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感叹光阴似箭之余,让人不禁想到关于时光的最初鉴定。早在商朝时期,古人便发明了圭表计时,其原理便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杆,通过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立在地面上的杆子被称作“表”,...……更多
古人是如何计算时间的,不禁感叹先人的智慧
...,甚至电视,早已与时间同步。我们一目了然。所以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他们对时间的看法如何?他们有时间观念吗。事实上,古人很早就有了时间的概念,从日出到日落,以及天气的变化。从树桩的树轮...……更多
...么在古代也自然有着很多种计时的工具,每一种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之日晷日晷,就是日晷仪,是一种用来观测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仪器,也是我国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日晷通常由石盘和铜制的...……更多
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晷、圭表和漏刻。这些古老的计时装置,每一种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巧思。日晷,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指示时间的工具。它的设计原理十分巧妙,通过一根直立的晷针和一个倾斜的石盘,就可以根据太阳在天...……更多
在古代一刻钟是多久?一点钟为什么不是一小时?
...刻钟与现在的一刻是有区别的,现代一刻是代表15分钟。古人以漏壶计时,刻里分为大刻与小刻,一个日夜分为一百刻,一个时辰有八个大刻,两个小刻,大刻总数是九十六刻,小刻总数是24刻,六个小刻为一个大刻,一共100刻...……更多
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夜晚,如何计时呢
...次。这就是古代人们常说的“打更”。除了更夫报时外,古人还发明了一种叫做“水钟”的计时工具。这是一种利用水流速度稳定的特性进行计时的方法。水从上部流入,经过小孔控制流速,再从下部流出。水位的变化就能反映...……更多
...时三刻”?这里面是有讲究的。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一点:古人是如何看时间和记时间的?时辰,是古代常用的一个时间单位,又叫大时,对应现在的小时。自从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钟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更多
...北朝南”才是正宗。这传统观念,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智慧。嘿,说起来,古人盖房子也是挺有门道的!看似东南西北各有千秋,但仔细一看,嘿,都是“坐北朝南”这一招!就连皇帝老儿住的皇宫也...……更多
为什么古代行刑要选在“午时三刻”?换个时间不行吗?
...进的设备,对于时间的判断如何做到这么精确的呢?其实古人的智慧很高,他们发明了用来记录时间的日晷,用来分辨准确的时间。日晷计时的原理是利用太阳移动的规律实现的,每当太阳移动的时候物体产生的影子也会发生移...……更多
苏州工业园娄葑街道梅巷社区开展“手工日晷”主题活动
...动的新业态子女姚欣桐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我认识到古人的智慧,学习到天文科普知识,也教育了我要珍惜时间,不负韶华。”本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社区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理论付诸实...……更多
聊聊中国钟表演化史
...的农业生产时间。以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看,6500年前的古人,除了观测北斗判断季节之外,还将28星宿划为四宫,根据其中青龙星象变化确定季节,比如“见龙在田”其实是“龙抬头”,就是青龙星象开始跃出地平线,冬天是“...……更多
...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更多
张衡:东汉时期的全方位人才和发明家
...元125年)的三十年中,有二十三年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在古人有限的知识里,看到天旋地转,大地裂缝,城墙和房屋倒塌,死伤无数,以为是得罪了哪个鬼神,于是又设坛作法,又把牛杀了扔河里来安慰鬼神。 “无神论者“张衡...……更多
古代打更人为何要在人睡觉时打更
...敲着小锣,一边向居民报时预警。但是古代又没有电灯,古人一般睡得较早,那么在大家休息的时候报时有什么意义呢,这样不会影响到大家休息吗?这个问题一度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我偶然间了解到更夫真正的作用后,才明白...……更多
在任何时代,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元素,所以古人不仅计算了二十四节气,还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作为时间单位,帮助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劳动。但是古代的计时工具非常有限,使得人们很难随时随地得到准确的时间。尤其是...……更多
...晷开启校园游。”丁晓彤指着晷盘正面的时间刻度说,“古人看时间,要看太阳照射在晷盘上形成的针影。日晷也变成了时刻提醒大家‘惜时如金’的标志物。”丁晓彤一路走一路讲,聚集起来的游客越来越多。40分钟的游览过...……更多
高考地理中的日晷和圭表,太阳视运动/北极星,判别地理方向
...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古人根据圭表上日影长短量化时间,确认二十四节气。(1)测日影之法,一则圭与表成垂直角度;二则圭表设置必须与当地子午线相吻合;三则观测时间必须在每日正午...……更多
孤战迷城:黎少堂是日谍,真日晷是开头与欧孝安一起出逃的哑巴
...,引发了观众的猜测。有人推测,他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日晷”角色。可以肯定的是,马思超扮演的黎少堂并非表面上的军统或共产党成员,实际上他是一个日本间谍,是大桥和野为了渗透军统而布下的关键棋子。楼明远被捕前...……更多
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科技节开幕
...科普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以《与古人一起仰望星空——探索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奥妙》为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科普大餐。课程从介绍最早的圭表、日晷到后来的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深入讲述这些...……更多
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夏”,最早见于甲骨文,后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古人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至,会意字。甲骨文中的至字,上为矢箭,下横示地。箭矢抵至地之形,“象矢远来降至地之形故也...……更多
祖冲之: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巨匠
...法领域,他经过长期精密的观测和计算,又核对了大量的古人已有的天文历法记录和典籍,提出了革新当时的历法的主张,制订和编写出了一套更加符合天象特征、更为科学化的“大明历”。其次,在算术领域,他精确推算了圆...……更多
原神:时与风任务中三个风球的位置
时与风任务中三个风球的位置:第一个位置在日晷右侧的石柱上,第二个位置在日晷祭坛对面高层建筑的顶部,第三个位置在海里,我们会看到一块倒向海里的柱子,在柱子附近可以发现第三个风球。寻找步骤:第一步:我们...……更多
这个寒假,他们在清华大学当“导游”
...线路走下来,大概1.5小时。“每次带游客走过一遍,就会感觉自己又重新熟悉了一遍校园。”程正雨介绍,志愿者培训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实地培训,由非常有经验的讲解员,带领新志愿者在校园内的各个景点进行讲解示范...……更多
