其实挺有分寸,做人还算厚道。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史上有名的太监”背后的复杂人生。

九岁入宫,从“李进喜”到“李连英”

李连英,原名李进喜,出生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老家是现在河北省一带。他九岁就进了宫,虽说年纪轻轻,可命运却早早给他按下了按钮——净身入宫,成为一名太监。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不过别以为他一开始就风光无限,实际上,刚入宫的李连英日子过得相当苦。最早,他在奏事处和景仁宫干活,跟个普通打工人没什么两样,打杂、干粗活,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直到16岁,命运才终于眷顾了他——被调到了慈禧太后身边。

说实话,这就像是中了“宫廷人生大奖”,从此他的仕途开始一路顺风。

这里咱得提一句,清朝那会儿,像李连英老家这种地方,太监是个“热门职业”。很多穷苦人家为了改变命运,会主动让家里的男孩阉割后进宫,指望着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有点像今天的“考公热”,只不过过程更惨烈些。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从“皮硝李”到“慈禧宠臣”

关于李连英的早年,还有个挺有意思的传闻。民间说,他小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混混,甚至因为私贩硝磺被抓进过监狱,后来改行补鞋,还得了个“皮硝李”的外号。虽说这些传闻可信度不高,但有一点倒是真的——小李子认准了宫廷这条路,净了身,毅然决然入了宫。

进宫后的李连英能脱颖而出,还得感谢一个关键人物:沈兰玉。这位老乡太监不仅对他颇为照顾,还帮他抓住了一个“改命”的机会。话说慈禧太后那段时间迷上了流行的新发型,可宫里的太监们怎么也梳不出让她满意的效果。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于是李连英抓住机会,苦练手艺,终于凭借一手高超的梳头技艺成功赢得了慈禧的青睐。

从此,李连英就成了慈禧的“御用造型师”,而他的宠臣之路也由此开启。虽说这些看起来有点“狗血”,但仔细想想,能从一堆太监里脱颖而出,李连英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他的情商和细致入微的伺候功夫。

大太监的“高情商生存法则”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李连英之所以能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靠的不仅仅是慈禧的宠爱,还有他绝妙的“生存哲学”。他不光是个梳头高手,还是个讲笑话的高手。据说,他特别会讲那些讽刺官府的段子,但讲得滴水不漏、委婉有趣,让人听了哈哈一笑,却挑不出半点毛病。

慈禧太后对他宠爱有加,甚至到了“没边儿”的地步。《奴才小传》里记载,慈禧和李连英的关系简直好到离谱。比如,慈禧听戏时会让李连英陪着一块坐;慈禧爱吃的点心里,要是有李连英喜欢的,都会特意留给他。

可以说,李连英在慈禧身边的地位,别说普通太监,就连很多朝廷大臣都羡慕不来。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不过,宠臣的前车之鉴也不少。李连英的前任安德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本来是慈禧的得力干将,却因为过于张狂,最后被山东巡抚以“太监不能出宫”为由杀了。

李连英显然从中吸取了教训,做人做事都显得格外低调谨慎。

“小心翼翼”的权力游戏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李连英的聪明不仅体现在宫廷事务上,还体现在他如何与朝廷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比如,1886年,北洋海军阅兵,慈禧太后本来想让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前往,但奕譞担心慈禧多心,主动提出让李连英陪同。

这次出行,李连英表现得相当“识趣”。为了避免让人抓住把柄,他特意把慈禧赏赐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顶戴,一路上规规矩矩,连地方大臣都不敢多接触。甚至还亲自给醇亲王打热水洗脚,谦恭得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最终,这趟行程不仅让慈禧满意,也赢得了醇亲王的好感。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光绪帝的“另类朋友”

很多人都以为,李连英和光绪皇帝关系不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史料显示,光绪临终前还交代要善待李连英。这背后,有一个让人动容的小故事。

清朝末年,慈禧带着光绪西逃,签订《辛丑条约》后返回北京。当时,李连英发现光绪的屋子里连一床被子都没有,寒冬腊月,他只能把自己的被褥拿来给光绪御寒。光绪对此深感动容,多次提到李连英的厚道。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这件事也让人不禁发问:如果李连英真是个落井下石的小人,为何光绪还会对他心存感激?

贪污丑闻和“八字总结”

当然,李连英并非毫无瑕疵。他在光绪七年曾被御史举报贪污,慈禧太后也震怒过。不过,他硬是凭借一番“逻辑自证”化解了危机。

尽管如此,他的贪婪名声却从此传开,成为后世争论不休的话题。

1908年,慈禧和光绪相继去世,李连英也请求退休,得到了“原品休致”的待遇。1911年,他去世,留下一句“事上以敬,事下以宽”的人生总结。

复杂的人物,复杂的时代

李连英的一生,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他是慈禧的得力助手,也是光绪的另类朋友;他有贪婪之名,也有厚道之情。在那个腐朽的封建王朝末期,他身处宫廷最核心的位置,却能做到八面玲珑,不得不说是个“高手中的高手”。

或许,他不是影视剧里那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也不是一尘不染的好人。他只是个夹在权力漩涡中的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在波涛汹涌的清末时代,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晚清一太监遭两任太后惦记,也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2023-03-01 20:59:00
揭秘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个人的真实人品
这三位在历史上可谓是声名狼藉,却被视电视剧洗白,成为了“不可一世”的好人。1、纪晓岚《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个大家应该都看过吧,在里面纪晓岚是一个清廉寡欲的大清官,从不近女色,就喜欢
2023-07-22 15:45:00
电视剧《丁宝桢》:对一代名臣历史面貌的深刻呈现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的电视连续剧《丁宝桢》,是一部取材于晚清名臣丁宝桢后半生经历的作品,和很多传记式连续剧不同,这部作品并未全景
2023-11-08 23:16:00
喝人乳做足疗,慈禧每日做这几件事,是保持年轻、健康长寿的秘诀
...一双手保养得极好,柔和细腻,像少女一般圆润漂亮。(电视剧里的慈禧太后)第二件事,用热毛巾敷脸(以前不叫敷,叫“熥”),听说,这样可以减少皱纹的滋生。敷脸过后,侍寝的宫女们会为
2023-02-04 16:53:00
首播仅两集,收视率第一,《丁宝桢》太能打
电视剧《丁宝桢》终于开播了,首播仅仅两集,居然就拿下了收视率第一,可以说实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可以说这部剧真的是非常地能打,同阶段的《追光的日子》、《小敏家》、《甜蜜的你》等
2023-10-29 16:44:00
清朝妃子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通人纵然没有穿越历史的能耐和本事,但是观看诸多历史电视剧也能够了解一些。比如在一个特别大的浴盆下面点好木炭或者点好柴火让水的温度升高,然后在水的上面撒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瓣。甚至
2024-06-27 22:19:00
看看李莲英“梳”出来的宠信
...,但是从中国历史来看,却是因为这层关系,李莲英成了臭名昭著的人。
2024-06-06 09:43:00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个皇帝,却跟现在的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
都是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但是电视剧、小说等毕竟是艺术创作类产品,主要是为了传达一些作者的观点和奇思妙想,很多并不会遵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只通过小说来了解历
2022-12-15 16:38:00
都是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但是电视剧、小说等毕竟是艺术创作类产品,主要是为了传达一些作者的观点和奇思妙想,很多并不会遵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只通过小说来了解历
2022-12-20 17: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