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05:56: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63年,魏国执政司马昭发起灭蜀之战。

此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等老一辈开国元勋已经去世,留守成都的不过是新生代的成员,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后主刘禅,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以及诸葛亮的徒弟姜维。

——回顾三国历史,包括司马昭在内的人都发起过伐蜀战争,其中曹真、司马懿、曹爽都遭遇过挫折,相比较于这些老前辈,司马昭的确差了些辈分。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一、灭蜀逐渐拉开序幕

但是,司马昭却有前人所不能及的优势,那就是蜀汉政权到了历史的最危险时刻。

的确,诸葛亮的弟子姜维有两把刷子,但他在朝中与众人不和,尤其是与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发生冲突,兵权屡屡受制,不得已跑到沓中避祸。

而深受大家信任的诸葛瞻则是个“纯小白”,政治能力和忠诚毋庸置疑,要论军事能力实在是名不见经传。再加上此时的后主刘禅早已昏庸不堪,蜀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破绽。

不过,虽然蜀汉自身问题重重,但是司马昭自己身上也不干净,早在公元260年就当街杀死天子,惹了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骂名。

因此,为了自己执政的合法性,也为了自己将来能够登上皇位,此次灭蜀之战是他的翻身之仗,必须要尽全力。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根据史书记载,蜀汉能战之士大约有9万人,留守成都和备守其他各郡的人数就占了4万,能够动用的主力不过5万。

所以司马昭召集全国之兵,召集18万兵马,准备以三倍有余的绝对优势碾压蜀汉。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假装准备船只,做出要讨伐吴国的姿态,以麻痹蜀汉。

不得不说,司马昭虽然人品不行,但这方面的能力还算过硬,通过他的一系列工作,蜀汉政权对此战茫然无知,而原本反对他出战的邓艾等人也逐渐就位,随时准备开拔。

当然,也不是说蜀汉方面都是庸人,其中姜维就意识到问题,他一开始就上书给后主刘禅:司马昭恐怕来势汹汹,希望主上能够安排张翼和廖化组织军队在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姜维的上书却遭到黄皓等人的坚决排斥,他们居然以鬼神占卜的方式告诉后主,司马昭不会攻打蜀汉。就这样,面对这场灭顶之灾,蜀汉政权一个个都当起了鸵鸟......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二、邓艾的险中求生

既然蜀汉政权准备不足,那么就轮到司马昭大显身手了,灭蜀之战开启了第一阶段——汉中之战。

按照司马昭的规划,18万大军分成三路,邓艾率领西路军进攻姜维,诸葛绪率领中路军切断姜维的后路,钟会率领东路军袭取汉中。

钟会的部队人数最多,很快就长驱直入,攻破了阳安关城。

眼见情况不妙,姜维不得不退往剑阁。在撤退途中,刚好又撞上了邓艾手下的追兵,姜维迟迟不能脱身,随时都有可能被围歼的危险。

史书记载,赵云的儿子赵广壮烈殉国,并以此为代价摆脱了邓艾手下的追兵,并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摆脱了诸葛绪的围堵,九死一生才退到剑阁,再加上刚刚赶来的廖化、张翼,姜维这才逐渐稳住颓势。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虽说姜维此战打的狼狈,但他的及时脱身并守住剑阁,也的确让魏军的计划破产。虽说魏国军队依旧占优势,但无法攻破剑阁,就只能在这干耗着,一天消耗着巨量的粮草。

其实战争打到这一步,司马昭可以班师回朝了,因为再打下去也没意义了,过去进攻蜀国的战斗也都停步于此。

但有一个人表示不爽,这个人就是一开始反对出战的邓艾,他提出建议,既然正面打不破,那就由他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去冒险。

史书记载:邓艾提出自领精兵万余人去偷渡阴平,钟会当场同意,于是一场冒险开始......

历史资料上关于邓艾是如何度过阴平的记录不多,但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绘还是挺震撼的,穿山越岭之间,悬崖断壁之侧,很多战士摔死,病死,被感染而死,而一把年纪的邓艾也是搞得满身伤痕,几乎丢了一条命。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不过不管怎么说,邓艾还是成功了,他如神兵天将一般突然出现在江油,这的确吓破了蜀汉的胆。毕竟在众人看来,司马昭的大军还在姜维那里堵着,怎么邓艾突然出现了,难不成姜维已经败了?

