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让诸葛亮遗愿前功尽弃的奇才卫瓘
...艾这些三国后期的顶级名将,全部死在了他的手里,也令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遗愿前功尽弃。姜维姜维原本是魏国天水郡的守将,但在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而不得已投降蜀国,后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更多
姜维死后为何背负了82年的辱骂罪名,一封密信揭露真相
就因一计使曾经跟随诸葛亮出生入死,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姜维死后仍然背负了82年的辱骂罪名。《晋阳秋》有言:“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更多
为什么三国唯二的两个万人敌,都跟随在刘备身边呢
...一大批奇才。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关羽、张飞、黄忠、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关羽张飞不仅个人战力强悍,而且军事能力也颇为亮眼,以至于他们被曹营谋士评价为三国万人敌,后世评价猛将,无不是以他俩参考,可见他...……更多
蜀汉灭国真的是刘禅的责任吗?关羽、诸葛亮、姜维都有责任
在蜀汉政权建立的前半段,一直按照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立国方略《隆中对》来执行。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从此,刘备有了立身之本。可惜下半场出了点问题。按照诸葛亮的计划,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派出荆州、益州两支...……更多
他逼降刘禅是灭蜀头功,却因犯职场大忌凄惨结局
...然冒出来。邓艾把握时机迅速攻城略地,先在绵竹斩杀了诸葛亮后代——诸葛瞻父子,随后进攻成都,逼迫后主刘禅投降,抢下了消灭蜀汉的头功。功成后自视甚高,遭诬陷害死刚打下蜀汉、立下史无前例奇功的邓艾,却开始自...……更多
诸葛亮如果多活十年的话,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公元234年10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三国政治军事奇才、一代天骄就此陨落。随后蜀汉国力日渐式微,二十几年就亡国了。再续十年寿命,他能否带着蜀汉复兴汉室、一统天下呢?三国时期,魏、蜀...……更多
聊聊三国的六位“长水校尉”
...,汉族,诸葛珪之子。三国时吴大将军诸葛瑾、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母弟。东汉末年,诸葛均与兄长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晴耕雨读。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兄诸葛亮出山相助,兄长诸葛亮出仕刘备后,诸葛均仍留在隆中种田...……更多
汉中落入姜维之手,不到一个月便被邓艾打败
...点也非常明显。虽能挡敌于国,却不能歼灭来犯之敌。在诸葛亮攻打曹魏时,司马懿也采用了魏延的防御方式,成功拖垮了诸葛亮,但并没有有效歼灭蜀军。此后,汉中以魏延在秦岭山麓修筑的工事为第一壁垒,以“韩城”、“...……更多
作为诸葛亮的嫡传弟子,姜维首次出场,就跟五虎上将中硕果仅存的虎威将军赵云大战了一场,有人说那场大战姜维占了上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更多
姜维:三国后期蜀汉的守护者与英雄
三国后期,诸葛亮带着遗憾和悔恨在五丈原升天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他都没有等到天下有一丁点的变化,也没帮刘备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我们在惋惜诸葛亮的同时,其实还遗忘了一个人物,他比孔明更让人“心疼”。姜维...……更多
为何诸葛亮给蜀汉留下了一个姜维,还是亡国了呢
众所周知,三国后期,诸葛亮虽然病逝五丈原,却仍留下了唯一的徒弟姜维辅佐蜀汉,希望能够匡扶汉室,完成天下一统的夙愿。只是,最后我们都知道了,诸葛先生的遗愿没能达成,留下千古叹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更多
...,这都是魏军费尽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姜维是曹魏大敌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的地位逐渐上升,随着蒋琬、费祎等人的离世,姜维成为了蜀汉的大将军,姜维前前后后组织了十一次北伐,是曹魏中后期最大的敌人。在诸葛亮去世...……更多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公元263年,魏国执政司马昭发起灭蜀之战。此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等老一辈开国元勋已经去世,留守成都的不过是新生代的成员,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后主刘禅,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以及诸葛亮的徒弟姜维。—...……更多
刘禅投降曹魏后得到食邑万户,绢万匹,奴婢百人,过得相当不错
...里,刘禅都是刘备唯一的儿子,因为这个缘故,他受到了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的极力拥护,是荆州集团公认的幼主。为了保护刘禅,荆州集团可谓不遗余力,比如说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骑救幼主;再比如说,孙夫人...……更多
2022-12-18 19:20食邑,奴婢
