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可以,进入仕途为官。其中皇室贵胄,就占很大部分。而皇太子身份更是特殊。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身为皇太子却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考中的呢。宋徽宗的儿子赵楷,就是其中一个。赵楷自幼便聪慧过人。和他的父亲宋徽宗一...……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
...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第六位:赵楷上榜理由:史上身份最为尊贵的状元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原来天赋和才华也是可以遗传的,这位身份最高的状元的生父就是北宋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楷完全遗...……更多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所成的人,自小聪明伶俐,深得徽宗宠爱。他也是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他曾经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例,整个大唐,仅有十一个人是从进士科第一(状元)的身份成为唐朝宰相,最重要的是,这十一个人,在历史中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大功绩,历史存在感低得不得了。所以状元这东西,真的是一个看似让人疯狂,但得到了又...……更多
王曾: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却淡泊名利
...身而出,通过为宋真宗拟写的遗诏注明“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坚守着正统原则。这一举动表现了王曾对天子权益的坚定捍卫,得到了宋仁宗的高度信任。不仅如此,王曾还是个是非分明的人。曹利用因嫉...……更多
从状元答卷揭示古代科举的严格与才华的展现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讲的就是古代科举殿试前后考生身份突变的历史现象,这是当时所有考生的梦想。那么古代的状元究竟有多厉害呢?前面说过能否成为状元,殿试尤其重要,而这里面最大的因素就是状元的书法。试想当...……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时给唐高祖上书,请求“开言路”“废百戏散乐”“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这几项建议奠定了唐朝统治者日后克己纳谏、广开言路的基础,由此可见孙伏伽的远见卓识。但他平日里十分勇于直言上谏,很多时候把唐高祖...……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状元及第的前景如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终于清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名。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并以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的身份,成为了翰林院修撰中的一员。这一年,黄观虚岁二十八岁,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可见其究竟有多优秀。洪武二十九年,黄观升任礼...……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扩展了社会阶层流...……更多
揭秘朱元璋钦点“明代首元”的精彩人生
...但他作为外交家和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知识的翻译家的两重身份,却并不为人所熟知。通过对其个人文集《荣进集》进行研究,并参校相关明清史料,文史学者、秦淮·非遗馆馆长尹磊勾勒出吴伯宗的精彩人生。在他看来,无论是...……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次朝考。只有成绩合格的人,才会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而庶吉士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实习生,这些进士出身的庶吉士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教育、考核等过程,大约三年左右,才能争取到一个进士及第的资格,才能够与一甲...……更多
科举制下的寒门困境:唐朝科举真相揭秘
...读书而做官的风气;另一方面还说明,他们利用了贵族的身份和“朝中有人”的便利,挤上了科举这条穷人的“独木桥”,比穷人家的子弟考上容易得多!如此,则穷人想出头,寒门想出贵子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更多
唐朝科举制度探秘:从秀才到进士,科举背后的选拔与挑战
...的革新,方式一直在发生改变,很多人认为秀才只是跨越身份的第一步,其实不全对,繁华大唐的科举并不是这样的。大唐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隋朝创立的一种全新的选拔官员制度,真正的发展时期却在唐朝。唐朝的科举有制...……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更多
...之,祝贺他在万人之中拔得头筹,并告诫道,状元及第的身份,意味着将来仕途的腾达,更应当“自爱重而不肯为非”“爱惜成就”。 绍定二年(1229),王会龙任秘书省正字,曾与理宗皇帝有一番对话。王会龙说:“圣人之学...……更多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与万寿公主的婚姻奇缘
...五义》中的负心汉陈世美,但在中国历史上,从隋朝开设科举到清末废除科举的一千多年间,有据可查的状元有700多人,其中成为驸马的仅有一人,他就是唐朝的郑颢。郑颢,字奉正(一说养正),祖籍河南荥阳,后迁居河清,出...……更多
隋炀帝的功过:科举制度的创始与大运河的开凿
...十年(600)十月,隋文帝废杨勇,同年十一月,改立杨广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隋文帝患病。杨广作为皇太子入住大宝殿,杨广害怕隋文帝突然去世,来不及准备“事项”,于是派人将一封询问信送到杨素手上,杨素考虑了各...……更多
他是唐朝状元驸马,一生却充满戏剧性和反传统的色彩,令人唏嘘
...运故事。郑颢出身名门,家世显赫,祖父郑絪更是宰相的身份,他的父亲郑羡也曾任刺史。然而,郑颢并不满足于一成名门之后安逸享福,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婚姻的不满促使他在历史舞台上独辟蹊径。唐宣宗李忱是一位文艺青...……更多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科举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据史书记载,曾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以及10多万进士。然而,中文状元的只有600多人,中状元有多难可想而知。不仅是中状元难,就连中举人都很难。小说《范进中举》中,54岁的范进还是一个...……更多
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
