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这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富有诗意
...易满足和快乐。《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唐代〕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十年后,才被召回京城。回到长安的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更多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洒脱人生的诗意境界
...浪花有意千里雪》。李煜这首词,只有二十七字,却是最诗意潇洒的人生境界一、原文与译文江上泛起朵朵浪花,它们重重叠叠,仿佛有意将千里的雪都卷起来。江边上的桃花都盛开了,它们花团锦簇,红白相间,构造出了一幅...……更多
柳宗元、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难
...可是里面却不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比如大文豪柳宗元、刘禹锡,能让韩愈作传的陈谏,史学家凌准等人。这个团体如同昙花一样,绽放之后便迅速凋谢,退出主角的舞台。不过在数十年后,他们也曾有过机会。不过为何没有东...……更多
...“玉鉴琼田三万顷”,杜甫在这里咏叹“吴楚东南坼”,刘禹锡在这里观赏“白银盘里一青螺”。千百年来,洞庭湖因四季美丽浩瀚的景致、众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承载着深厚人文记忆的岳阳楼,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和足迹。...……更多
...的石头堆积,旁边有几块石碑,或卧或立,有一碑上刻有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我只记得“铁锁沉江”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几句话。芳说,古时这里打过仗的,许多铁链都沉到江里去了,看,那是古炮台...……更多
...方面体会最深的,还当属那个“染出刘郎未见花”的刘郎刘禹锡,他甚至因为桃花都闹出了一场官司。刘禹锡期初在长安上班,后来在政治斗争中被贬出京城,外放十年,终于有机会回来了,听说玄都观里有仙人种的仙桃,花开...……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小船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6、李白,诗仙,他的一生是诗意而又悲剧的。曾受宠于唐玄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被赐金还山。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投奔永王李璘,卷入了另一场叛乱。叛乱被平定后,李白因牵连被流放。晚年的李...……更多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初夏,细雨迷蒙,刘禹锡出生于苏州嘉禾县(今浙江嘉兴)。刘禹锡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跟刘备同宗,纯属冒籍。他的祖上其实是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大搞胡人汉化,率部迁都洛阳,上层贵族纷纷改了汉...……更多
...刻。六、字与名有时会运用历史典故来增添文化内涵。如刘禹锡名禹锡,字梦得,其名字均来源于古代经典文献。七、字与名还可能与儒、释、道等思想相关联,体现了父母对子女道德和信仰教育的重视。例如,王维名维,字摩...……更多
王驾的《雨晴》,一首充满失落与希望的诗
...现即兴而作的经典,给了后世不少惊喜。最经典的有诗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当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初次见面,白居易写了首诗同情他多年被贬的遭遇,刘禹锡张口就吟出了这首诗,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更多
...年的正月,空气中烟花的味道还没散尽,身为监察御史的刘禹锡忙碌了一整天,早早就睡下了。夜半时分,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接着就是“咚咚咚”的砸门声,一个报信的小吏扯着嗓子喊:不好了、不好了,快开门啊……长...……更多
宁王抢夺民女,王维借古讽刺作诗助夫妻团圆
...事警示宁王,不要因为权势滔天就肆意破坏别人的姻缘。诗意讽刺宁王的所作所为,让听众无不心领神会。宁王面色一沉,终于意识到王维在批评自己。他平日里惯于任性妄为,根本就不把人民的感受放在心上。现在突然被当众...……更多
...月几时有》【双语视频】诗词里的河南⑦丨一代“诗豪”刘禹锡【双语视频】诗词里的河南⑥丨走进李商隐的诗词世界【双语视频】诗词里的河南④丨洛阳“二程”传理学【双语视频】诗词里的河南③丨走进汤阴岳飞庙 品读经...……更多
孟浩然:才子赋诗震京城,‘微云淡河汉’成传世佳句
...,组成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画面。描写出“秋月新霁”的诗意境界。那个晚上,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出,被誉为写绝了“秋月新霁”的诗意境界。众人在赞叹中无法再联句下去,而这一名句便在长安流传...……更多
非遗里的千年羌笛,何以频繁入诗
...这种爱之有加的心绪率先来自于皇室贵胄。常与白居易、刘禹锡一起宴会游玩的洛阳令南卓在《羯鼓录》中就说,唐玄宗“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文学...……更多
王维雨夜无法入睡,写了一首充满人生智慧的诗
...和哀伤的季节,而诗人们就更有这样的“悲秋”情怀了,刘禹锡就在他的《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而王维的这首《秋夜独坐》,更是借秋夜的氛围,写出他与众不同的特殊领悟。此诗首联的两句“独坐悲双鬓,空堂...……更多
