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北伐病死五丈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20:13: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信大家一定都不能再了解,他《三国演义》中的足智多谋堪称是谋士中的最高水平,即便在游戏作品中诸葛亮也是智力属性第一的人物。对于诸葛亮担任丞相五次北伐后又在五丈原前消逝,很多人都表示遗憾不已。甚至都在试想,如果诸葛亮晚几年死,那么北伐是否回成功?是否能改变三国局势呢?

然而历史从来都是冷冰冰的,纵使诸葛亮有天大的才能,也无法改变结局。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少主年幼,整个蜀国的大小适宜被推到了诸葛亮的身上,为了达成先帝鸿愿,诸葛亮带着伤病的身躯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最后积劳成疾病死在北伐的路上。

想当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不问天下琐事,自在逍遥。自从跟了刘皇叔,诸葛亮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智力从火烧新野到赤壁之战,为报刘皇叔知遇之恩,一路艰难险阻最终占荆州,入蜀中,从此天下三分之势已定。

诸葛亮实现了对皇叔的诺言。谁料先帝薨于白帝城,半生努力换来的蜀汉帝国如今成了空架子,只能协少主刘禅再次安邦定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在小说和影视剧《三国演义》里面所描绘的事物都是在历史的框架基础之上,为其附加了更多的文学色彩。就比如诸葛亮在第五次出征北伐时,身体已逐渐不支,他算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赶紧在五丈原为自己摆下了七盏灯,在七七四十九个时辰后,如果灯依然亮着,就说明阳寿未尽。然而诸葛亮还是在这时病逝了。

至于他到底因为什么疾病,这一点正史中也没有详细的提到过。仅存的只言片语也只有在《魏书》中提到过,诸葛亮曾吐血不止。后人根据这些线索猜测,有种可能就是消化类疾病,甚至是直肠癌之类的严重疾病。

而且小说中也提到过诸葛亮在出征时饭量很小,在古代那样艰苦的行军过程中,像诸葛亮这样本身就是文官的身体,又加上要没日没夜的处理军中朝中事宜,加之饭量少,饮食不规律,这样的条件很容易让人支撑不住。更何况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先进,所以拖垮了身体也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还有吸血虫病的可能,这个名字光是让如今医疗发达的我们都感到恐惧不适,和它差不多的疾病也大多是来自于慢性寄生虫感染。而且在今天也一直存在着,我国南部湿热地区就是吸血虫病的高发地区,感染源也是我们平时就能接触的到的,例如生水,宠物,公共环境等等。

而处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多次出征南蛮之地,这些地方生活水平低下,其中的少数民族甚至是在原始森林中生活,毒虫蛇鼠也再常见不过了。别说是三国时期,即便是很久以后的明清时期都有很多官员在调任边陲之后感染疾病最后病逝的。所以南征北战的诸葛丞相染上寄生虫疾病也是极有可能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肺结核。这种疾病可能如今的九零后,零零后觉得陌生,但年纪稍大一些的朋友们是再熟悉不过了,早年在我国医学水平还没有今天发达的时候,肺结核这种病还没有被消灭,我们知道感染肺结核的患者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长期劳累所导致的,而且严重的发病后时常咳血这些征兆都和诸葛亮的表现很像。

时至今日,因为年代久远,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已经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用这种猜测的方法来填补心中对诸葛亮的惋惜之情了。诸葛亮为国家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连作为敌人的司马懿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确称得上是天下无出其二的奇才了。

结语:正史中记载的诸葛亮虽然没有小说那么其智近妖,但也在军事政治思想等领域有着很深刻的研究,有诸葛亮所撰的军事文章对今天的军事领域也有着深远影响和贡献。我们常常幻想,如果当年再给诸葛亮十年,能否北伐成功天下一统呢?这个答案并没有结果,因为历史没有假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为什么不同时将政权、军权,都交给诸葛亮呢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李严传》中则记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从这两段史
2024-10-04 12:31:00
...来刘备虚伪的成份居多,所谓的白帝城托孤只不过是对于诸葛亮的一次试探,自古以来,没有哪个当皇帝的会把江山留给外人的。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
2023-08-25 16:48:00
刘备白帝城之困:蜀汉存亡的关键抉择
...时捶打东吴。此番算是小败,并不足惧。"刘备写信安抚诸葛亮等人,"吾必重整旗鼓,扫清阻碍,待疾愈定将再战复仇!"就这样,刘备虽败并未就此退转,而是执意要同陆逊一决雌雄。不过在这
2024-03-14 14:38:00
白帝城托孤刘备为将兵权交给李严,是不信任诸葛亮吗?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刘备非常信任的人,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恐怕刘备建立不了蜀汉。作为刘备的心腹,诸葛亮无疑是深得刘备信任的。可是仔细阅读史书会发现问题所在,刘备驾崩之后,问题就出现了
2023-05-11 10:00:00
如果上方谷大火烧死了司马懿,诸葛亮北伐会成功吗
...史却常常激发人们不由自主地进行假设推演。想象一下,诸葛亮六次出征祁山,向北伐击曹魏,如果没有那场在上方谷肆虐的倾盆大雨,如果魏延在夜间误踢翻了七星灯而引发的混乱,再加上诸葛亮
2025-05-13 13:29:00
白帝城托孤自取的奥义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受到了历史学者的疯狂研究。在这里,我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里面的自取是什么意思?刘备为什么要说自取的话?自取的含义自取一般
2025-01-13 22:30:00
刘备临死前有想过要杀诸葛亮吗
...飞,病体日益沉重,自知大限已到,快马加鞭,招来丞相诸葛亮,接受遗命。有人说,此时,刘备想的是在诸葛亮接受遗诏时,埋伏下刀斧手,想要除去诸葛亮,以免自己的儿子刘禅即位后,主少国
2023-05-29 11:04:00
诸葛亮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危之际,托孤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作为丞相,总揽朝政,负责行政,其中,刘备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成为军事上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内政归诸葛亮管,
2023-06-11 15:33:00
刘备白帝城病逝后,诸葛亮为何连战连败?姜维临终前道破玄机!
...稍显安定了许多。但是在乱世中显然不会一直安稳下去,诸葛亮北伐,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刘备救复汉室的遗愿。但是在刘备并使之后,诸葛亮连战连败,这究竟是为何?诸葛亮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
2025-04-18 19: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每当七夕临近,《古诗十九首》里这几句诗总会在心头流转。作为最具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2025-08-29 16:39:00
郑玄与岳镇海渎:最早提出五岳四镇的具体指称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岳镇海渎是古代国家祭祀的“山川神”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详尽的注解
2025-08-29 17:14:00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
2025-08-29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