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赵普的名头可不小,就是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他也是位列中国古代王朝著名宰相之列。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干大事都、位置显赫者,大多有能容人的气量。但是,赵普作为一代名相,他可不是那种大肚量的人,曾因一事给赵匡胤进言,被赵匡胤反问一句,顿时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这人要是要交狗屎运的时候挡都挡不住。赵普早年也不怎么的,也就是个落魄书生而已,长期混迹于各军阀的幕府之中,也就能混个饱肚子而已。后来在永兴军做刘词的幕僚时,因将唐太宗被乱军挖出的尸体重新埋葬,刘词觉得这小伙子人还不不错,再说是个读书人,就推荐了在滁州做了个小小的判官,整天也是看人脸色行事。但是,这好事又再一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那时,赵匡胤刚打下滁州,他爸爸赵宏殷听说儿子到了这里,便来看望他,可惜前方战事吃紧,赵匡胤又走了。不巧的是这老爷子没有见到儿子,却一病不起,床前也没有个人照料。赵普早就对赵匡胤看好,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这不机会来了。于是,他早晚服侍,悉心照料,这还把老爷子给感动了。怎么办呢?你看人家照顾这么久,总得赏点什么吧。
于是,老爷子反正没事,也就认起了“同宗”玩呗,好像是说认了个干儿子。后来见到赵匡胤就将其作为“同宗”、最可信之人推荐给了赵匡胤。人家赵普本来就是有学问的人,肚子里也有奇谋,后来就给赵匡胤谋划了个“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
人家赵匡胤也是明君啊,是知恩图报之人,这等大功臣自然是建国第一功臣了,就给个宰相当吧,更何况还有“同宗”之宜,不信他信谁?
人家赵普也是有学问之人,当了宰相自然是要出些力的。于是,整天拿着一部《论语》,一副有学识的样子,在里面找点新鲜玩艺就赶快贡献给赵匡胤。他为赵家天下谋划了许多事,像整章建制一类的事情自然都少不了他。
所做的大事也就那么几件。好像说这“杯酒释兵权”的事他也掺合了。还有,就是“分化职权”这事,这个可不怎么好,让大宋的军事实力下降,后来到处挨打,也算是将“乡党”给坑了一把。
总之,这一部《论语》只看了一半,赵家天下便大定。没事干了,《论语》也不读了,便逢人就吹“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下算是真的出名了。出名以后天下又太平了,他人也闲了下来,怎么办呢?就开始琢磨人了。这皇帝是我的本家,只能信任我一个人,谁要是和皇上走得太近,我就跟谁急。不,还是跟皇上急最直接、最有效,反正宋天子不杀文官,我怕什么。
据说,有一次赵匡胤大概是有什么事要问,召见了王仁赡。赵普知道后很不开心,便给赵匡胤写了个折子,说:“仁赡奸邪之辈,陛下为什么要见他?”王仁赡是何许人也?果如赵普所言?
王仁赡(917年―982年),唐州方城(今河南方城)人。王仁赡也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少年时风流倜傥,不务产业,故社会名声不好。赵普揪的这个辫子大概也就是指的这些了。
其实王仁赡在赵匡胤的心目中,其才能、名声并不比赵普小,他也是刘词推荐的官,宋建立后遗宋为官,被后周世宗收用军中,一直在赵匡胤的手下。这才是赵普比较忌惮的。
王仁赡入宋后,历任武德使、左飞龙使、右领军卫将军、枢密承旨、荆南巡检使、内客省使、枢密副使、判留守司、东京留守、判三司、检校太保等职,基本都是武职。
赵匡胤看到这个折子后,便颇有讥讽地对赵普说:“我留王仁赡说话,见我教谁去唤来,你莫肠肚儿窄,妒他,我又不见是证见,只教外人笑我君臣不和睦,你莫恼官家。”(《东原录》)
太祖这话可是够分量的,着实将赵普挖苦、嘲笑了个够。话说得很明白,你如此小肚鸡肠,还做什么宰相了。赵匡胤算是将赵普看透了,也说透了,而赵普确实也没有宰相的肚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1:14: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