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辅佐两位皇帝的传奇臣子
名臣赵普先后辅佐了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位皇帝,他从小吏做起,三次被封宰相。他的成功既不是靠学识卓越、也不是因为赫赫战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有一种说法,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更多
皇帝问天下什么最大?宰相回复两字保住小命,你知道哪两个字吗?
...皇帝最信任的大臣担任。今天要谈的是赵匡胤的丞相——赵普。众所周知,赵匡胤当年能够登上皇位,正是因为“黄袍加身”,而在这“黄袍加身”的背后,也有赵普的一份功劳。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对赵普极为信任,无论大事...……更多
为何说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但是《商君书》可以
...史记载,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由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所说。但是我觉得这话并非赵普所说,因为无论是宋朝平天下还是治天下阶段,赵普都未必用得到《论语》。赵普与赵光义密谋导演了“黄袍加身”,欺负柴家孤儿寡...……更多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可以说赵普对赵匡胤能够建立宋朝和之后宋朝的平稳运行有着不可磨灭贡献。在赵匡胤所做的很多事情事情上都可以看到赵普的身影。如陈桥驿兵变、杯酒释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更多
皇帝问宰相:天下何物最大?宰相只说了两个字,皇帝拍手称赞
...信任的大臣担任。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赵匡胤的丞相——赵普。众所周知,赵匡胤之所以能够登基,是因为“黄袍加身”,而这一事件的背后,也有赵普的贡献。因此,在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对赵普非常信任,无论大小事务都与...……更多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赵普却是个小肚鸡肠之人
赵普的名头可不小,就是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他也是位列中国古代王朝著名宰相之列。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干大事都、位置显赫者,大多有能容人的气量。但是,赵普作为一代名相,他可不是那种...……更多
“半文盲”赵普如何成为北宋第一宰相
赵普是北宋开国元勋,在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朝曾三次担任宰相,尤其是赵匡胤执政时期,独任宰相十年。他先后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协助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罢黜禁军首领军权,改革...……更多
历史上的谋士刘基、赵普、李勣、诸葛亮与他们的传奇故事
...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后迁居洛阳,北宋宰相。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掌书记,曾参加策划陈桥兵变。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更多
赵匡胤退朝时,问大臣们一个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
...权了。其实传说中,与杯酒释兵权息息相关的一个人就是赵普,下面详细说一下这个人。赵普和赵匡胤同是后周大臣,公元960年的陈桥兵变他也参与其中,自然他也主张直接为赵匡胤黄袍加身,一直辅佐赵匡胤登基称帝,他也是...……更多
北宋宰相赵普是是大宋制度的设计者,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提及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最值得一提的是两件事,第一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第二就是为高粱河车神的登基做了金匮之盟做了伪证。赵普,字则平,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亲赵迥,五代...……更多
聊聊宋版百家姓之首——赵
...著名堂号有半部堂和鹤琴堂。半部堂主是北宋第一任宰相赵普,因其“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得名;鹤琴堂主是北宋的“铁面御史”赵忭,其人清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家里资产只有一琴一鹤。正是这一榜样的存在,引出了中国...……更多
赵匡胤是如何结束五代十国的乱世的呢
...赵匡胤,是个做实事儿的人,局势稍稍稳定,他就向宰相赵普请教:避免五代覆辙,国家长治久安的方略。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宋初名臣,赵匡胤的心腹。承蒙领导垂询,自然是知无不言。他说:唐末乱局在于藩...……更多
北宋初年政坛风云莫测,不同时期六位宰相各显神通
...,有六位宰相当真挺突出,分别是范质、王溥、魏仁浦、赵普、薛居正、以及沈义伦。其中范质延续了前朝制度;至于王溥、魏仁浦、赵普、薛居正和沈义伦,他们各有建树,共同勾勒出北宋初年的政治风貌。不过历史的评价并...……更多
浅析北宋宰相赵普之功过
...后自丰羽翼,与太祖抗衡之势与日俱增。作为皇上管家的赵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他多次在太祖耳边叨叨:养痈为患,尾大不掉,客大欺主,免除后患等等,甚至还比过抹脖子的手势。然而,太祖却始终以兄弟之情、不...……更多
谁在赵匡胤眼皮子底下把前朝皇子养大了
...。俗话说斩草要除根,当时赵匡胤的几个心腹,比如谋士赵普,大将潘美都在场,许多人都劝赵匡胤要杀掉这个孩子,其中号称用半本《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就同意杀掉孩子,永绝后患,只有潘美和另外一个人不说话。赵匡胤就...……更多
...保质期,用得着故意造假改生产日期吗?赵匡胤赶紧招来赵普:你给解释一下,咋回事?赵普也懵了,《论语》里也没这方面的知识呀。好在现场有书读得比赵普多的人,有个叫窦仪的翰林学士说:“这东西一定是前蜀的宫中之...……更多
