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2年6月,国产的003航母终于下水,举国振奋。恰好,我的文章也写到了甲午中日战争这里。在100多年前,清朝曾经拥有亚洲最强大的舰队,但是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全歼,这段历史令人悲痛。那么,清朝的北洋舰队是如何被日本击败的呢?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一,清朝近代水师的建设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就开始倡导建设新式海军。然而《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认为危机过去了,建设新式水师也就不了了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终于认识到近代海防的重要性。然而,当时中国到处都是内乱,财政紧张,建设水师的事情也只能放一放了。
到1874年,陕甘回,乱平定,内地终于安定。然而,阿古伯还占据着新疆,俄国也占据着伊犁,边疆危机尚未解除。也就在这一年,日本吞并了琉球,并出兵进攻台湾,中国的海防虚弱被完全暴露。于是,清朝发生“塞防”和“海防”之争,最终清廷实行“塞防”和“海防”并重策略,一方面派遣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方面筹划水师建设。
当年,前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海洋水师章程》六条,建议建设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近代水师。清廷同意了丁日昌的建议,但考虑到财力不足,于是先建设北洋水师。1875年,清廷分别让李鸿章、沈葆桢担任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获得400万两白银,开始进行水师建设工作。其船只一部分由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一部分从国外购买。
到80年代初期,清朝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其中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的船只主要以国产为主,北洋水师则走进口路线为主。然而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禁止福建水师主动开战,结果法国舰队闯入厦门,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中法战争深深震动了清朝,于是建设水师的速度加速了。
清朝向德国购买的“定远”“镇远”“济远”三艘大型军舰原本应该在1884年交付给中国,然而当时处于战争状态,德国保持中立,于是到1885年才交付给中国。“定远”和“镇远”的排水量达到了7000多吨,是一级战舰,在亚洲是巨无霸的存在。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一共拥有22艘军舰,其中5艘是国产。清朝还在旅顺、威海等地修建了水师基地。
二,日本海军的崛起
1886年,丁汝昌带领北洋水师的六艘军舰到朝鲜沿岸演习,随后又到海,参,崴接勘定边界的官员。此时,北洋水师需要进行补给,修理,当时旅顺港尚未完工,于是李鸿章决定让舰队到日本的长崎港进行休整、补给。当庞大的北洋舰队到达日本后,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北洋舰队的一些士兵违反军纪,他们在长崎寻欢作乐,与当地人发生冲突,最终酿成了“长崎事件”。日本军方趁机宣传“中国威胁论”,认为这是北洋舰队向日本发出挑衅。而北洋舰队也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准备开战。当时,清朝驻日公使徐承祖要求对日开战,断交撤使。然而李鸿章认为中法战争刚刚结束,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于是拒绝开火。最终,李鸿章和日本签订了协议,双方各自赔钱,北洋舰队撤出了长崎。
如果当时李鸿章下令开火,那么日本的海军将会被扼杀于摇篮之中,日本几十年之内元气也难以恢复。而清朝则可以趁机收复琉球群岛,进一步巩固台湾的防御。然而,机会一错过就不会再来了。
“长崎事件”后,日本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1887年,睦仁天皇下令:“立国之务在海防,一日不可缓。”从内帑拨款30万日元用于海军建设,伊藤博文则号召全国贵族和富豪捐资建设海军,两年之内就得到捐款203万日元。1889年,日本的海军经济达到了930万日元,占据财政总支出的11.7%。日本向法国和英国大规模订购军舰,其中“严岛”舰、“松岛”舰、吉野号的排水量达到了4000吨级。
伊藤博文