在这种恐慌之下,江油守军人心惶惶,太守司马邈战败投降。邓艾成功进入成都平原,这场汉中之战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邓艾遥遥领先,蜀汉此时有亡国之危。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三、惨烈的绵竹之战

于是此战进入了第二阶段——绵竹之战。

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蜀汉政权真正的善战之兵都在姜维这边堵着魏国主力,成都所留守的部队人数绝对不多,按照司马昭的说法,成都及各郡的守备军队不过4万。

直到此时,后主才意识到问题,立即调集各路军队集结,并在慌乱之中做出了“最优解”——将最后的兵权交给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让他统帅最后的抵抗力量去对付邓艾。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关于诸葛瞻率领的军队人数问题,史书一直没有详细的说法,但学界一般认为,诸葛亮率领的军队要远多于邓艾的万余人马,不过最大数量绝不会超过4万,大体上应该在3万左右。

也就是说,诸葛瞻将率领3万大军对抗邓艾的万余军队。那么问题来了,诸葛瞻能否打赢邓艾呢?

从军队人数上来看,诸葛瞻是要占据很大优势的,毕竟“三打一,优势在我”,但从军队士气上来看,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

邓艾虽然是以疲惫之师来攻,诸葛瞻以逸待劳,可邓艾的士兵刚刚经历千辛万苦士气正盛,而诸葛瞻的部队则有亡国之威,斗志不免受到打压。

而从统帅方面来看,邓艾是百战老将,刚刚偷袭江油又得手,在能力方面远超众人。反观诸葛瞻,这就是一个军事小白,在军事方面较之邓艾相差太远。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不过有一点大家也不要忘了,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当他被任命为军事统帅的时候,原本低迷的士气得到了一层buff加持,史书也明确记载,百姓多拥戴诸葛亮,因此也自然支持诸葛瞻。

就在这种背景下,一场龙争虎斗的复杂战斗开始了,血战绵竹,诸葛子孙能否再度让天下三分......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四、前期阶段——邓艾一度受阻

绵竹之战的第一阶段是涪城之战,诸葛瞻率领主力入驻此城,并以此为基础抵抗邓艾。陪同诸葛瞻作战的有黄权的孙子黄崇,此人有乃父之风。

在开战初期,就曾向诸葛瞻建议“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但诸葛瞻自认为自身兵力优于对方,无需与对方打消耗战,希望能够快速与对方决战,放弃了该建议。

如此,邓艾得以顺利的行军,并撞上了诸葛瞻派来迎战的前锋部队。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在诸葛瞻的幻想中,战士们在诸葛亮大旗的鼓舞下,一定能够以逸代劳击败邓艾的疲兵,可一战就吃了大亏,邓艾的部队都是百战精兵,诸葛瞻的新兵蛋子根本打不过对方,一战就崩溃了。

邓艾的战斗力震撼了诸葛瞻和守军,以至于他们再也不敢与对方决战,而是带着优势兵力立刻放弃了涪城,转而防御绵竹关。

这里得提一句,绵竹关距离涪城只有100里,也就是说,虽然诸葛瞻被打破了信心,但他依旧牢牢控制着进入成都的大门,只要他能够拒守此处,邓艾依旧拿他没办法。

要知道,邓艾可是一支孤军,久必生变,到时候邓艾可就完了。

可邓艾不愧是一代名将,姜维的防御都让他生出变招,诸葛瞻的防御又怎能让他束手无策。邓艾使出了激将法,派人去劝降诸葛战——只要投降必封他为琅琊王。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果然,这一招杀人诛心,既刺激了年轻气盛的诸葛瞻,也引起了朝廷对他的猜忌,你迟迟不出兵,不会真的是想投降对方吧?

因此,备受刺激的诸葛瞻为了尊严,也为了朝廷的信任,不得不出战,蜀汉政权最后一战就这样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诸葛瞻冒险出战,但这场大战打得非常惨烈,不然也不会被称之为是“血战”,诸葛瞻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连邓艾都吃了亏。

史书明确记载,诸葛瞻父子决定殉国,手下的士兵也想起了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于是纷纷为之效命。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蜀汉一方的主要将领全部亲自上到了第一线战场,士兵们也不顾一切的跟着将军冲杀。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而这种级别的肉搏战下,邓艾的军队居然被打的崩溃,史书记载:“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老将邓艾在和诸葛瞻的血战中吃了大亏,手下的士兵都想要撤退了。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五、绵竹之战的牺牲与影响