...场,我们看到了节气表,掌握了判断节气的“绝招”。在日晷广场,我们叽叽喳喳地围着老师寻求答案:为什么日晷上的时间和手表上的时间不一样?日晷背面怎么还有一个日晷……这个下午,新奇的体验和令人惊叹的天文知识...……更多
...铯原子钟,人类计量时间的单位一步步精确,于是,有了古人农耕的二十四节气,有了导航走入千家万户,有了天文研究更加精确的测算。”最后,李敏阳作了总结讲话,他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成为新...……更多
冬天睡觉养生,除了要“懒一点”这些讲究也重要,建议参考
...来后再起床,太阳出来了,阳气也就开始生发了。 难怪古人在没有日晷的时候,是采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时间生活,那也是有道理的,所以现代人有些时候真的是没有必要被社会发展节奏推着走的,慢慢的身体也吃不...……更多
清华寒假开放后首个周末迎游览小高峰,学生志愿者讲解热门打卡点
...愿者在不同路线不同点位停留,听志愿者讲解。清华大学日晷前,游客们参观拍照。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日前清华大学简化入校程序,扩大校园开放规模。寒假期间,清华大学推出系列游学组合服务,打造寒假游学“大礼包”...……更多
...。在这首诗中,杜甫将唐朝朝廷比作北极星一样。在中国古人看来,北极星是居于北天,似乎是不可动摇的。祖暅所处的时代是公元5世纪,他通过精密的观测仪器发现,当时的北极星偏离北极有1度多。祖暅的发现是轰动性的,...……更多
打更人的历史究竟从何时开始的
...属性。 根据打更人所喊的口号变化,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作息时间!戌时一更天,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晚7:00~9:00,这个时候打更人喊的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亥时二更天,是晚上的9:00~11:00,古人的活动到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更多
总投资5亿元、预计年营业额10亿元 天桥区新添一座智能绿色物流示范园区
...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预计2025年底建成运营,建成后预计年营业额约 10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将进一步助力园区打造冷链仓储、电商销售、智慧物流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助力天桥区乃至济南市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区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盐价这么高,穷苦人家买不起用什么代替?代替品让人难以下口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如今的影视剧有很多是穿越剧和古装剧,因此越来越多人对古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他们会在大脑里反复琢磨
2025-02-13 20:12:00
李渊真是被迫造反?把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会发现我们都被骗了
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画卷上,涌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过往,而唐朝毫无疑问是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鼎盛时期的唐朝,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
2025-02-13 20:27:00
清朝男人真实的发型,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早期叫金钱鼠尾!
这几年清宫剧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一些服饰和装扮,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时期,男性的发型并不是一直都是牛尾辫的
2025-02-13 20:35:00
秦彝的绝技真的能战胜杨林吗?秦彝的实力在隋唐排名是什么水准?
在隋唐时期,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北齐的秦彝和北周的杨林。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却是秦彝战死
2025-02-13 20:38:00
原创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曾携带了两箱黄金,可为何他还落魄到住窑洞
【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也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可到了台湾后的阎锡山
2025-02-13 20:47:00
原创那位坚信“龙”存在,离家16年去深山寻龙的道长马东营,现咋样了
古诗中提到: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龙其实有很大的形象差别,比如说中国人眼中的龙,它代表的是一种吉祥
2025-02-13 20:48:00
合肥“香花墩”地名引热议:“香花墩”很古很神奇,而且是移动的
大皖新闻讯 “香花墩”是合肥的老地名,被视为合肥包公祠的永久驻地,它承载了合肥古城诸多历史印记。大皖新闻2月12日报道后
2025-02-13 20:54:00
妃子本应为皇帝殉葬,却成功逃出,20年后被发现为守墓人生下孩子
在古代,人殉是体验身份的丧葬方式,虽然它毫无人性、愚昧落后,但这种制服却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5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2025-02-13 21:03:00
原创魏灭蜀战争中,姜维能料事如神,为何回援没有成功?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蜀道的艰难险阻所发出的最无奈的感慨。正是蜀地道路的艰险难行
2025-02-13 21:05:00
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
文/行走天涯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在古代人人都想要进宫,不论是成为皇帝的妃子,还是成为皇帝跟前伺候的太监和宫女
2025-02-13 14:45:00
李奇龙:“亚洲飞车王子”竟是李长灵的曾孙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13日,李奇龙驾驶红旗轿车成功飞越云南大峡谷。汽车凌空75.6米,不仅超越了1997年柯受良飞越黄河一倍的距离
2025-02-13 15:06:00
孙敬会对徐宁的形象设计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画水浒人物的难点在于,梁山108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多人在形象,个性方面,难免有相似之处
2025-02-13 15:15:00
白蛇“闹”元宵!被称为“最受读书人喜爱的画坛大家”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正式出炉啦。2月12日下午,戴敦邦先生原稿捐赠仪式暨《画里话外三生缘·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举行
2025-02-13 16:07:00
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之江馆区亮相。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
2025-02-13 16:07:00
原创流落海外的10件国宝,大多都“藏在”英国,至今难以归还
我国的历史悠久,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数不胜数,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自己国人的文化代表却漂流在外,回国之日遥遥无期。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国宝肠胃回国
2025-02-13 13:56:00