刘禹锡的诗与仕途:因两首诗被贬,成漂泊一生的文人
刘禹锡的诗歌精彩动人,让人过目不忘,字里行间透出万丈豪情,所以被白居易呼为“诗豪”。即便是写景,他也能发出“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的感慨;写到牡丹,他能以“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动京城”为...……更多
刘禹锡写诗答谢白居易,颈联乃是千古名句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嘴欠”诗人,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聪明又勤奋。刚开始仕途也走得比别人顺利,只花了十年,就从一名太子校书被擢升为监察御史,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为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刘禹锡参与了一场改...……更多
害怕被太子残害,李煜写下一首词装糊涂
...挥,写下一首颓废之词。《渔父》李煜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这首词被认为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就...……更多
刘禹锡写诗答谢白居易,写出了无限辛酸和愤懑
唐代诗人刘禹锡外号“诗豪”,他有一首诗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名字很长。诗歌的颈联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这两句诗中,刘禹锡既表达了对岁月蹉跎,仕途不幸的伤感,...……更多
王维:亦官亦隐,维摩诘的诗意人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绝世名句。然而,王维的名字却很有意思,似乎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但他确实与佛教没有关系。王维的字叫摩诘。他的名与字合起来就是“维摩诘”,维摩诘是印度大...……更多
唐朝最火的一首诗,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看原作的一首诗。《渔父》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张志和之前,曾未有鳜鱼游荡于诗词国度,但张志和之后,鳜鱼一下子满了池塘,而且都是肥的,一条瘦的也没有...……更多
此人将皇位让给弟弟,就连宠姬也大度让出
...下了一首《息夫人》诗,足以说明一切。息夫人,也称“桃花夫人”,她面如桃花,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陈国公主。息夫人嫁到息国,与息侯感情很好,谁知偶然一次息夫人出行,经过蔡国,姐夫蔡侯见息夫人貌美,便加以调...……更多
诗词里寻觅西安花影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诗意长安 春色醉游人诗词里寻觅西安花影木塔寨公园内的梅花已然盛开。 未央区河堤路正阳大桥附近盛开的梅花。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暖阳拂面,古城西安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具诗意...……更多
...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但是王维也只能想想,然后洗洗睡。这种奢侈的生活他还不能过,农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身为家中长子,弟弟妹妹还小,老妈老婆要养,如果...……更多
饮客踏舟来
...目碧水蓝天,处处风景如画。在南来的运河水里,看得见刘禹锡“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听得见韦应物“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觉得到杨万里“已近山阳望渐宽,湖光百里见千村”……也许,还会忽然懂得...……更多
...安。北京儿艺原创儿童剧《长安在哪里》近日在南锣剧场诗意亮相,带领大小观众一起回到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唐诗。剧终时,在全场一起背诵唐诗的震撼场景中,不少观众都红了眼眶,原来流传千年的诗歌与文化,存在于每...……更多
“六一”背黄鹤楼诗篇可免门票,33首诗词的“题库”已帮你备好
...,醉来堪赏醒堪愁。14、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选一)唐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15、黄鹤楼唐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更多
国色天香说牡丹
...唐玄宗的喜爱。其他诗人也写下不少赞美牡丹的佳句,如刘禹锡赞它“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正封赞它“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白居易则赞它“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并在长诗《牡丹芳》中详尽地写出牡丹...……更多
世外桃源,一蟹浮生
...喜悦,当然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与疲惫。每一个人都渴望诗意地生活,静下心来,调整呼吸,拥抱自然,这也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减压的选择。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教给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顺应自然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