洮西大捷:姜维与邓艾的战争
...,姜维也没从邓艾身上讨得丝毫便宜。毫不夸张地说,被诸葛亮誉为“陇西奇才”的姜维自遇到邓艾后再也没有打过胜仗,可以说遇到了命中克星。邓艾对此也颇为自得,把姜维视为手下败将,随后他居功自傲,进入成都后对归...……更多
诸葛亮为什么无法取得韩信那样的成功呢
诸葛亮不是没有打算从陈仓道走过,第一次北伐以马谡丢了街亭而宣告失败,第二次北伐,诸葛亮便直奔陈仓而来。三国时期的陈仓,已经是一座城池,曹魏派遣大都督曹真镇守。诸葛亮久攻不下后,因为弹尽粮绝就撤了。所...……更多
264年,邓艾仰天长叹、负屈含冤而亡,司马昭:屠尽邓艾诸子
...,近十次小规模的对抗,掀开了二人的军事斗争史。如同诸葛亮与司马懿上方谷斗法一般,二人也打的有来有回。只是承袭诸葛亮衣钵的姜维,不断受到蜀汉君臣的掣肘,很难发挥全部的实力。就在邓艾、姜维打的难分难舍时,...……更多
聊聊率军伐蜀的诸葛绪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被分别称为“龙、虎、狗”,在当时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其中诸葛亮为蜀汉丞相、诸葛瑾为东吴大将军、诸葛诞为曹魏征东大将军。不过,除了以上三人,诸葛亮所在的家族还有...……更多
三国人物后代命运揭秘
...垮掉的国家,连谯周这样的大学者都倡议投降,仅姜维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进行了殊死抵抗,其它人讨论的也都是逃和降的问题。后主于是立即投降,蜀国灭亡。一开始,司马氏对蜀汉君臣相对优待,但很快,另一场争斗就开演...……更多
钟会的反叛:司马昭的野心与姜维的陷阱
...良,司马昭同样没成为刘邦!钟会智商极高、情商极高。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与吴国右大司马全琮之子全怿、孙全端、全翩、全缉联手起兵反抗司马昭。恰巧全辉、全仪在建业(南京)摊上官司投降司马昭。钟会偷偷替全辉、全...……更多
邓艾:三国时期的忠臣名将,因功遭忌的悲情英雄
...马懿的赏识,终于开始飞黄腾达。在司马懿都督西线对抗诸葛亮的过程中,邓艾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了能跟陈泰、郭淮等世家子弟并列的独领一方的大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取得了朝政大权。邓艾作为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更多
钟会与邓艾:蜀汉灭亡背后的两位关键人物
...子许仪斩首。众人皆是胆战心惊,一心奉钟会之命。对于诸葛亮,钟会也十分欣赏。他在攻打诸葛亮墓时,派人扫墓祭祀,不许就近砍柴。可见他对诸葛亮的敬佩。虽然他不断进攻,但他的功劳却不如另一支军队邓艾大。邓艾率...……更多
...然钟会出谋划策不少,但是他并非一军主帅。当年马谡和诸葛亮讨论起军机大事来,头头是道,连诸葛亮都佩服,但是马谡上了战场,第一次独立领兵作战,于街亭被张郃击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钟会和马谡一样...……更多
魏元帝曹奂享年58岁,朝廷为之上谥‘元皇帝’
...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时值,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驻守涪城,邓艾攻入,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今四川绵阳西南)。邓艾遣使劝降,并且承诺:“只要投降,定能保举为瑯玡王。”诸葛瞻斩杀魏使,...……更多
他不仅消灭了蜀国,还杀死了诸葛亮,赵云,张飞三人的儿子
...的兴趣。三国里面的很多人物也是家喻户晓,比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司马懿等等。但是三国后期一个名将却常常被我们忽视,他不仅消灭了蜀国,还杀死了诸葛亮,赵云,张飞三人的儿子。很多人要问,这个有...……更多
三国中智商最高的一个人到底是谁?有人说是诸葛亮,也有人说是司马懿,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初出茅庐便火烧博望坡,救刘备于危难之中,可以说是相当牛,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又大显身手,借...……更多
邓艾偷渡阴平后大军疲惫不堪,为什么还能击败诸葛瞻
...败,就是整个蜀国地灭亡。另一方面,诸葛瞻虽然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但是,在指挥水平上,诸葛瞻却没有得到诸葛亮的真传。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其间,写信给哥哥诸葛瑾,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更多
钟会:三国时期的智勇之士
...人甚至都把他比作了汉朝的张良,他自己也曾一心想做“诸葛亮”式的人物,可临到功成名就之时,却又变了心肠,这也真是给了后世之人一个好好的教训啊!至此,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位“大才子”一生经历。其人姓钟名会,字...……更多
聊聊后三国时代六大军事统帅
后三国时代,指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去世后的三国历史。这段历史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是英雄人物也出了不少。如邓艾、姜维、王基、陆抗等,即使与三国前期的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拾遗君给大家介绍一下后...……更多
魏延出于午谷以奇袭长安之计
魏延出于午谷以奇袭长安之计不被诸葛亮采用,有人至今为之惋惜.倘用其计,成功的成份有多大,只聚讼不已.其实,这种奇计能否成功,交数大大,事先谁也无法预料.下面举出类似的两个例子,作比较研究。姜维与邓艾...……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