很快,日本海军的军舰达到了32艘,总排水量达到了6.2万吨,其中“吉野”号时速23节,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日本海军的总体规模虽然不如北洋水师大,但是其科技含量更加先进,在速度等性能方面已经超过了北洋舰队。
反观清朝,在北洋舰队成军之后,其海军军费就开始被大量挪用,使得军舰无法更新换代。根据《中国财政通史》的统计,慈禧太后一共挪用了海军军费1200万两,而定远舰的造价是140万两。也就是慈禧太后挪用的海军军费都可以购买8艘定远舰了。加上清朝官僚的腐败,北洋舰队购买的许多弹药都是虚假、劣质的,严重降低了舰队的战斗力。
1891年,李鸿章受到日本邀请,又带领6艘舰编队访问日本,舰队先后到达了马关、神户、横滨、长崎等地,经过40天的航行,最终才回到国内。舰队所到之处,日本都夹道迎接,“礼意其隆”。然而,日本的朝野上下都在暗中为日本暂时缺少7000吨级别的战舰而感到惊恐。此次北洋舰队的访问,再次刺激了日本的危机意识。
就在日本天皇接见北洋海军管带的前一天,日本内阁提出了5860万日元的海军支出计划,要求在9年内制造10艘万吨级的战舰,并获得了国会的同辉。1892年,伊藤博文公布了建造10万吨级别的军舰计划。1893年,日本天皇决定要从内帑中拨出30万日元、并从文武官员的薪金中抽出1/10作为造舰费缴纳国库。在日本上下各界的支持下,日本的海军规模迅速膨胀,军舰数量达到了55艘。
三,北洋舰队的沉没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海陆并进,开始对中国发动了进攻。在战争之前,我们要看看两国的经济情况。当时,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是8000万两白银,不过清朝的塞防、官僚支出很大,投入到海军建设的并不多。1894年6月,李鸿章要求户部拨款300万两白银,但是户部最终只拨款150万两。
而当时给慈禧太后准备庆典的经费达到了500万两,后来,翁同龢与户部官员联名上奏“停止庆典寻常工程”,慈禧太后才拿出300万两给北洋水师。清朝将领和官员的贪污也非常严重,例如叶志超多次致电李鸿章缺钱,但是日本攻陷平壤后缴获了黄金100公斤,白银500多公斤,各种物资总计1千万两白银,然而这些钱却被叶志超等“中饱私囊”,最后被日本缴获,实在令人痛心。
清朝虽然进行了30年的洋务运动,但是民用企业尚未成规模,整个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战争爆发后,清朝筹集资金的方式就是停止工程、核扣俸廉、预缴盐厘、酌提运本,除此之外就只能向外国借钱了。
相反,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已经建立了2900多家工厂,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也改变了财政体系。在1889年,日本已经拥有218家银行,基本建立了近代金融体系。当战争爆发,这些银行能够迅速筹集巨额军费。战争爆发后,日本的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其中妓女的捐款就相当于清朝户部给北洋水师的拨款。日本同期筹集的军费是清朝的10倍。
清朝虽然拥有了近代水师,却还没有形成近代海防思想。在李鸿章的眼中,海防就是将军舰放在家门口巡逻,这和古代的水师没有多大区别。清军在用人方面也问题多多。丁汝昌原本是陆军将领,对海战一窍不通,让他担任海军提督,无疑是自寻死路。在黄海海战中,丁汝昌就下令以夹缝雁行阵对付敌人的单纵阵,结果阵形难以维持,行动不便,陷入了被动。
黄海海战虽然失利,但日本海军也遭到了重创。然而李鸿章担心北洋舰队被全歼,于是采取避战保船政策,将黄海的制海权让出,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到威海卫。李鸿章将北洋舰队视为私人资本,因而尽量全权,结果酿成了大错。由于没有制海权,日本军队可以在渤海和黄海自由航行,而无后顾之忧。
辽东战役后,日本则出兵山东半岛,企图海陆夹击,全歼停在港口内的北洋水师。当时清朝将主力调到山海关一带,导致山东的防御空虚。李鸿章还一再下令舰队不允许出港口,而丁汝昌则进一步限制舰队的活动。
日军在山东登陆,攻陷了威海卫的炮台,北洋舰队陷入危机。这时候,李鸿章终于下令让丁汝昌带领舰队冲出日军包围圈,“设法保船”,但是丁汝昌株守港内,既不出战,又不转移。直到北洋舰队损失过半,丁汝昌才如梦初醒,要求舰队突围,然而洋员瑞乃尔、马格禄和营务处道员牛昶炳等却坚决反对。丁汝昌见突围无望,以自杀殉国。此后,北洋舰队向日军投降,至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从甲午战争可以看出,清朝只是一艘古老的破船,即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来修修补补,依然无法修补那些破洞。清朝这时候已经上上下下都充斥着腐烂的味道,一支虚有其表的北洋舰队是无法改变清朝的命运的,更无法拯救中国。如今的清朝既然病入膏肓,那唯一的路子就是将之推翻,于是革命的时代开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