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805年,李唐王朝发生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一年的正月,空气中烟花的味道还没散尽,身为监察御史的刘禹锡忙碌了一整天,早早就睡下了。
夜半时分,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接着就是“咚咚咚”的砸门声,一个报信的小吏扯着嗓子喊:不好了、不好了,快开门啊……
长期出入朝堂的敏感性,让刘禹锡从梦中打了一个激灵,他心里想,这肯定是出大事了,于是一骨碌就爬了起来。
果不其然,密使话音刚落,刘禹锡脸色就变得铁青。
这天夜里,唐德宗李适驾崩,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于是刘禹锡赶紧备好车马,直奔会宁殿,与等在那里的柳宗元会合。
当时刘禹锡、柳宗元同在御史台为官。
一般皇帝崩逝,太子早就候在寝宫外等待宣旨,但是这个皇太子不同,他已经20多天没有见到自己的父皇了。
02.
当时身为太子伴读的王叔文,急匆匆找到刘禹锡和柳宗元,让他们分头去请太子。而自己则联合宰相韦执谊等人守在会宁殿外封锁消息。
太子李诵不是不孝,唐德宗病重期间他也得了中风,无法入宫侍疾,因此依附东宫的人都慌了手脚。
中唐局势复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一旦消息走漏,逼宫之事不是不可能发生,毕竟皇太子已经病重失语,无法打理朝政。
最重要的是,御史中丞武元衡、起居舍人裴度等重臣是不挺东宫的,各揣心眼。
好在王叔文行动迅速,刘禹锡和柳宗元也及时用车马把李诵接来,当即宣读遗诏,于三日后登基,为唐顺宗。
但唐顺宗是个短命的皇帝,他即位时已经病入膏肓,朝内大权由宠妃牛美人、王叔文把持。因此一向颇有志向的王叔文开始推动革新,主脑人物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八个人。
这期间,革新派极力打压武元衡,甚至罢了他的官。
革新初衷是好的,目的就在于抑制藩镇、解除宦官的权利,这与武元衡、裴度的政见是相同的,毕竟他们都知道朝廷的问题出在哪,而且势不容缓。
但问题就在于,武元衡觉得皇帝无法亲政,权力旁落会使朝堂大乱,藩镇节度使若趁机起兵,李唐江山危矣。这是一种远见。
刘禹锡、柳宗元是实干家,都有治世之心,糟就糟在王叔文似乎更想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所以“永贞革新”半年后,就再也推行不下去了。
因此,又一番血雨腥风马上到来。
03.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8月,宦官俱文珍发动宫廷政变,逼迫唐顺宗禅位太子李纯,史称“永贞内禅”。
于是,李纯即位,为唐宪宗。
值得一说的是,李纯登基后的第二天,唐顺宗就崩了,死得很蹊跷。因此有朝臣猜测,唐顺宗或许早被挟制,崩后秘不发丧而已。
这件事,也成了中唐历史上又一个谜团,而这背后有没有太子老师武元衡的推波助澜,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纯称帝后,“永贞革新”被叫停,武元衡得重用,于是将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全部贬为司马,后赐死王叔文,王伾也死在了任上。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远贬朗州,此时的他已经34岁了,而这一去就是23年整。
这期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写了《天论》三篇,这是他唯物主义思想的凝华。
原本,刘禹锡是中山靖王之后,祖上出了很多高官,他父亲刘绪为了避安史之乱,从洛阳迁居苏州,并在那里为官。
当时诗僧皎然、灵澈居吴兴,因此青少年时期的刘禹锡曾跟他们学诗,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到了19岁时,刘禹锡出游长安、洛阳,凭借过人的才华很快就出了名,他和白居易同岁,成名却要比白居易更早。
22岁的时候,刘禹锡和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两年后刘绪过世,刘禹锡归乡丁忧。
公元800年,29岁的刘禹锡入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任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出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就升监察御史了。可以说刘禹锡早期仕途很顺利,几乎没什么波折。
当时韩愈也在御史台,但他和刘禹锡、柳宗元相爱相杀,惺惺相惜,但阵营不同。韩愈和裴度是同窗,后来也多受裴度恩惠,而刘、柳则属王叔文阵营。
实际上,在刘禹锡长达23年的贬谪生涯中,是有过一次复官机会的,但是他这个人愤世嫉俗,怼天怼地怼空气。
04.