历史上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也为一些贫穷的下层阶级提供了上升通道,一些穷苦人家乃至农民的孩子也得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入仕,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一...……更多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专家强调,这一文物应该传承下去,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到清朝才废除,影响了1300多年。这种制度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但也为...……更多
隋炀帝的伟大贡献:大运河、科举与集权政治,推动中国历史进步
...,其间平定过江南豪强的武装叛乱,直到公元600年被立为皇太子后才离开。隋朝建立之初,中国还处于分裂状态,尤其是陈朝据地江南,与中央政权抗衡。588年秋,20岁的杨广受命率领数十万隋军,一举突破长江天堑,进据建康...……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上较为落后。直到元朝,云南考生才获得了参加中原地区科举考试的机会,但仅有少数人能考中举人、贡生。明、清两朝,云南出现了不少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一直没有出过状元。中原地区科举的昌盛,让云南的官员和百姓...……更多
太平天国开创女科历史,傅善祥成为首位女状元
...诏书,开甲取士。其中首开1300年从隋朝以来的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先河,增加了女科。女科的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有200多名女士子走进了科举考场。太平天国昔日在拜上帝会期间,宣传世间男女都是上帝的子女,后...……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的变化。根据清朝的科举制度,获得“举人”身份便拥有了做官资格,而后再经过“定去留”的会试和“定...……更多
宋朝科举趣事:他靠打架当上文状元
...期的却是宋朝。不仅录取的人数大幅增加,就连应试者的身份背景也几乎不再受限,你像宋朝以前科举是有钱人的游戏,只能是书香门第,还有一些权贵的孩子可以考。你说我家三代贫农,根正苗红不好使,一边玩去。到了宋朝...……更多
文昌星与科举:古代中国的读书人命运之神
...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从此张亚子文昌星的身份才正式成立。打这以后,全国各地就有了数不胜数的文昌庙、文昌阁。也附会出玉皇大帝命其掌管人间禄籍的传说。当时,科举考试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首要途径,科...……更多
毕沅的人生机遇:因值夜班看奏折意外中状元
...好在,毕沅的能力十分的强,在得中举人后,被以举人的身份,授予内阁中书,撰拟结写诏令。这是十足的磨练。后来,毕沅十分受器重,又升入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这样的官职,说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家对于童贯的印象,大概都来自于《水浒传》。小说中,童贯是一名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这当然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并不全面。事实上
2024-06-02 19:57:00
公元前362年,那位结束“四代乱政”,带领秦国从混乱中走出来的秦献公嬴师隰病逝,太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秦孝公即位之初
2024-06-02 19:59:00
对于《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然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等人占据了较多的戏份。但是,嬴政亲政以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想办法灭六国了
2024-06-02 20:00:00
客观来说,刘备的故事还是很励志的。虽说刘备有个皇叔的身份,但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若没有一定的身家背景,谁会将这头衔当回事?而刘备却靠着为人处世
2024-06-02 19:58:00
评选三国悍将,许褚许仲康绝对有资格进入前五名,或许他的不如拔矢啖睛的夏侯惇狠辣,也不如刮骨疗毒的关云长神武,但是他的强悍程度
2024-06-02 20:08:00
左宗棠是晚清最会打仗的人,他首次出山的第一仗,就直接干掉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终结了这位年仅32岁战将的一生,也让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洪秀全
2024-06-02 20:04:00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占领汉中以后,派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这个时候也是关羽人生的顶峰,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但是荆州后方空虚
2024-06-02 20:00:00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年仅23岁,并无子嗣,当时在燕国为人质的武王的异母弟嬴稷在老妈宣太后及魏冉的支持下
2024-06-02 20:06:00
公元221年,为报东吴袭夺荆州,杀害关羽之仇,刘备对东吴发动了讨伐。在随后爆发的夷陵之战中,东吴的陆逊对蜀军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
2024-06-02 20:09:00
贾诩,字文和,三国第一“毒士”,这不是说他善于用毒,而是说的他算无遗策。贾诩原为董卓手下,在董卓被杀后,他成功地劝说其部将李傕
2024-06-02 20:08:00
清朝顺治十一年(1654年),孝庄太后在紫禁城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年仅18岁,身为女子,她面色英武,面对孝庄太后
2024-06-02 20:09:00
在吕雉身陷项羽军营之际,戚夫人便成为了刘邦的新宠,后吕雉虽被项羽释放,但饱经风霜的吕雉已经很难再获刘邦的欢心,因此有着“夺夫之恨”的吕雉和戚夫人
2024-06-02 20:10:00
曾几何时,一杆长枪再配上一匹白马便是天下!三尺青锋再提着一壶好酒便隐现出江湖!一把长刀镌刻一缕夕阳就是战场!古有年棍、月刀
2024-06-02 20:12:00
明朝有两个有名的和尚。分别服务于一父一子,一个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一个是朱棣的谋士姚广孝。作为帝王成功路上的助力者,刘姚的结局却不相同
2024-06-02 20:12:00
提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信大家一定都不能再了解,他《三国演义》中的足智多谋堪称是谋士中的最高水平,即便在游戏作品中诸葛亮也是智力属性第一的人物
2024-06-02 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