赵普(922年-992年),北宋开国功臣,赵匡胤夺取天下的主要参谋者,北宋建立后,先后获得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二人的赏识,曾三度拜相。那么,作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他是如何能够进入赵氏兄弟的视野,进而成为北...……更多
赵普:赵匡胤称帝的背后推手与宋朝的智囊
...“总导演”策划了这一出戏。 他就是后来朝中的忠臣,赵普。其实在兵变之前,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十分好了,建立了国家之后他们两则更是好上加好。赵普就自然成为了皇帝最信任的人,而且是最看重的人了。当时赵普推着...……更多
赵普与赵匡胤君臣携手,奠定宋朝基础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赵匡胤是大宋的第一个皇帝,他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而赵普是赵匡胤的得力助手...……更多
揭秘宋太祖放弃收复幽州的原因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赵普读书真不多,但他也确实智多如妖,要不然也成不了赵匡胤的智囊和大宋的宰相。赵普是陈桥驿兵变的主要策划人和实施者。他三次出任宰相,是宋初大政方略的主要...……更多
...划统一策略。夜晚,赵匡胤冒着严寒大雪,突然来到谋臣赵普家里,与他商讨天下大势。“太祖雪夜访普图”,被后世传为美谈。赵普,宋朝首席谋士,读书不多,但眼光狠辣,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古代10位顶级智囊之...……更多
西汉皇帝哪个最厉害?不是刘邦和刘彻,而是他
...这个总爸爸,否则,你就该死!还令人好笑的是,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两宋时期,金帝国不仅不来朝贡,还把宋王朝的皇帝都捉了去,儒家官员论语斥责了?谁又在讨伐?儒家官员不仅不敢斥责,不敢去讨伐,而且还把去讨伐的...……更多
历史上帝皇的猜忌游戏与臣子的完美应对
...看哪个臣子都觉得像之前的自己,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宰相赵普。要说在他登基之前,这宰相可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出谋划策,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忠心耿耿。不仅成为皇帝的左右手,还是皇帝的好朋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更多
皇帝的孝道:宋太祖赵匡胤与金匮之盟的传奇故事
...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更多
揭秘孔子:一代宗师影响千秋,每朝皇帝都要为其守墓
...的政治理想。孔子死了之后,弟子们将他的学说整理成《论语》,在他之后,还有两位儒家学派的人物孟子和荀子,将他的思想发扬光大。长期的战乱,使儒学的思想大受打击,在那个时代,法家学派更受诸侯王的欢迎,因为法...……更多
为何赵匡胤会特殊关照他的后人呢
...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二、事情经过虽然赵普进言要尽快除掉这个孩子,但赵匡胤问了潘美的意思,潘美道:自己是世宗和陛下的臣子,陛下说杀世宗的孩子,那是对不起世宗。可是要留下这个孩子,又会让陛下...……更多
详细介绍赵普的生平事迹
...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赵普作为赵匡胤的得力助手和智囊团,为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本文将详细介绍赵普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赵匡胤之间的深厚友谊。一、赵普的出身与成长赵...……更多
杜太后实在太偏心,真的让赵匡胤传位给弟弟
...权威性到底如何?在赵匡胤辞世次日,赵光义的亲信大臣赵普突然披露了金匮之盟的秘密,令人大跌眼镜。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此之前,竟然没有人知晓这一事实。然而,这种誓言是否足以被视为传位的正式宣言呢?显然不是...……更多
兵法书籍的重要性:古代谋士的立身之本
...遍知道故事情节就好,而兵书是值得反复咀嚼的。宋代从赵普那传出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放在这个情境当中恰到好处。很多兵书虽然字数不是很多,但是内涵却是非常的丰富。比如有名的三十六计,虽然有关各...……更多
宋太祖的温柔背后,依旧是杀气腾腾
...保证别的臣子不会有样学样、也给他来这一手?所以就算赵普不说,赵匡胤也会考虑这个事。五代十国之乱,始于唐末的藩镇割据。在唐与宋之间的数百年,华夏陷入了连绵战火,军阀之间连年征伐、老百姓民不聊生,对社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走读山东 感知菏泽| 韩国友人“逛郓城”邂逅非遗之美
大众网记者 李威 通讯员 李牧 崔如坤 苏亚 郓城报道2月22日,山东郓城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话。来自韩国忠清南道(省)武术散打队成员郑成勋一行走进郓城水浒好汉城
2025-02-23 17:41:00
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国宝,却向祖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侨是谁?
“对我来说,商业是小事一桩;爱、信仰、性格的真诚、人的志向,这些才是神圣之物。”——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人的劳动,尽管从削桩到修建城市
2025-02-23 12:40:00
李自成第15代孙,不愿隐姓埋名,想要重出江湖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死了还是逃了?若是死了,究竟死于何地?若是逃了,究竟逃于何处?三百多年来,正史野史,莫衷一是
2025-02-23 12:45:00
公审大会,新四军团长怒而上台砍死9人,群众拍手叫好
1940年5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江苏高宝县的牌楼乡成为了战火纷飞的前线。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因为战争的蔓延而变得异常紧张
2025-02-23 12:46:00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