不过邓艾当年九死一生度过阴平的时候他都没怕过,如今怎么可能败给毛头小子诸葛瞻。

因此他下了死命令,超出宝剑当中要斩杀这两个劝说退兵的部下,并且扬言,:存亡之分,在此一举,要求所有人必须死战到底。

在邓艾的死亡威胁下,前线战士迫不得已再次投入战斗,双方再次进行了惨烈的消耗战,最终精锐的邓艾部队棋胜一招,蜀汉一方率先崩溃,绵竹关失守了。

虽然邓艾胜了,但蜀汉还是打出了自己的血性。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统帅诸葛瞻拉着自己的长子诸葛尚壮烈殉国,前文有乃父之风的黄崇,张飞的孙子张遵,李恢的侄子李球,这些个拥有远大前途的蜀汉二、三代集体阵亡在此战中。

至此,通往成都的大门被彻底打开了。

面对蜀汉最后的主力溃败,看到蜀汉二、三代优秀干部的集体阵亡,蜀汉政权的统治集团彻底崩了。虽然邓艾也损失惨重,而且姜维的主力尚在,真的要打未必没有还手之力。

更不要说成都还留守了数千兵马,也许还能守一下?

可惜,伴随着血战绵竹的惨败,蜀汉集团最后反抗的勇气都没了,刘禅最终选择了投降——这场灭蜀之战,在姜维尚保有数万主力的情况下意外结束了。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假使当年诸葛瞻能够创造奇迹,在邓艾被消灭后,不战而降的事情必定不会发生,也许后主刘禅会留一个很好的晚年。

但可惜,诸葛瞻的失败打破了这种可能性,绵竹血战断掉了后主刘禅最后的勇气。

真可谓是“成也诸葛,败也诸葛”,属于三国的最后演出已经不可停止的拉开帷幕,司马家族的时代终究要到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谡的儿子为何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过,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杀了马谡后,他的儿子诸葛瞻也犯了类似的错误,这可谓是第二个马谡。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诸葛瞻于公元227年出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
2022-12-11 10:55:00
绵竹决战:诸葛瞻英勇牺牲,刘禅开城投降
...绵竹一战,成为蜀汉决定生死存亡的最后一仗。刘禅先派诸葛瞻率军迎战,双方在绵竹交锋多日。邓艾军队行军路途遥远,疲惫不堪,然其将士想到就要功成名就,士气大振,迎头痛击蜀军。诸葛瞻
2023-10-29 21:49:00
刘禅投降后,蜀汉忠臣和百姓受到什么待遇
曹魏大将邓艾奇袭阴平后,驻守绵竹的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却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诸葛
2024-05-19 20:10:00
...内人心惶惶。刘禅匆忙做出以下决策:一是由诸葛亮长子诸葛瞻率军抵御邓艾,二是召各地部队救援成都,三是向吴国求援。刘禅这三招,不可谓不高明,如果实施得当,蜀汉完全能够吃掉邓艾,转
2024-06-17 06:46:00
盘点绵竹之战的殉国者
...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江油失守后,刘禅派诸葛瞻抗击邓艾,结果我们都很清楚,诸葛瞻壮烈殉国,但是绵竹之战具体过程如何呢?绵竹之战具体可以分为两个过程:首先诸葛瞻带领尚
2024-05-11 19:41:00
曾经挡住刘备一年的城池,为什么没挡住邓艾一天?
...作用,一天也没有挡住邓艾。这是什么原因?关键时刻,诸葛瞻选错了防守重点,没有坚守洛城,没有与姜维联手进攻,没有消灭孤军奋战的邓艾,错失了蜀汉最后的机会。魏灭蜀形势图邓艾单枪匹
2023-02-20 22:16:00
邓艾偷渡阴平后大军疲惫不堪,为什么还能击败诸葛瞻
...锐部队绕道阴平,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在绵竹之战击败诸葛瞻后,邓艾兵临成都。因为成都已经没有兵马了,所以,后主刘善向魏军投降。那么,问题来了,邓艾偷渡阴平后,其率领大军可谓疲惫
2023-02-24 15:03:00
刘禅为何不让霍弋支援蜀汉
...奇袭蜀汉。当邓艾大军进入江油,获得补给,在绵竹击败诸葛瞻父子,成都已经丢失了屏障,无险可守,刘禅选择投降,蜀汉就此灭亡了。当时,邓艾大军进入江油,向成都逼近的时候,统领南中诸
2023-05-28 10:35:00
邓艾凭借几千兵马,为何能逼刘禅投降?
...失,但邓艾为什么仅用好几千将兵就逼得刘禅撤兵?这与诸葛瞻的阵亡有非常大关联。诸葛瞻是蜀汉重臣诸葛亮之子。三国诸葛亮赤胆忠心后,诸葛瞻变成蜀汉的重要人物。当邓艾借道阳平奔袭江油
2023-06-04 17: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