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为何会失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09: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其实,甲午战争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就是一个小小的日本敢来挑战泱泱大国,结果还被他们打赢了。所以,清政府在国内受到了不小的舆论压力。至今,我们对于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可能不是装备的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李鸿章为了加强北洋水师的装备,便派遣了他的老乡驻英大使龚照瑗去处理购买舰艇的事宜,结果当了冤大头,而龚照瑗从中吃回扣贪玩了不少。

李鸿章当冤大头的消息传开,各地中间商看到有油水可捞,便纷纷向李鸿章推荐军舰。

这其中北洋舰队中的洋教官德国人福来舍就向李鸿章推荐了德国的猎雷舰和鱼雷霆。其中,光鱼雷艇就要一万七千英镑。

李鸿章买卖也不讨价还价,就只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有没有现货和下单到货的时间。从史料来看,前面龚照瑗经手的巡洋舰其实就是猎雷舰,价格那是相当的便宜,但是他哄骗李鸿章这是巡洋舰。

按当时的市场行情,巡洋舰的价格是猎雷舰的六倍以上,而且鱼雷艇又比猎雷舰还便宜。那么龚照瑗买的巡洋舰怎么可能只比福来舍的鱼雷艇只贵了三倍的价钱呢?

可见李鸿章虽然掌控北洋水师这么多年,花钱是行云流水,但是很多时候都没花对了地方。

其实邻国日本也很重视海军的发展,甚至连天皇都紧衣缩食而节省下的钱都去买军舰了。但是,呈现的效果却差的很多。

最后李鸿章决定通过福来舍向德国购买四艘舰艇,购舰的钱都已经准备好,约定定金付了之后10个月内抵达中国。

但是,中国海军史上并没有这些舰艇来中国的记录。所以,福来舍的军舰到底有没有来华,如果没有来,那么购买舰的钱去哪儿了?这就成了永远的谜。我们翻遍所有的史料,并没有找到福来舍的军舰来华的记录,如果要解释钱去哪了,除非有新的史料出现。因此很大可能李鸿章定金已经下了,但是装备却没有收到。

而福来舍作为北洋水师的德国籍教练,但他推荐的是德国D7型鱼雷艇,并不是当时最新的D9型号鱼雷艇。而当时D7型鱼雷霆的造价是32,598英镑,但福来舍的报价却是40,220英镑,他可以从中抽取将近四分之一的抽成。那么如果买四艘的话,则抽成等于又可以买一艘新的舰艇了。

而当时北洋水师招聘洋教官,也没有什么选聘标准和制度。基本上只要你是洋人,那么你就是专家,可以来当教官。

所以当大清海军的中间商就是那么容易赚钱,随随便便的抽成都是上万英镑。而且李鸿章等一帮北洋水师高层对海军的知识是缺乏了解,你只要是洋人在中间使劲吹嘘,他就能听进去,完事后还有油水可捞,难怪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帮他办事。

一开始李鸿章喜欢购买英国、德国舰,但是没有现货、要等,李鸿章买军舰要是即时战斗力,买来就能马上投入战斗。

于是中间商就把目光放到南美洲各国,购买现成的新式二手舰船,来转卖给中国。但最后消息混乱,日本又不断从中作梗,到战争结束时连一艘军舰也没有买到。就在战况危急时,驻德大使许景澄发来电报说:“土耳其跟德国订购一艘鱼雷艇,接近完工了,可以先转让给中国。”

李鸿章却嫌吨位小,排水量小,并不想购买。但实际上这艘鱼雷艇在1896年5月才下水,根本不是李鸿章要求的即时战斗力。李鸿章没有买不是因为知道了实情,而是嫌吨位没达到要求才没掉入陷阱。

然而李鸿章不久前从英国买的飞霆号驱逐舰却是同样的舰种,吨位、排水量及火力配备都比不上这艘土耳其鱼雷舰,但是李鸿章却对它很是满意。由此可见他办事缺乏逻辑性和原则性。总之,李鸿章搞北洋水师这么多年,对海军的基本常识是相当缺乏的。

从史料中发现,李鸿章买军舰,首先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现货,下单后几天可以收到货。