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5年,中唐几位顶尖诗人的命运都有所起伏。
首先,刘禹锡、柳宗元被召回朝,由吏部考核,复官有望。当时元稹也被贬官在外,同样收到了召令,所以三个人在蓝桥驿站偶遇。
此时距离刘禹锡、柳宗元被贬,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因此元稹出于同情,就给他们俩写了一首诗,安慰他们俩一下。
刘禹锡很开心,因为终于回京了,于是就去玄都观溜达。10年巨变,物是人非,当刘禹锡看到盛开的桃花时,就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因此作诗讽刺新贵: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当时武元衡为宰相,正当权,读到这首诗后自然就不开心了,于是又将刘禹锡、柳宗元贬走,元稹因为赠他们俩一首诗,也受到了牵连,贬去了通州,你说倒霉不倒霉。
不久后,武元衡遇刺,白居易也被贬江州司马。
刘禹锡这一次,原本是要贬去播州的,那里很远很偏僻,而且刘禹锡母亲年迈,所以柳宗元就上表请求与刘禹锡互换,因此刘禹锡改贬连州刺史。
五年后,柳宗元客死柳州,临终托孤刘禹锡,刘禹锡将他的孩子视为己出,一直抚养到长大成人,并为柳宗元整理了诗集。刘、柳之情,为千古美谈。
柳宗元去世这一年,刘禹锡的母亲也病逝了,因此从连州迁夔州刺史,此时的他已经入知命之年。
虽然官场沉浮,半生凄苦,但刘禹锡总是能保持豁达的心态。比如824年贬和州时,刘禹锡被地方官员刁难,屡屡忍让,最后还是被排挤,故意给他安排简陋的房间住。
因此刘禹锡就请人把一块大石头搬到了县衙门口,在上面写下了那篇著名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不仅如此,文人墨客一到秋天就开始伤感,而刘禹锡却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05.
公元826年,刘禹锡在裴度的帮助下复官回朝,任职东都尚书省。途经扬州时,偶遇白居易,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因此白居易为他接风洗尘,席上作诗赠刘禹锡,为他这些年的遭遇鸣不平。
因此刘禹锡回酬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尽管此时的刘禹锡已经56岁了,而且经历了那么多,可内心依旧是个“刺头”,刚回京,他就又去游玄都观,并写下了: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武元衡已经去世,裴度为相,所以他不但不会再贬官,反而稳步上升,官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等。
晚年,他和白居易、裴度一起隐居洛阳,常常把酒言欢、吟风弄月。
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禹锡和裴度数不同阵营,为政敌,但因为有白居易的关系,刘禹锡决定弃暗投明、良禽择木而栖,因此得到了裴度的保护。
当初白居易贬江州时,正是刘禹锡的堂兄刘十九资助了他许多银钱,才让白居易能安然度日。因此白居易晚年有诗《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晚年身体不好,多感慨,刘禹锡就劝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半生风雨,归来仍是少年,用这句话来形容刘禹锡再恰当不过。他始终乐观、豁达,因此有“诗豪”之美誉,就像他贬夔州时所写的一首诗,笑傲全唐、尽显豪气: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生沟沟坎坎,谁都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但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运总有一天会来。
公元842年,刘禹锡安逝于洛阳,终年71岁,追赠户部尚书。他和白居易是李唐诗坛上,少数长寿又能善终的人,这源于他们有共同的理念: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7 1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