虽然此举可以认为是为了打赢对日战争,希望能有即时战斗力的军舰。但是海军是高科技兵种,你想今天买军舰明天就投入战事,这是不可能的。它不像陆军今天买了千把条枪,明天就可以投入到战场上。

海军军舰上的武器需要学习,操作也需要熟练。李鸿章认为新的大吨位军舰一到,海军的战斗力便可提升。他这样以办陆军的思维去办海军,就注定很难成功。

另外,大清朝花了大笔的钱买了军舰,却不努力训练、操练。然而,小国日本也花了钱买装备,但人家很认真操练。最后的结果大清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吊打,而清军手下官员不是贪污就是无能。

其实当时国外已经很多专门研究海军的期刊。如英国的《海军年鉴》,当时以李鸿章北洋水师的影响力,要搞到几份外国期刊看看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就是北洋水师那些高级将领,就是没有这种学习的理念,甚至连军舰基本的操作手册也不看。

反观日本海军将领,他们有翻译与阅读欧美军事期刊的习惯。如海权大师马汉写于1890年的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这本书深深影响了各国海军的发展。当时书籍一问世,日本随即就初版了日文译本,而中文版则一直等到了1950年后才出现。

这样比较下来,两者的极端有强烈的对比。所以甲午战争中,大清国被日本吊打,其原因就已经很清楚了。

晚清创建了现代化的海军军种,但却败于小岛国日本的手下。除了慈禧修园子挪用经费外,海军中外行领导内行,再配上一群毫无责任感的将领,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慈禧不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甲午战争还会败吗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大清王朝战败,尤其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使国人心痛,三十年洋务运动尽是这样的下场,甲午战败,导致了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这对于大清王
2023-01-11 15:03:00
甲午海战清朝惨败,北洋水师真的是技不如人吗?
...呼号,雨雪交加,在一阵阵汽笛哀鸣声中,被解除武装的北洋水师练习舰康济号,在萨镇冰带领下,载着自杀殉国的水师提督丁汝昌、定远舰舰长刘步蟾、镇远舰舰长林泰曾,以及两名“留美幼童”
2023-01-09 22:09:00
邓世昌为何要指挥撞向吉野号?125年后打捞沉船,才让人明白真相
...上的军事力量,打造了一支堪称豪华的“海上王牌”——北洋水师。无论从装备质量以及规模上,放眼整个亚洲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那么就会有人就会感到疑惑了,这么强悍的一支舰队,为什么会
2024-12-02 20:12:00
这些人是如何成为日军的帮凶,一步步将北洋水师逼上绝路的
...具有近代化水准的铁甲蒸汽机舰队、曾经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在以往人们的历史印象里,北洋水师的悲剧是因为水师装备老化、清廷备战不力、军事思想陈旧、将帅指挥失误等原因造
2022-12-14 09:57:00
...廷同意了丁日昌的建议,但考虑到财力不足,于是先建设北洋水师。1875年,清廷分别让李鸿章、沈葆桢担任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获得400万两白银,开始进行水师建设工作。其船只一部分
2024-04-29 22:29:00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坚毅不屈、殉国不降,是民族英雄
丁汝昌,清朝晚期北洋水师提督,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镇压捻军、出兵朝鲜、抗击法国、对抗日本等战役,是一位才略武勇、敢于担当的军事家。他在甲午战争中指挥北洋水师与日军
2023-05-16 05:01:00
一八九四年,借着六十大寿的慈禧,借了醇亲王“在颐和园受贺,以康熙、乾隆年间为例,自内到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祝会”,开始挪用当时的军费,整修颐和园。但适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2024-06-11 20:37:00
...要拿出俸禄的十分之一,社会各界也积极捐款。1891年,北洋水师再次访问日本,此时两国海军实力已经相当。90年代,清朝舰队因为经费问题而没有更新换代,虽然体量大,但是设备陈旧、
2024-04-29 22:26:00
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把他的棺材上锁3道铁链,10年不准下葬
...海战之前,各国都看好清朝,毕竟拥有着“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再加上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因此清朝获胜的几率是非常的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清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日本是这
2023-02-15 18: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